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日报》之编辑与发行考略 被引量:8
1
作者 萧永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9-183,共5页
现有各类新闻史著对有关《循环日报》编辑与发行情况的记述多有疏漏。经笔者考证,《循环日报》编辑人员主要由"主笔"(分"正主笔"和一般主笔)、"总司理"和"译员"等三部分人员组成。《循环日报... 现有各类新闻史著对有关《循环日报》编辑与发行情况的记述多有疏漏。经笔者考证,《循环日报》编辑人员主要由"主笔"(分"正主笔"和一般主笔)、"总司理"和"译员"等三部分人员组成。《循环日报》自创刊日起,除在香港及附近地区出版日刊版的"日报"外,还一度在海外华人聚居地区发行日报的周刊缩编本。《循环日报》发行地区主要分布于香港及周边地区,同时中国内陆各主要通商口岸及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南北美洲等华人聚居地区也有数量不等的发售。创刊初期的《循环日报》发行量不超过800份。1879年后,发行量增加到1100份左右,最多时达到2500份。为了扩大发行,《循环日报》在创办初期还采取免费赠送、广告招徕、刊登广告优惠、面向社会积极征稿等诸多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循环日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日报》 编辑 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日报》及王韬报刊思想评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袁新洁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王韬是我国维新运动兴起前最重要的新闻思想家,他集办报实践家与学者于一身,站在中西汇通的角度上,全面阐述了对新闻事业的认识,对中国新闻思想的奠基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了维新思想家们的办报理念及办报实践。文章拟以《循... 王韬是我国维新运动兴起前最重要的新闻思想家,他集办报实践家与学者于一身,站在中西汇通的角度上,全面阐述了对新闻事业的认识,对中国新闻思想的奠基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了维新思想家们的办报理念及办报实践。文章拟以《循环日报》为例,对王韬的报刊思想作简要的评析:一是"四方通达"的新闻功能观;二是"立言求变"的新闻政论观;三是"通才"的新闻人才观;四是"华人资本、华人操权"的新闻舆论主权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日报》 王韬 报刊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日报》的创办与西学在岭南的传播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圣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6-132,共7页
广东学术界对鸦片战争后几十年间岭南文化形态是封闭还是开放的问题存在不同意见。本文发掘并考察了 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中文报纸《循环日报》的早期存报 ,对其创办的背景、办报的宗旨、内容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说明这一时段... 广东学术界对鸦片战争后几十年间岭南文化形态是封闭还是开放的问题存在不同意见。本文发掘并考察了 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中文报纸《循环日报》的早期存报 ,对其创办的背景、办报的宗旨、内容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说明这一时段西学在岭南传播的情况和特点。本文认为 ,岭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以及商业的发展 ,文化形态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 ,官方封闭的意识阻止不住商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就民间而言 ,鸦片战争后西学在岭南的传播并未停止 ,而是潜滋暗长。在经过港、澳输入的西方文化的直接熏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日报》 西学传播 岭南文化 香港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韬的近代外交思想——以《循环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石蓉蓉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王韬的近代外交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具有特殊的启蒙和开拓意义,而其外交思想中最能体现近代性和启蒙性的内容,较集中地见于他在《循环日报》上所发表的多篇政论文章中。王韬近代外交思想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他对传统华夷观的突破,以及以此为... 王韬的近代外交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具有特殊的启蒙和开拓意义,而其外交思想中最能体现近代性和启蒙性的内容,较集中地见于他在《循环日报》上所发表的多篇政论文章中。王韬近代外交思想的精华,主要体现在他对传统华夷观的突破,以及以此为基础所提出的外交"以自强为本"、以"和"与"法"为原则、以"势"与"力"为核心等的观点与论述之中。对这些内容加以梳理和探讨,是全面而准确地认识和评价王韬近代外交思想之价值的基础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外交思想 《循环日报》 自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中西交流中的华文报纸——以《循环日报》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圣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91-96,共6页
