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叙事下的《徐霞客游记》文学制图可视化初探——以滇中地区景观资源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娅婷 叶山渠 +1 位作者 王燚 宋钰红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1,共11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将古籍经典以更简便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变得至关重要,在传承与发扬的同时也能构建现代化的数字资源。《徐霞客游记》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散文游记,以其中《滇游日记》的滇中地区的景观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Googl...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将古籍经典以更简便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变得至关重要,在传承与发扬的同时也能构建现代化的数字资源。《徐霞客游记》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散文游记,以其中《滇游日记》的滇中地区的景观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Google Earth Pro及GIS构建出徐霞客在滇中地区的游踪数据库;其次结合空间叙事理论,以文学制图的形式得出所有游踪点位的密集程度、游览线路、游踪类型以及游踪地的人文、自然风貌。通过将《徐霞客游记》中的滇中地区景观资源进行可视化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保存《徐霞客游记》,为后续构建徐霞客之路、徐霞客文化旅游区等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空间叙事 滇中地区 文学制图 景观资源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徐云松 陈兰村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8-131,共4页
本文以清人钱谦益对《徐霞客游记》“真”、“大”、“奇”的评价为线索,从抒发生命的真实感受、摹景写意的大气传神、叙述语言的新奇活泼三个维度切入,在与司马迁等古代文学巨擘的比较中,凸现《徐霞客游记》所独具的超越前人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文学价值 叙述语言 古代文学 “真” 钱谦益 “大” “奇” 司马迁 感受 传神 新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的史学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黄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4-41,共8页
一部良史,必须真、善、美兼备。历史的真实不在已经归纳的概念符号中,而在千殊万态的社会现象中。真能如实反映一代真相的记载,只能由像徐霞客那样独立不羁、好学深思之士来承担。优秀的史家,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入而复出,在洞悉事... 一部良史,必须真、善、美兼备。历史的真实不在已经归纳的概念符号中,而在千殊万态的社会现象中。真能如实反映一代真相的记载,只能由像徐霞客那样独立不羁、好学深思之士来承担。优秀的史家,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入而复出,在洞悉事实之后,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史学同样是人学,不可能毫不动情,更无法回避社会群体的情感、民族的情感。《徐霞客游记》的出现,为文史相通,为科学与历史的结合,提供了完美的典范作品。历史的最高目标不是实录,而是垂鉴。徐霞客撰写游记,并非要誉于一时,而是视作名山事业。《徐霞客游记》是明末南方社会最直接、最真实、最生动的记载,可说是一部“游史”,一部当之无愧的信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思想 史学 《徐霞客游记》 史学价值 真实性 历史才华 文学 历史事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管理与文化生态意涵-从李祁的《徐霞客游记》英文节译本谈起 被引量:14
4
作者 任小玫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23,共6页
传统地名翻译的不足在于对语言转换的理解存在表征性的偏狭。本文从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现存英译本所涉及的地名英译切入,通过汉语拼音方案的运用之于国家统一形象、地名翻译的范式及其变通以及音译、直译与文化传神意译原则之于国... 传统地名翻译的不足在于对语言转换的理解存在表征性的偏狭。本文从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现存英译本所涉及的地名英译切入,通过汉语拼音方案的运用之于国家统一形象、地名翻译的范式及其变通以及音译、直译与文化传神意译原则之于国际交流意象,引出对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及规范管理可能的向度的探讨,并上升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转译与管理 《徐霞客游记》 文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文化视野中的三重境界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明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3,共7页
