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御制盛京赋》的西译、西传及其世界性意义生成
1
作者 陈恩维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8,共10页
1743年,乾隆皇帝创作的《御制盛京赋》是一份重要的政治文本,旨在建构大清统治的文化合法性,展现清朝的盛世景象,宣扬敬天法祖的治国理政理念。1769年,法国来华耶稣会士钱德明首次将其翻译成法文。他借鉴儒家注经的方式,采用“正文+注... 1743年,乾隆皇帝创作的《御制盛京赋》是一份重要的政治文本,旨在建构大清统治的文化合法性,展现清朝的盛世景象,宣扬敬天法祖的治国理政理念。1769年,法国来华耶稣会士钱德明首次将其翻译成法文。他借鉴儒家注经的方式,采用“正文+注释”的翻译体例展现作品文学魅力和文化内涵;借助跨文化比较的方法,以法国之“品达”体类比中国赋体;以阐释性增译,凸显赋作华丽铺陈的语言风格;塑造了乾隆皇帝雅好文艺、善于治国的形象。钱德明译本在法国出版后,引发了西方思想家、文学家和汉学家的广泛阅读和多元接受,使《御制盛京赋》走出固有的中华文化场域,经历了多维度的意义增殖。《御制盛京赋》的创作、翻译及其在异质文化环境中的传播和接受,展示了一部中国文学作品如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文学作品,也显示了“世界文学”概念的初步形成及历史演变,从而为当代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中外文学交流互鉴提供历史经验和未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制盛京赋》 钱德明 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