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恒先》宇宙生成论的建构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晓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基于对人事进行规范和指导的需要,《恒先》继承《老子》“有生于无”的生成论框架,并对春秋晚期的思想资源进行吸收和改造,进而形成两个生成序列。一方面,《恒先》作者对已有的“君→声味→气→志→言→名→政”的政治架构不满,出于对...
基于对人事进行规范和指导的需要,《恒先》继承《老子》“有生于无”的生成论框架,并对春秋晚期的思想资源进行吸收和改造,进而形成两个生成序列。一方面,《恒先》作者对已有的“君→声味→气→志→言→名→政”的政治架构不满,出于对人事序列的顶端——君主的权力与意志进行规范、限制的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将“血气”代之以“性”,“血气”的不稳定性导致意、志的不稳定性被消除,同时提出“性”的普遍性来源问题。另一方面,《恒先》继承《老子》“有生于无”生成框架的同时,面临“无”如何生“有”的解释问题,此问题与“性”的普遍性来源问题合并为:如何通过对“有生于无”的创新性解释来说明万物应然的存在方式,“气自生”是打通二者的关键。“恒”通过“气”落实为万物的“性”,“气自生自作”决定了万物“自为”,“恒”“气”共同生物,决定了万物的存在方式为“复其所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先》
《老子》
气
自生
有生于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或作”“气作”到“自作为事”——楚简《恒先》中“作”的意蕴探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叶树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9,共10页
上博楚简《恒先》是近年出土的一篇道家佚文,整体上阐述了一种关于宇宙演化与人事开展的哲学思想。在它的理论中,世界是一个自我开展的过程,其间基本的活动便是"作"。这一活动在不同的阶段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宇宙原初阶...
上博楚简《恒先》是近年出土的一篇道家佚文,整体上阐述了一种关于宇宙演化与人事开展的哲学思想。在它的理论中,世界是一个自我开展的过程,其间基本的活动便是"作"。这一活动在不同的阶段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宇宙原初阶段,"或作"意味着宇宙内部动势的发作,提供了无中显有的动力;"气作"是"或作"的具体化,在此过程中,"作"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基本方式;当世界演化到人类,"作"也是人事发生的原因,基于"自作"的整体性诉求,《恒先》为人事活动划定了一个价值尺度。通过"作"的线索,《恒先》逐步解说了世界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自然到文明这一系列演化如何发生的问题,在形上与形下相贯通的思维中,将"作"的观念推到一个新的义理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先》
作
活动
或
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博简《恒先》的“或”考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鸿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关键词
《恒先》
“或”
上博简
战国楚竹书
考论
特殊含义
方位词
黑体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或使说”辩义——以《恒先》为中心
被引量:
1
4
作者
蔡林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31,共6页
在中国哲学史上,先秦"或使说"一向被视为一种机械、外在决定论的宇宙生成论学说。然而,这是一种明显的"误读"。通过对先秦文献《恒先》的解读,可以发现,"或使"一词,并非如后世注家所认为的那样,指宇宙万...
