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徒然草》的道家旨趣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谷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徒然草》是日本镰仓末期随笔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日本随笔文学双璧之一。它思想深邃、高远、超脱,给人智慧的启迪。作者吉田兼好兼通儒、道、佛、神之学并加以融会吸收,而道家思想是其主要来源。《徒然草》中的淡泊名利、智慧产生虚... 《徒然草》是日本镰仓末期随笔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日本随笔文学双璧之一。它思想深邃、高远、超脱,给人智慧的启迪。作者吉田兼好兼通儒、道、佛、神之学并加以融会吸收,而道家思想是其主要来源。《徒然草》中的淡泊名利、智慧产生虚伪、反对自夸相争、超越生死、无物可待等人生思想,都是对道家思想的阐发,内蕴着道家旨趣,由此亦可见道家思想对日本中世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然草》 老庄 道家 日本中世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徒然草》中的围棋观及其历史过渡性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云波 杨开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徒然草》是日本遁世文学的代表作品,因此其围棋观也就带上了作者吉田兼好的遁世观的色彩,兼好从围棋中领悟到了自己的人生哲理,对于当时民间的围棋状况也做了一些描绘,并且试图利用佛教去进行引导民间的下棋方式和下棋理念。而由于兼... 《徒然草》是日本遁世文学的代表作品,因此其围棋观也就带上了作者吉田兼好的遁世观的色彩,兼好从围棋中领悟到了自己的人生哲理,对于当时民间的围棋状况也做了一些描绘,并且试图利用佛教去进行引导民间的下棋方式和下棋理念。而由于兼好所处时代本身具有过渡性,加上兼好的下层贵族和行脚僧的身份,使得其围棋观也具有了过渡性,这种"过渡性"在日本围棋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然草》 围棋观 日本围棋文化史 过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徒然草》第十二段看老庄思想的影响
3
作者 谢立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1-98,共8页
《徒然草》是日本中世文学的代表作,成书于镰仓时代末至南北朝时期。兼好的这部日本古典文学作品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本文选取了该作品的第十二段,通过对“同心之人”、“诚之友”这两个文章表现与女流文学、汉文典籍中的表现之间关联... 《徒然草》是日本中世文学的代表作,成书于镰仓时代末至南北朝时期。兼好的这部日本古典文学作品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本文选取了该作品的第十二段,通过对“同心之人”、“诚之友”这两个文章表现与女流文学、汉文典籍中的表现之间关联的探讨,以解明兼好的友人观及其与老庄思想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然草》 老庄思想 日本 中世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徒然草》中译本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周作人和郁达夫译本为对象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娟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8-162,共5页
《徒然草》是日本古代随笔的双璧之一。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其思想性及中国古籍对其的影响上,对译本的研究很少。周作人和郁达夫的译者主体性对《徒然草》中译本差异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两者的译文都采用白话文,但周的译文夹带... 《徒然草》是日本古代随笔的双璧之一。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其思想性及中国古籍对其的影响上,对译本的研究很少。周作人和郁达夫的译者主体性对《徒然草》中译本差异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两者的译文都采用白话文,但周的译文夹带一些文言句式,语言风格略有差异。两者的译文对第七段中日本美学概念“もののあわれ”的翻译是介于“正译”与“误译”间的“缺陷翻译”;郁达夫所呈现的第五段译文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是对原文“破坏性的叛逆”;第三段中两者译文中描绘的男子形象也大为不同;第八段中两者对久米仙人失其神通的态度也不同。两者的部分译文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或为误译或可称“缺陷翻译”,但都是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融入了翻译主体的自觉后的表现,可见译者在自我修养和思想参照体系内对原文进行接受、内化和再现过程中的主体性选择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然草》 译者主体性 译文学 审美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