在近代中国与西方世界接触的早期 ,华文报纸对中西沟通的作用不可忽视。以《循环日报》为例 ,它以“通外情 ,广见闻”为己任 ,致力于传播和普及西方知识 ,推介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 ,反映世界大势和时局变化 ,鼓吹学习西方 ,变法... 在近代中国与西方世界接触的早期 ,华文报纸对中西沟通的作用不可忽视。以《循环日报》为例 ,它以“通外情 ,广见闻”为己任 ,致力于传播和普及西方知识 ,推介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 ,反映世界大势和时局变化 ,鼓吹学习西方 ,变法图强 ,对开通民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交流 华文报纸 《循环日报》 王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日报》与王韬的民权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谢丹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2,共2页
王韬在《循环日报》中对民权思想的宣传,集中体现了王韬对民权思想的理解,折射了王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痛苦徘徊的心路历程,并且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循环日报》 民权 议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评王韬的新闻思想 被引量:9
7
作者 徐新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92-96,共5页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王韬的新闻思想 :广见闻求通变的报刊功能观 ;论时事抒胸臆的报刊政论观 ;有道德通古今的新闻人才观。这些理论在中国人办报之初 ,提高了人们对报纸作用的认识 ,开创了中国新闻界“文人论政”的优良传统 ,促进了新闻从...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王韬的新闻思想 :广见闻求通变的报刊功能观 ;论时事抒胸臆的报刊政论观 ;有道德通古今的新闻人才观。这些理论在中国人办报之初 ,提高了人们对报纸作用的认识 ,开创了中国新闻界“文人论政”的优良传统 ,促进了新闻从业人员对自身道德和才能的修养 ,在中国新闻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循环日报》 新闻思想 报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通与引导——王韬新闻理论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立群 余三定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1-209,311,共9页
作为"中国新闻之父",王韬不仅创办了近代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份日报《循环日报》,而且系统阐释了新闻理论。他认为报纸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三:一是让中国与世界相互沟通了解;二是沟通统治者与普通民众;三是引导正确的舆论。他... 作为"中国新闻之父",王韬不仅创办了近代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份日报《循环日报》,而且系统阐释了新闻理论。他认为报纸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三:一是让中国与世界相互沟通了解;二是沟通统治者与普通民众;三是引导正确的舆论。他倡导在中国发展新闻事业,对中国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循环日报》 新闻理论 变法自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闻汇编》运作的启示——中国期刊史札记之五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频 《出版科学》 1996年第4期46-46,共1页
是报刊不分的历史形态原因也罢,是报纸的发展势头迅猛强劲超越了期刊也罢,中国近代报业是素有办刊传统的。其办刊谋略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将报纸内容汇编成册,将报纸上传播的内容视如再生资源,予以二次传播。如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 是报刊不分的历史形态原因也罢,是报纸的发展势头迅猛强劲超越了期刊也罢,中国近代报业是素有办刊传统的。其办刊谋略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将报纸内容汇编成册,将报纸上传播的内容视如再生资源,予以二次传播。如1874年在香港创刊的《循环日报》,次年便出版一份月报,选择重要时事汇编成册,每月一期,每年取费一元,但因销数不多,办了一年也就停了。此为“汇编月报”。创刊于1897年4月的《湘学报》旬刊,由唐才常、陈为镒主编,出至第23期汇编成册,出至第40期又汇编成册,这就是不定期的汇编刊了。此为利用撤纸资源而做的期刊简单再生产。其二是报社正式创办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史 中国近代报业 梁启超 汇编 期刊策划 《循环日报》 启示 札记 再生资源 历史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报业经济述略(一)
10
作者 黄小榕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4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报业经济 香港报业 《循环日报》 中文报纸 商业价值 中文报刊 传教士 英文报刊 马礼逊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报业经济述略(二)