在中国哲学史上,先秦"或使说"一向被视为一种机械、外在决定论的宇宙生成论学说。然而,这是一种明显的"误读"。通过对先秦文献《恒先》的解读,可以发现,"或使"一词,并非如后世注家所认为的那样,指宇宙万物系外在产生、驱使,以及主宰之义;而是指宇宙生命主体自在自发地产生、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或使说"系先秦道家哲学支脉之一。总体来看,或使说包含宇宙论、本体论和认识论,皆不离道家思想宗旨。"或使说"与老庄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简单否定人的认知与文化活动的合法性;而是把"言"、"名"视为"道"的自然绽出,视为宇宙生命活动必然创造之结果;进而,主张通过"举天下之为"而不废"名教"来认知、整饬现实世界。因此,在实践哲学层面,"或使说"是一种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认知,以及社会行动的道家"无为"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
秦道家
或使说
《恒先》
辩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恒先》宇宙生成论的建构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晓露
机构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名”视角下的黄老道家哲学研究(22YJA720015)。
文摘
基于对人事进行规范和指导的需要,《恒先》继承《老子》“有生于无”的生成论框架,并对春秋晚期的思想资源进行吸收和改造,进而形成两个生成序列。一方面,《恒先》作者对已有的“君→声味→气→志→言→名→政”的政治架构不满,出于对人事序列的顶端——君主的权力与意志进行规范、限制的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将“血气”代之以“性”,“血气”的不稳定性导致意、志的不稳定性被消除,同时提出“性”的普遍性来源问题。另一方面,《恒先》继承《老子》“有生于无”生成框架的同时,面临“无”如何生“有”的解释问题,此问题与“性”的普遍性来源问题合并为:如何通过对“有生于无”的创新性解释来说明万物应然的存在方式,“气自生”是打通二者的关键。“恒”通过“气”落实为万物的“性”,“气自生自作”决定了万物“自为”,“恒”“气”共同生物,决定了万物的存在方式为“复其所欲”。
关键词
《恒先》
《老子》
气
自生
有生于无
Keywords
Hengxian
Laozi
Qi
self-generation
Something is born from Tao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或作”“气作”到“自作为事”——楚简《恒先》中“作”的意蕴探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叶树勋
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9,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代中国哲学新发现综合研究"(11&ZD08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先秦道家物德论研究"(14CZX023)
文摘
上博楚简《恒先》是近年出土的一篇道家佚文,整体上阐述了一种关于宇宙演化与人事开展的哲学思想。在它的理论中,世界是一个自我开展的过程,其间基本的活动便是"作"。这一活动在不同的阶段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宇宙原初阶段,"或作"意味着宇宙内部动势的发作,提供了无中显有的动力;"气作"是"或作"的具体化,在此过程中,"作"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基本方式;当世界演化到人类,"作"也是人事发生的原因,基于"自作"的整体性诉求,《恒先》为人事活动划定了一个价值尺度。通过"作"的线索,《恒先》逐步解说了世界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自然到文明这一系列演化如何发生的问题,在形上与形下相贯通的思维中,将"作"的观念推到一个新的义理高度。
关键词
《恒先》
作
活动
或
气
分类号
B223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博简《恒先》的“或”考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鸿春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级
本分与补偿:中国传统和谐政治思想和治国方略研究"(07XZZ009)
关键词
《恒先》
“或”
上博简
战国楚竹书
考论
特殊含义
方位词
黑体字
分类号
G269.275.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或使说”辩义——以《恒先》为中心
被引量:
1
4
作者
蔡林波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3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重大基金项目"中国文化的认知基础和结构研究"(10&ZD06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中国哲学史上,先秦"或使说"一向被视为一种机械、外在决定论的宇宙生成论学说。然而,这是一种明显的"误读"。通过对先秦文献《恒先》的解读,可以发现,"或使"一词,并非如后世注家所认为的那样,指宇宙万物系外在产生、驱使,以及主宰之义;而是指宇宙生命主体自在自发地产生、运动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或使说"系先秦道家哲学支脉之一。总体来看,或使说包含宇宙论、本体论和认识论,皆不离道家思想宗旨。"或使说"与老庄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简单否定人的认知与文化活动的合法性;而是把"言"、"名"视为"道"的自然绽出,视为宇宙生命活动必然创造之结果;进而,主张通过"举天下之为"而不废"名教"来认知、整饬现实世界。因此,在实践哲学层面,"或使说"是一种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认知,以及社会行动的道家"无为"学说。
关键词
先
秦道家
或使说
《恒先》
辩义
分类号
B223.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恒先》宇宙生成论的建构
周晓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或作”“气作”到“自作为事”——楚简《恒先》中“作”的意蕴探析
叶树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上博简《恒先》的“或”考论
黄鸿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先秦“或使说”辩义——以《恒先》为中心
蔡林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