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京剧《张协状元》鬼神戏的结构功能 |
姚小鸥
卢翮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2
|
《张协状元》编于宋代说补证——以张协占卜为视角 |
杨秋红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3
|
南戏《张协状元》新论 |
徐振贵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4
|
南戏体例“输入”说质疑——以《张协状元》与《沙恭达罗》为例 |
郑传寅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5
|
《张协状元》写定于元代中期以后 |
梁会锡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0 |
12
|
|
6
|
从《张协状元》看宋人服饰与人物形象塑造 |
张彬
陈芳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7
|
中国戏曲剧本体制的雏形——论《张协状元》 |
洪欣
|
《艺术百家》
|
1987 |
1
|
|
8
|
对《<张协状元>写定于元代中期以后》一文的商榷 |
胡雪冈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9
|
试从宋元南戏中“婚变戏”的演变探讨“张协拒婚”问题 |
曾彦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3
|
|
10
|
宋金对峙时期南方文献中官话方言词考察 |
张海媚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1
|
从《赵贞女》到《琵琶记》 |
黄仕忠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6 |
8
|
|
12
|
试论北杂剧搬演形式 |
王诗昌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3
|
|
13
|
宋元南戏的兴起和发展 |
李修生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14
|
论宋元南戏的雅俗之变 |
庄克华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5
|
戏曲帮腔合唱的渊源与变迁 |
黄仕忠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6
|
南戏《小孙屠》成于明代考 |
王延龄
|
《江海学刊》
|
1984 |
1
|
|
17
|
“永嘉杂剧”三个曲牌的音乐分析与思考 |
宋艳艳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8
|
南曲钩沉(八) |
谯进华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9
|
论宋元戏剧的蜕变 |
翁敏华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