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释《张衡传》中的一个难点
- 1
-
-
作者
钱文辉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96-96,共1页
-
文摘
张衡在东汉阳嘉元年所造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据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载述,它形似酒尊,外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何以要用“山龟鸟兽之形”来装饰?所用的“篆文”究竟是什么东西?这是需要弄清楚的两个问题。
-
关键词
《张衡传》
篆文
候风地动仪
鸟兽
地震方向
难点
卦辞
“象”
篆书
装饰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张衡传》中的“璇玑”
- 2
-
-
作者
高勇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82-82,共1页
-
文摘
“璇玑”一词出自《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在汉代后产生了两种不同看法:一主星象说,一主仪器说。前者如《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后者如孔安国说:“璇玑玉衡为正天之器,可运转”。肯定璇玑玉衡为仪器。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又以璇为玑,以玉为衡者,是为主者正天文之器也”;玑衡者,玑为转运,衡为横箫。
-
关键词
璇玑玉衡
《张衡传》
天文
星象
《史记·天官书》
孔安国
宾语前置
主者
北斗七星
测天仪器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关于《张衡传》一条注释的补充
- 3
-
-
作者
吴学良
-
机构
安徽石台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8-28,共1页
-
文摘
关于《张衡传》一条注释的补充安徽石台中学吴学良高中《语文》第六册,选编了范晔的《张衡传》。教材编者对文中的“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注解说:“上文说‘再迁为太史令’,这里又说‘再转复为太史令’,中间张衡还改任过别的什么官职,本传没有叙述。”课本注释是...
-
关键词
《张衡传》
太史令
指南车
记里鼓车
课本注释
《语文》
理解作品
泰山
中国历代
公元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张衡传》简说
- 4
-
-
作者
吴锦
-
机构
南京师范学院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79年第2期18-21,共4页
-
文摘
张衡(七八——三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张衡传》(节选)记述了这位科学家、文学家的生平事迹,全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二两段是第一部分,写张衡精勤不懈的治学精神和科学上的初步成就。第三段是第二部分。
-
关键词
《张衡传》
简说
浑天仪
候风地动仪
太史令
地震方向
太学生
科学家
园周率
临朝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后汉书选译》举疑
被引量:1
- 5
-
-
作者
何亚南
-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
文摘
《后汉书选译》举疑何亚南巴蜀书社1990年版《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是国家教委古籍整理“七·五”规划重点项目.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今后的今译工作,将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李国祥等先生的《后汉书选译》(下称《选译》)是这套丛书首批推出的二十五部译著之一.《...
-
关键词
《后汉书》
变文字义
《张衡传》
同义复词
吕氏春秋
“复”
“识”
《汉语大词典》
形容词
译文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后汉书》管见
- 6
-
-
作者
陶家康
-
机构
滁县一中
-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3期113-113,共1页
-
-
关键词
《后汉书》
无神论思想
范晔
《史记》
《张衡传》
佛教理论
《三国志》
光武帝
朴素唯物论
《神灭论》
-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机巧”试解
- 7
-
-
作者
陈斌
何世英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88-88,共1页
-
文摘
高中语文第三册《张衡传》中“衡善机巧”一句,课本将“机巧”注释为:“机械方面制造的巧妙。”依此注释,好些参考资料便译为:张衡擅长机械制造方面的巧妙。“擅长……巧妙”是说不通的。这里把“巧”字讲错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释为:“机巧,机械技术。巧,技巧。”此注极是。《说文解字》:“巧,技也。”《广韵》:“巧,能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巧,技也,技巧也。”《辞源》、《辞海》。
-
关键词
试解
《张衡传》
机械方面
机械制造
《说文解字注》
中国古代文学
高中语文
作品选
机械技术
段玉裁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读出来的文言病句
- 8
-
-
作者
孙贤统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0-22,共3页
-
文摘
所谓读出来的文言病句,其意有二:一是病句,即“违反用词造句规律或逻辑事理”(张涤华、胡裕树等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病句条);二是读出来的,即语本无病,语病仅由听觉感知。只要我们留心学生诵读,即使在基础较好的班级,也可能听出这样的病句。表现为读错句中小...
-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促织》
结构关系
现代汉语
《张衡传》
读出
语感能力
施动者
病句
双音词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