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对“双忠”故事的形塑
1
作者 刘宁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作为传诵千古的古文经典,对后世广泛流传的“双忠”故事产生重要影响。睢阳保卫战后,复杂的朝廷人事矛盾制约了南霁云英勇事迹的传播。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首次大力表彰南霁云“断指乞师”的悲壮,直指忠臣在官场...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作为传诵千古的古文经典,对后世广泛流传的“双忠”故事产生重要影响。睢阳保卫战后,复杂的朝廷人事矛盾制约了南霁云英勇事迹的传播。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首次大力表彰南霁云“断指乞师”的悲壮,直指忠臣在官场倾轧中的屈抑之痛,在后世赢得广泛共鸣。韩愈以道德主义的原则为张巡、许远辩诬,着力呈现忠臣面对道德困境的无奈与不得已,对明清时期戏曲小说“双忠”故事“杀妾烹僮”核心情节的书写,产生重要影响。《张中丞传后叙》对后世“双忠”故事的深刻影响,体现了古文经典进入民间的独特历程,显示了雅俗互动的复杂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 双忠 南霁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中丞传后叙》中人物的刻画艺术探讨
2
作者 宋小雨 《成才之路》 2013年第21期71-71,共1页
《张中丞传后叙》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为李翰的《张中丞传》补遗的一篇后叙,即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叙事中善于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从而使人物的性格极其鲜明突出。
关键词 《张中丞传后叙》 人物刻画 艺术手法 文学家 思想家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唐书》中的李翰传有误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灵山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1期94-94,共1页
《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读了李翰的《张巡中丞传》之后写的,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名作,几乎所有权威的古代文学选本都要收入它。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该文的“解题”中说:张巡死后,有人诬其... 《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读了李翰的《张巡中丞传》之后写的,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名作,几乎所有权威的古代文学选本都要收入它。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该文的“解题”中说:张巡死后,有人诬其降贼,李翰因撰《张巡传》上肃宗。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唐书》 《张中丞传后叙》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旧唐书》 《新唐书》 睢阳城 唐代宗 人所共知的事实 古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常用词语考释三例
4
作者 李先华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346-350,共5页
魏晋南北朝常用词语考释三例李先华这里所考词语,出现的时代不尽相同,但都是魏晋南北朝常用词语,在这一时期的文献中使用频率相当高,可是在解释这些词语时,一些较有影响的注译本、教材与辞书的说法似可商酌,说明这些词语在理解上... 魏晋南北朝常用词语考释三例李先华这里所考词语,出现的时代不尽相同,但都是魏晋南北朝常用词语,在这一时期的文献中使用频率相当高,可是在解释这些词语时,一些较有影响的注译本、教材与辞书的说法似可商酌,说明这些词语在理解上还有一定难度。这里提出来讨论,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词语考释 《世说新语》 《汉语大词典》 《三国志》 《汉语大字典》 《张中丞传后叙》 《古代汉语》 语气副词 望门投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霁云》阅读训练
5
作者 唐功杰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9年第10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张中丞传后叙》 河南节度使 细节描写 个性化 阅读训练 举例分析 人物语言 迅速离开 正面描写 “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汉语》(修订本)指暇
6
作者 汪正章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9-14,共6页
由北京大学郭饧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和田瑞娟等教授学者编著的《古代汉语》自1981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以后,广为传播,并于1987年评获“国家教委首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然而,编著者为精益求精而又于1990年作了进一步... 由北京大学郭饧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和田瑞娟等教授学者编著的《古代汉语》自1981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以后,广为传播,并于1987年评获“国家教委首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然而,编著者为精益求精而又于1990年作了进一步的修订、改写,并于1991年由“天津教育出版社”重新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修订本 古汉语语法 “之” 现代汉语语法 《张中丞传后叙》 前一分句 修辞手段 介词结构 《切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