徐霞客大半生游历所写成的《徐霞客游记》,最突出的表现则在于其自觉的文化意识。从文化视野看,这一意识内涵则呈现出三重不同的境界:其一为山水审美,其二为文化考释,其三为哲理感悟。《徐霞客游记》中不同的文化境界是漫长的时事变迁... 徐霞客大半生游历所写成的《徐霞客游记》,最突出的表现则在于其自觉的文化意识。从文化视野看,这一意识内涵则呈现出三重不同的境界:其一为山水审美,其二为文化考释,其三为哲理感悟。《徐霞客游记》中不同的文化境界是漫长的时事变迁与作者本人心路历程变化所造成的,在《徐霞客游记》全书的不同部分也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文化境界 山水审美 文化考释 哲理感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追求、文化追求与审美追求的实录——论《徐霞客游记》的文体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振东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6-22,共7页
基于对自主人格的强烈追求,徐霞客以自然山川的考察与游览为毕生目标、全部生活的中心、生命价值的体现,所反映的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追求。他把整个生命投入到对无限江山之无有止境的追寻中,去亲自体味其无穷无尽的美,又体现了一种... 基于对自主人格的强烈追求,徐霞客以自然山川的考察与游览为毕生目标、全部生活的中心、生命价值的体现,所反映的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追求。他把整个生命投入到对无限江山之无有止境的追寻中,去亲自体味其无穷无尽的美,又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审美追求。由此形成了《徐霞客游记》独有的文体特点、写作风格、艺术成就:虽为游记,却有自叙传的性质;在文章组织上,以游历的过程作为组织全文的轴线;在审美表现上,善于捕捉住景物的特点,能够把极广阔的画面收拢在一两个镜头之中,长于烘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人格 文化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的美学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小舒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游记》 美学价值 景观美学 自然景观 游记文学 探险家 柳宗元 朱东润 游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中的广西饮食文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徐臣攀 安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562-3564,共3页
辑录了《徐霞客游记》中关于地区饮食资源、饮食习俗、饮食礼俗等方面的记载,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广西饮食资源 饮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中的景观描写及其语言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Z期59-59,共1页
《徐霞客游记》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名著,已经受到了地理学家很多的关注。但从文学角度来看,因为有许多流水账式的记载,读起来比较艰涩乏味。事实上,《徐霞客游记》中的一些纪实山水描写完全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峰,本文从内容、语言... 《徐霞客游记》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名著,已经受到了地理学家很多的关注。但从文学角度来看,因为有许多流水账式的记载,读起来比较艰涩乏味。事实上,《徐霞客游记》中的一些纪实山水描写完全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峰,本文从内容、语言、情感三个方面分析作品中的景观描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景观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中的云南明末社会生活 被引量:2
10
作者 木镜湖 叶向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6-38,共3页
云南是中华版图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自汉列郡而治以来,便以艰险难越而使内地人望而却步,但历代统治者仍把它作为风水宝地,对其施行各种影响.“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便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高度概... 云南是中华版图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自汉列郡而治以来,便以艰险难越而使内地人望而却步,但历代统治者仍把它作为风水宝地,对其施行各种影响.“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便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高度概括.在中央王朝开发云南的同时,一些不惜生命的人—蛮荒世界的独行者,从汉代至清代连续不绝的在云南游历考察.在这些众多的英雄中,徐霞客便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个,他的《游记》包罗万象,已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精品,并向我们现代的人昭示着科学探索的不屈精神.徐霞客奇人,《游记》奇书.读其所记,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深穴,冒风雨,行密林,忍饥耐寒,克服挫折;因所求者,绝非游山玩水,流连忘返,而是考察山川形势,寻脉胳,穷源要,耳闻目睹,悉其底蕴.……对于社会生活记所见闻,据实书明.逐日记其考察所得,实难能可贵之著作.(注:方国瑜先生之语)带着献身科学、热爱自然的精神,面对着云南的造化自然:滇池洱海的明月,玉龙鸡足的祥云,金沙澜沧的雄浑……,还有那种种的特异文化,徐霞客向我们展示了明末云南社会艰涩而又让人目滞的谜面.《徐霞客游记》深藏着如此之多的奥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仍时时带给我们惊讶奇妙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游记》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农业经济 云南社会 城市商业 唐标铁柱 社会生活 方国瑜 游历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与云南旅游资源的开拓——从《徐霞客游记》看云南旅游资源及其地域类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里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0-35,共6页
