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舞情之源与乐者象德:战国竹简《性自命出》舞蹈美学思想研究
1
作者 袁梦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8,共6页
战国竹简《性自命出》上承孔子,下启孟、荀,填补了儒家舞蹈美学思想的空白,对先秦儒家舞蹈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在本源论层面,《性自命出》以“性—情”为基丰富了舞蹈本源论,促进儒家舞蹈美学本源论的建构。在形象论层面... 战国竹简《性自命出》上承孔子,下启孟、荀,填补了儒家舞蹈美学思想的空白,对先秦儒家舞蹈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在本源论层面,《性自命出》以“性—情”为基丰富了舞蹈本源论,促进儒家舞蹈美学本源论的建构。在形象论层面,以《性自命出》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背景下的舞蹈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象德”的属性,而具有“象德”属性的舞蹈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和合”。在美育论层面,《性自命出》强调了舞蹈“养情”“养心”“养性”的美育机制,并指出了乐(舞)对于教化人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儒家舞蹈美学 本源论 形象论 美育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郭店简《性自命出》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诗学关联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旭东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6,共9页
郭店简《性自命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情”的关注,充分肯定情感的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同时强调用诗、礼、乐陶冶性情、培养德行,从而使道德在人的内心扎根。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内容来看,简文论《诗》具有强烈的主“情”或重“情... 郭店简《性自命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情”的关注,充分肯定情感的正面价值和积极意义,同时强调用诗、礼、乐陶冶性情、培养德行,从而使道德在人的内心扎根。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内容来看,简文论《诗》具有强烈的主“情”或重“情”色彩,它在充分肯定真性情价值的同时,也主张用礼义来合理地规范、引导、约束情感。从两篇文献对于性情观念的阐发及情与礼关系的揭示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诗学关联。以《性自命出》为代表的早期儒家的性情学说与礼乐教化思想是《孔子诗论》评《诗》论《诗》的思想来源,《孔子诗论》将早期儒家的性情哲学与礼乐教化思想绵密无间地融入了《诗经》的阐释中,呈现出尚情性、重礼义的双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孔子诗论》 礼义 《诗》学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自命出》与法家的“人情论” 被引量:9
3
作者 韩东育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14,共6页
儒家也“言情”,这是简文《性自命出》所带来的轰动效应之一。然而,篇中与“情”几乎同义的“性”,在迥异于盂、荀“性”论的同时,反而凸显了法家“人情论”的有关特征。当得知《性自命出》的“人情论”与法家该论间在前提、内容、“心... 儒家也“言情”,这是简文《性自命出》所带来的轰动效应之一。然而,篇中与“情”几乎同义的“性”,在迥异于盂、荀“性”论的同时,反而凸显了法家“人情论”的有关特征。当得知《性自命出》的“人情论”与法家该论间在前提、内容、“心学”反对、“道”论和学术流脉上均有着空前的相似性和渊源关系时,当解明其与道家间也缠绕着丝缕亲缘时,《性自命出》便不应被视为儒家一家之言,而应当看成是诸子将分而未分前的杂家舆论.这也是为什么在简文中儒家与道家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张,而儒法之间和道法之间,似也可求同存异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反对 法家 杂家 儒家 学术 渊源关系 同义 凸显 求同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天下之言性也”章研究与检讨--从朱陆异解到《性自命出》“实性者故也” 被引量:9
4
作者 丁四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0-140,共11页
