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实践问题的两个第11条——《形而上学》卷3第11条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11条钩沉 |
徐长福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2
|
智者与现代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四卷的思想史意蕴 |
庄振华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3
|
浅析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
任倩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6 |
0 |
|
4
|
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的发展(下) |
聂敏里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5
|
莱布尼茨论“最完美国家的道德世界”——从《形而上学序论》到《单子论》 |
王腾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1
|
|
6
|
一次不确定的语言历险——麦城的《形而上学的上游》 |
唐晓渡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7
|
旅游行为:有限理性与空间转换 |
李志飞
|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8
|
《杞人忧天》教学设计 |
蒋祖霞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9
|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对第一哲学的意义 |
张晓林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