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五月至崇祯十三年(公元一六四零年)三月,对云南的滇东、滇中、滇南、滇西等地区,即相当于现今云南省的十个地州,进行了为期一年零九个月的旅行考察(称滇游),写下旅... 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五月至崇祯十三年(公元一六四零年)三月,对云南的滇东、滇中、滇南、滇西等地区,即相当于现今云南省的十个地州,进行了为期一年零九个月的旅行考察(称滇游),写下旅行考察记录《滇游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十三卷二十五万字,约占《徐霞客游记》的五分之二,对云南广大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详细的描述,展现了云南丰富多彩而又独特奇异的旅游资源类型.本文仅此进行一些分析、评价.一、山景旅游资源云南是我国著名的山地省区.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5%左右,而云南省山地面积则占全省总面积的95%以上,属于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云南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地表组成岩类多样,地貌类型齐全,在内、外营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山岳景观.1、岩溶山水:云南是我国石灰岩的主要分布地区,各种石灰岩溶地貌发育比较典型.在徐霞客的笔下,云南的岩溶山水具有三个特征.第一,石美.由岩溶地貌所造就的奇石怪峰可谓千姿百态,如“石萼骈发”的石芽,“亭亭若竹竿玉立”的峰林,“垂乳倒莲”的石钟乳,“千柱层列,百窦披纷”的石柱,“纹若镂雕,形欲飞舞”的石笋,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旅游资源 云南旅游 风景名胜区 《滇游日记》 鸡足山 少数民族 硫磺塘 岩溶地貌 人文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徐霞客游记》中的传说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英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9-63,共5页
潘耒在《徐霞客游记》的序文中说;“于霞客之书,不多其傅辨,而多其真实。”(《徐霞客游记》1269页,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下仅注页码)徐霞客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山川地貌,政治经济,也真实地记录了民情风物,“土宜物异”。要做到记录真实... 潘耒在《徐霞客游记》的序文中说;“于霞客之书,不多其傅辨,而多其真实。”(《徐霞客游记》1269页,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下仅注页码)徐霞客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山川地貌,政治经济,也真实地记录了民情风物,“土宜物异”。要做到记录真实并不那么容易,不登山巅不知山之高,不穷其奥,不知岩之深,不止其流,不知水之源,不深入采访,就不知道民间的风物传说。徐霞客不辞辛劳,不避险阻,数十年如一日的探险考察,堪称古代学人中深入实际的典范。徐霞客从他26岁《游雁宕山日记》中第一则传说起,到53岁在鸡足山记的最后一则传说止,在28年的漫长考察岁月中,记下了约160则传说,北自恒山,南至广西,东自浙江,西迄云南,传说内容十分丰富,称得上是一座民间文学的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建文帝 风物传说 吉水 梅果 鹤庆 龙珠 狮子山 广西 日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岸文化交流的璀璨明珠——台湾版《徐霞客游记》简介
13
作者 李惠铨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0,共2页
关键词 朱惠荣 《徐霞客游记》 台湾版 两岸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对于书碑的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金山 《艺苑(美术版)》 1993年第4期14-17,共4页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江苏省江阴人。明末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为了游历祖国高山大河,他从二十二岁开始旅行,足迹遍及国内约二十个省(区),留下以日记为主体的巨著《徐霞客游记》,全书共记日记天数为一千四百六十三天,总共69万字。...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江苏省江阴人。明末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为了游历祖国高山大河,他从二十二岁开始旅行,足迹遍及国内约二十个省(区),留下以日记为主体的巨著《徐霞客游记》,全书共记日记天数为一千四百六十三天,总共69万字。关于他在地理学方面的贡献,海内外学人研究颇深,著文甚丰;而关于徐霞客对于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 弘祖 文震孟 向武州 记日记 九龙洞 书法史 怡然自乐 江苏省江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游记的山水意识与《徐霞客游记》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乃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89-98,共10页