"天下之言性也"章是《孟子》一书中最难解释的一章。(1)从朱陆异解到近来,学者的意见大抵分为两系,一系认为孟子对于"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三句持肯定态度,朱子、焦循、俞樾、杨伯峻等属于此系;... "天下之言性也"章是《孟子》一书中最难解释的一章。(1)从朱陆异解到近来,学者的意见大抵分为两系,一系认为孟子对于"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三句持肯定态度,朱子、焦循、俞樾、杨伯峻等属于此系;另一系认为孟子对于此三句持否定的态度,陆象山、毛奇龄、徐复观、裘锡圭等属于此系。两派学者对于《孟子》此章的解释大殊。(2)竹书《性情论》(即《性自命出》)的公布,引发了对于《孟子》此章含义的重新探讨。裘锡圭等认为援引竹书来解释《孟子》此章是有效的,但可能未必如此。竹书"室性者故也"之"室",应当读为"实";"故"在竹书中是一个褒义词,指有为或有目的的活动,具体指诗、书、礼乐"三术",而非诈故、巧故之义。(3)对于"天下之言性也"三句,孟子持肯定态度;"肯定系"的解释是可取的。朱子等人的解释带有时代特征,也未必尽是。"故"当训为"本故""本然","利"当训为"顺利"。孟子的意思是说,天下之言性,不过是以其本故来谈论其善恶罢了;若以性之本故谈论其善恶,那么在思考、判断其善恶问题上即应当以顺利其性为根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天下之言 《性自命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与天道 可得与闻——从《性自命出》看先秦儒学“性与天道”思想的展开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长春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6-152,共7页
夫子不言的"性与天道"实为孔学"下学上达"的最终指向。《性自命出》是孔子性命天道思想的具体而微的展开。思孟学派继承了楚简天道性命相贯通的思想而否定了心性之别,以心释性,发展出性善论;荀子则将天人相分,肯定... 夫子不言的"性与天道"实为孔学"下学上达"的最终指向。《性自命出》是孔子性命天道思想的具体而微的展开。思孟学派继承了楚简天道性命相贯通的思想而否定了心性之别,以心释性,发展出性善论;荀子则将天人相分,肯定了心性之别并由此发挥出性恶论。孟、荀的理论分歧体现了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对于"性与天道"的不同理解和阐发,而透过《性自命出》,这一分歧得以发生的内在理路清晰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 善论 恶论 《性自命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性自命出》与公孙尼子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丁四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5期38-41,共4页
通过对《性自命出》与公孙尼子思想的细致比较研究,可以表明《礼记·乐记》的心性论内涵是颇为深刻、丰富的。《乐记》中有关心性的论述,尤其是有关道与欲、天理与人欲的理解,以及以“正义”论身心关系,都比《性自命出》更深入... 通过对《性自命出》与公孙尼子思想的细致比较研究,可以表明《礼记·乐记》的心性论内涵是颇为深刻、丰富的。《乐记》中有关心性的论述,尤其是有关道与欲、天理与人欲的理解,以及以“正义”论身心关系,都比《性自命出》更深入、更高阔。结合其它有关世传文献的考察,似难推定《性自命出》为公孙尼子所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公孙尼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性自命出》到《文心雕龙》:“文起于情”的文源说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浩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121,共7页
《文心雕龙》的文学起源说是"文起于情"。这种说法与保留在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的古人对于性、气、情等范畴的传统理解密切相关。这种认识在《性自命出》中初露端倪,自此之后,虽历经辗转,却并没有发生实质上的改变,只不过... 《文心雕龙》的文学起源说是"文起于情"。这种说法与保留在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的古人对于性、气、情等范畴的传统理解密切相关。这种认识在《性自命出》中初露端倪,自此之后,虽历经辗转,却并没有发生实质上的改变,只不过在更多的时候,它被笼罩在乐论当中。出乐而入诗的代表是《毛诗序》,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这一认识的是陆机之《文赋》,至《文心雕龙》而集其大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性自命出》 文源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自命出》“两重境界”说
8
作者 刘光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7,共4页
上博简《性情论》出土,意味着郭店简《性自命出》"两篇说"不再成立。但《性自命出》上下篇字体、间距不同,第三十五号简有分篇钩号,是否皆是抄手的无意之举?我们认为,《性自命出》上篇讲人性有善有恶,下篇已至性善境界;上篇... 上博简《性情论》出土,意味着郭店简《性自命出》"两篇说"不再成立。但《性自命出》上下篇字体、间距不同,第三十五号简有分篇钩号,是否皆是抄手的无意之举?我们认为,《性自命出》上篇讲人性有善有恶,下篇已至性善境界;上篇是自然之情,下篇升华为道德之情;上篇心无定志,礼以导情,下篇心有定志,情以正礼。《性自命出》上、下篇的划分,实际讲的是人性向善的两个阶段,是庶民与圣人两重不同的道德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两重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而生德于心——以“教”为中心的《性自命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群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70,共6页
