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律吕精义·乐器图样》读札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建军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7-260,共4页
朱载堉所撰《律吕精义》一书,在"乐器图样"部分专论乐器。他的研究除运用历史文献资料之外,主要结合音乐实践如乐器演奏和乐器制造等,并参考当时的出土乐器实物,所论对于当今古乐器学乃至音乐考古学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 朱载堉所撰《律吕精义》一书,在"乐器图样"部分专论乐器。他的研究除运用历史文献资料之外,主要结合音乐实践如乐器演奏和乐器制造等,并参考当时的出土乐器实物,所论对于当今古乐器学乃至音乐考古学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由于时代的局限,当时的研究材料尚嫌不足,尤其是缺少考古实物,所以仅依靠文献或实验,虽然可以解决一些理论问题,但对乐器形制和音响性能的认识,还是难以全面深入,有时甚至会有所失察或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载堉 《律吕精义》 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载堉“中声说”“清浊四声说”探微 被引量:1
2
作者 谷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2期18-23,共6页
朱载堉的"中声说"和"清浊四声说"见于《律吕精义》外篇诸卷,主要针对历代造律得失与旋宫兴废引发其辨析和评论。其中注重吸收前世经典的合理成分,将"以人声定律"的观点贯穿论辩之中,提出"倍半之律... 朱载堉的"中声说"和"清浊四声说"见于《律吕精义》外篇诸卷,主要针对历代造律得失与旋宫兴废引发其辨析和评论。其中注重吸收前世经典的合理成分,将"以人声定律"的观点贯穿论辩之中,提出"倍半之律则未尝无""四清声不可废""应钟之上非无清声,黄钟之下非无浊声"等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系统地阐述其"中声说"与"清浊四声说",并以见存太常乐谱加以验证。在上述论辩中,朱载堉历数了隋以来旋宫理论所经历的曲折史实,其中涉及隋"唯奏黄钟一宫"之缘由、宋以来"四清声之争"等诸多疑难问题。这些为我们深入了解历史上旋宫诸说的是非曲直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载堉 《律吕精义》 中声 四清声 四浊声 旋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