关键词 山水意识 山水游记 《徐霞客游记》 袁宏道 柳宗元 古代游记 山水意境 山水观 《水经注》 山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方言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建丽 《文博》 1995年第2期96-100,共5页
晚明高士徐霞客自万历三十五年(1607)始游起,“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访奇访胜,探幽抉奥,还往往在白天劳累之余,“就壁枯树,然松拾穗,走笔为记”撰写成号称“千古奇书”的《徐霞客游记》,实为晚明的一部重要文献.值得注意的是,霞客生... 晚明高士徐霞客自万历三十五年(1607)始游起,“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访奇访胜,探幽抉奥,还往往在白天劳累之余,“就壁枯树,然松拾穗,走笔为记”撰写成号称“千古奇书”的《徐霞客游记》,实为晚明的一部重要文献.值得注意的是,霞客生活在吴方言区,年少时在家乡江阴受过较为系统的教育,无疑他深受吴方言的熏陶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吴方言区 游记》 滇游日记 钱谦益 地名分布 壮语 中国文化 农村集市 语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的动态审美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乃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徐霞客游记》的动态审美冯乃康明徐弘祖(1587-1641)一生有三十多年时间都在外东西攀登,南北跋涉,一部《徐霞客游记》就记录了他四方奔走的历史。这种情况使得他在观赏上,不可能停下来对某一景物作长时间的详察细品,而... 《徐霞客游记》的动态审美冯乃康明徐弘祖(1587-1641)一生有三十多年时间都在外东西攀登,南北跋涉,一部《徐霞客游记》就记录了他四方奔走的历史。这种情况使得他在观赏上,不可能停下来对某一景物作长时间的详察细品,而是在不断的行进中给以一定的观注,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动态审美 形容词 动态性 江郎山 玉华洞 文学语言 “秀”字 动态描写 审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重读《徐霞客游记》
18
作者 余小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2-65,共4页
旅游是经济、社会,文化现象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作为旅游资源来讲,它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交通、通讯等等产业休戚相关。发展旅游业要依据现实情况,采取... 旅游是经济、社会,文化现象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作为旅游资源来讲,它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交通、通讯等等产业休戚相关。发展旅游业要依据现实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积极引导、稳步发展”的方针。通过对徐霞客旅游考察过的路线、地区进行有关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绎济发展现况进行分析比较,笔者认为,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保护得较好的滇西北,在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上,不能走东部经济发展的老路,而要真正寻求一条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地区 旅游资源 保护性开发 《徐霞客游记》 发展旅游业 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资源 高山峡谷 协调发展 滇西北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简并《徐霞客游记》手稿考略
19
作者 朱文健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9-94,共6页
2005年版《鲁迅全集》第8卷《集外集拾遗补编》新收录的《重订〈徐霞客游记〉目录及跋》一文,是由鲁迅手稿《〈徐霞客游记〉四册》整理而来。与手稿及鲁迅所购《徐霞客游记》原版本核校,可知《鲁迅全集》所收整理稿尚有几处不够准确,现... 2005年版《鲁迅全集》第8卷《集外集拾遗补编》新收录的《重订〈徐霞客游记〉目录及跋》一文,是由鲁迅手稿《〈徐霞客游记〉四册》整理而来。与手稿及鲁迅所购《徐霞客游记》原版本核校,可知《鲁迅全集》所收整理稿尚有几处不够准确,现结合相关材料进行考证与校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徐霞客游记》 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与晚明交通的研究
20
作者 冯镜吾 《文博》 1995年第2期90-95,共6页
有关晚明交通的资料,散见于实录、会典、总志、方乘、笔记、文集诸种载籍中,以此也能大致勾勒出晚明交通的基本格局.但因拘囿于各种原因,上述资料或疏而不详,或虚实难辨,抑或纰漏颇多,使今天的研究存在不少缺憾和困难.笔者披览有关资料... 有关晚明交通的资料,散见于实录、会典、总志、方乘、笔记、文集诸种载籍中,以此也能大致勾勒出晚明交通的基本格局.但因拘囿于各种原因,上述资料或疏而不详,或虚实难辨,抑或纰漏颇多,使今天的研究存在不少缺憾和困难.笔者披览有关资料过程中,发现350多年前的徐霞客行万里路、进行地理考察时也记述了不少晚明驿道、驿站、水道及桥梁等史实,留下了值得研究的蛛丝马迹的资料.本文着眼于此,试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天下水陆路程》 交通路线 滇游日记 地理考察 驿站 南方丝绸之路 云南 游记》 布政使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