学界关于《性自命出》的主旨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心性""性情""礼乐"及"奠志"等不同说法。由于简文将性理解为未发的、潜存的,非性善之性;将情理解为性之已发,是现实的,是善恶的载体;又认为心... 学界关于《性自命出》的主旨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心性""性情""礼乐"及"奠志"等不同说法。由于简文将性理解为未发的、潜存的,非性善之性;将情理解为性之已发,是现实的,是善恶的载体;又认为心是"无定志"之心,所以心、性、情等概括简文的主旨并不令人十分信服。其主旨应当是"教"或者"教化",其讨论的核心是如何通过教来使心产生定志,从而生德于心。教以产生"定志"为方式,以礼乐为内容,以道、义为准则。以"教"为简文的主旨,则简1至简14前半部分主要是讨论教化的心性论基础;简14后半部分至简35主要是讨论教化如何以礼乐的方式落实人道;简36至简67主要是对教化的具体展开及其规范作出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自命出》 教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下之言性也”章再释——兼与梁涛博士商榷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世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5,284,共6页
利用《性自命出》并不能解决"天下之言性也"章的难解问题,反而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缠绕。在"天下之言性也"章中,孟子对"故"字的使用前后一致;"故"自身义指的是"已往之事"、"既... 利用《性自命出》并不能解决"天下之言性也"章的难解问题,反而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缠绕。在"天下之言性也"章中,孟子对"故"字的使用前后一致;"故"自身义指的是"已往之事"、"既成事实"的根源、所以然,孟子在此章以"故"言"性",故本章所言之"性"也是"已往之事"、"既成事实"的根源、所以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性自命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出土竹书看“诗言志”命题在先秦两汉的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桐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100,共4页
"诗言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论命题,此前论者对"志"有不同的诠释,由于文献不足,人们难以看清"诗言志"命题在先秦两汉发展演变的轨迹。近年出土竹书为我们解读"诗言志"提供了新材料。结合传世文... "诗言志"是中国最古老的诗论命题,此前论者对"志"有不同的诠释,由于文献不足,人们难以看清"诗言志"命题在先秦两汉发展演变的轨迹。近年出土竹书为我们解读"诗言志"提供了新材料。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竹书来看,在先秦两汉,"诗言志"命题的内涵是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之中的:西周春秋时期人们将"志"理解为"意";孔门弟子后学认为诗歌抒写性情,并勾勒出"物"感"心"、"心"定"志"、"志"动"性"、"性"出"情"的诗歌创作心理过程;汉代《毛诗序》则依违于"志"、"情"之间,这种模糊立场导致了后人对"诗言志"命题内涵的长期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性自命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告子:首言“食色性也”的先秦思想家
12
作者 王福湘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7-158,共2页
“食色性也”如今已是国人耳熟的哲理名言,但未必知道此语源出告子,而由孟子在自己书中用作辩驳对象才得保存。近年来,随着郭店楚墓竹简出土,其中《性自命出》一篇与告子言说多有相符,使研究者对告子在先秦思想史上的地位有新的认... “食色性也”如今已是国人耳熟的哲理名言,但未必知道此语源出告子,而由孟子在自己书中用作辩驳对象才得保存。近年来,随着郭店楚墓竹简出土,其中《性自命出》一篇与告子言说多有相符,使研究者对告子在先秦思想史上的地位有新的认识;然而坊间把“食色性也”张冠李戴到孟子头上,甚至写进了某些大学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思想家 告子 郭店楚墓竹简 《性自命出》 先秦思想史 大学教材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博《性情论》小笺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凤五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16,共4页
上博《性情论》与郭店《性自命出》内容基本相同 ,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先秦儒家心性论的内涵与发展。但其中有若干疑难字句 。
关键词 上博《性情论》 郭店《性自命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郭店装简“情”的内涵 被引量:13
14
作者 丁四新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68,共8页
