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暂寓于此:论《彷徨》中的家宅空间——以《祝福》《伤逝》《孤独者》为中心 |
林栋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启蒙·国民性·革命:从《呐喊》《彷徨》重估鲁迅思想价值 |
魏巍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3
|
《呐喊》《彷徨》延长线上的《故事新编》——以权力结构中的“人”为视点 |
蒋永国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4
|
《呐喊》《彷徨》的意象重复现象辨析 |
郭帅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5
|
|
5
|
论鲁迅《呐喊》《彷徨》的主题结构与思想蕴含 |
王晓初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6
|
《呐喊》《彷徨》的医学思维与诊治理路 |
黄健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7
|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彷徨》传记学解读 |
皇甫积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8
|
以沉思、探究的方式逗留于世界近旁——《呐喊》《彷徨》的文本间性及时间之思 |
叶继奋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9
|
鲁迅小说的古典读法:傅庚生论《呐喊》与《彷徨》 |
王鹏程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0
|
由“被吃”“吃人”到“自吃”--试析《彷徨》中鲁迅的自我投射 |
张丽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1
|
于细微处见精神——谈《呐喊》、《彷徨》中的物件细节 |
李志连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2
|
小说节奏的三维呈现与分层解析——基于《呐喊》《彷徨》的文本考察 |
袁劲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3
|
失去儿子的母亲──《呐喊》《彷徨》中的一组典型形象 |
李峰峰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4
|
空白的序文与暧昧的题辞——鲁迅的“《彷徨》叙事” |
邢程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5
|
论《呐喊》、《彷徨》的"审丑"话语 |
朱庆华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6
|
极简约而又极深广——《呐喊》《彷徨》的极简主义叙事特征 |
蒋雁虹
赵歌东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7
|
《呐喊》《彷徨》中封建思想舆论界人物形象的塑造 |
王富仁
|
《河北学刊》
|
1986 |
3
|
|
18
|
《呐喊》《彷徨》中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
王富仁
|
《鲁迅研究动态》
|
1985 |
3
|
|
19
|
双重主题的演变(上)——《呐喊》《彷徨》综论 |
薛毅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1 |
2
|
|
20
|
漫谈《彷徨》初版本封面画 |
李允经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