11
作者 黄小榕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5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报业经济 二三十年代 香港 办报纸 情感价值 广告设计 连载小说 汪精卫 广告业务 《循环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民营报业对当代民营报业的启示——从《申报》看中国的民营报业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波 《求实》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民营报业 民营报纸 报业经营 《申报》 《申江新报》 《上海新报》 《循环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1-84,共4页
近代香港曾经是英国对华进行经济侵略和殖民扩张的基地。但另一方面,由于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人文环境,客观上,它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一、新式学校与西学的传播 1842年香港被割占以后,西方人蜂拥而至。传... 近代香港曾经是英国对华进行经济侵略和殖民扩张的基地。但另一方面,由于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人文环境,客观上,它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一、新式学校与西学的传播 1842年香港被割占以后,西方人蜂拥而至。传教士们也迅速将活动基地从南洋迁来,香港很快成为欧美传教士来华集散地,各种教会团体竞相成立。早期传教士主要通过兴办文化教育事业来传播西方的宗教和文化。可以说,香港近代教育事业是由传教士开其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香港 欧美传教士 新式学校 理雅各 中国文化 《循环日报》 中国典籍 王韬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实秋和鲁迅争论的起因及翻译问题的是非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炎生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6期34-38,共5页
梁实秋和鲁迅争论的起因及翻译问题的是非刘炎生据说,梁实秋生前曾跟其夫人韩菁清女士谈及他和鲁迅争论的起因,“即他首先批评了鲁迅的‘硬译’”①。而有的同志则不仅相信,而且进一步认为就翻译这个问题而言,“梁实秋对鲁迅的批评... 梁实秋和鲁迅争论的起因及翻译问题的是非刘炎生据说,梁实秋生前曾跟其夫人韩菁清女士谈及他和鲁迅争论的起因,“即他首先批评了鲁迅的‘硬译’”①。而有的同志则不仅相信,而且进一步认为就翻译这个问题而言,“梁实秋对鲁迅的批评大体上是正确的”②。这些说法,在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鲁迅 翻译问题 无产阶级文学 女子教育 郁达夫 文学批评标准 《循环日报》 《晨报》副刊 卢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韬的外交思想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健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29-32,共4页
论王韬的外交思想朱健华鸦片战争以暴力的形式,将中国的历史推入近代社会,中国紧闭的大门被迫逐渐向外部世界打开,而外交问题亦随之提上了日程。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跳出“夷夏之防”的圈子,从全新的角度思考近代外交问题,学... 论王韬的外交思想朱健华鸦片战争以暴力的形式,将中国的历史推入近代社会,中国紧闭的大门被迫逐渐向外部世界打开,而外交问题亦随之提上了日程。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跳出“夷夏之防”的圈子,从全新的角度思考近代外交问题,学习近代外交知识,也提出了一些近代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外交思想 王韬 洋务运动 外交活动 变法自强 早期维新思想家 知识分子 《循环日报》 西方列强 西方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的萌生时期
16
作者 丁洪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4年第3期129-131,共3页
我国铁路的萌生时期丁洪铁路的信息,最初是通过外商、传教、军事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1847年(清道光27年),英国海军军官戈登到我国台湾基隆私自勘察煤田和当地经济情况,建议修一条运煤线把煤运到基隆。这应认为是我国最... 我国铁路的萌生时期丁洪铁路的信息,最初是通过外商、传教、军事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1847年(清道光27年),英国海军军官戈登到我国台湾基隆私自勘察煤田和当地经济情况,建议修一条运煤线把煤运到基隆。这应认为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铁路经济勘察。185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铁路 丁拱辰 王韬 《资政新篇》 洪秀全 小火轮 《循环日报》 蒸汽机车 太平天国后期 洪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报业经济述略(三)
17
作者 黄小榕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6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报业经济 香港报业 《循环日报》 《大公报》 极左路线 多元化经营 《文汇报》 生产总值 专业报纸 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