通过对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等篇中的“情”义内涵的分析,本文认为其中的“情”仍然是“真实”,而不是“情感”之义。“情”在不同语境中虽有多种分析的涵义,但它们之间是统一的,皆根源于性情论之“情”。这为我们重构性情论的真实内容... 通过对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等篇中的“情”义内涵的分析,本文认为其中的“情”仍然是“真实”,而不是“情感”之义。“情”在不同语境中虽有多种分析的涵义,但它们之间是统一的,皆根源于性情论之“情”。这为我们重构性情论的真实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未发”和“已发”而言,“性”与“情”二者在郭店楚简中并不具备相互对应的特性,这与宋儒的性情论并不相同。从先秦到宋明的性情论,朱熹等人利用先秦儒家的相关文献作了创造性的转化;而Chad Hansen和A.C.Graham对中国早期文献中的“情”字义的某些观点,是值得批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真实 情感 情论 郭店楚简 《性自命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复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7-9,共3页
郭店楚简于1993年冬清理出土,1998年5月成书出版,总共只花了4年多的时间。虽然对于关心这批资料的国内外众多学者来说,感到等待已久,但在大批量战国简续整理公布的运作中,郭店简的速度要算是很快的。同样出土于荆门市境的包山楚简... 郭店楚简于1993年冬清理出土,1998年5月成书出版,总共只花了4年多的时间。虽然对于关心这批资料的国内外众多学者来说,感到等待已久,但在大批量战国简续整理公布的运作中,郭店简的速度要算是很快的。同样出土于荆门市境的包山楚简,1987年初发掘,1991年10月出书,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简 文本 成之闻之 《唐虞之道》 整理者 简本《老子》 《性自命出》 战国楚简 《五行》 马王堆帛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郭店竹书《老子》札记(四则)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老子》甲 《缁衣》 《性自命出》 郭店简 成之闻之 郭店竹简 《五行》 竹书 札记 马王堆帛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简《语丛》前三篇思想论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四新 刘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3-17,共5页
关键词 《语丛》 儒家伦理 《性自命出》 人为贵 简书 天命 血缘伦理 楚简 仁内义外 止于至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诗言志”理论的再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晁福林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2,共6页
在古代诗歌理论中声名显赫的"诗言志"之说历来被视为儒家诗歌理论之圭臬。但它既不是出自遥远的虞舜,也不是出自春秋末年的孔子,而是战国中后期儒家整编古史时所提出的观点。"诗言志"的说法简明扼要,非常适合那个... 在古代诗歌理论中声名显赫的"诗言志"之说历来被视为儒家诗歌理论之圭臬。但它既不是出自遥远的虞舜,也不是出自春秋末年的孔子,而是战国中后期儒家整编古史时所提出的观点。"诗言志"的说法简明扼要,非常适合那个时代的社会需要,所以广为流传。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诗歌理论中,情、志并重。将"情"逐出而只讲"诗言志",那是后儒的事情。从郭店简和上博简的相关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及其弟子诗歌理论的内容,其要点是既重视诗言志,亦强调诗须言情。这与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孔子诗歌理论是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诗言志 《性自命出》 郭店简 上博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店儒家简的意义与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齐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4-6,共3页
郭店楚简的出土及整理出版之所以为国际汉学界所瞩目,乃是因为它为学术界重新改写先秦学术思想史和楚国思想文化史提供了契机和资粮。楚国这位尚不知名的土人保存在墓葬中的佚籍,竟然多数都不见于文献,未流传于世。据说上海博物馆购... 郭店楚简的出土及整理出版之所以为国际汉学界所瞩目,乃是因为它为学术界重新改写先秦学术思想史和楚国思想文化史提供了契机和资粮。楚国这位尚不知名的土人保存在墓葬中的佚籍,竟然多数都不见于文献,未流传于世。据说上海博物馆购藏的流失出去的另一批楚简(即将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性自命出》 郭店简 《诗》 《大学》 儒家 《易》 《书》 楚简 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郭店楚简的乐教思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在早期儒家乐教思想的谱系源流中,楚简所表现的乐教思想显明了一条从孔子,经楚简,再到荀子及《礼记.乐记》的思想线索,在儒家心性论的背景下,楚简的乐教思想显示出强烈的情本色彩,从情之表现,情之陶冶与美化的角度,彰显出礼乐教化的意义。
关键词 楚简 《性自命出》 乐与情 礼乐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