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弗兰肯斯坦》的主题意蕴 |
李波
卢东民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2
|
一个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悲剧——科技异化视域下解读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
朱岩岩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3
|
论《弗兰肯斯坦》的伦理困境与道德恐惧 |
史育婷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4
|
再媒介化:数字媒介中的《弗兰肯斯坦》 |
都岚岚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5
|
《弗兰肯斯坦》小说与电影中的友谊书写 |
江颖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6
|
《弗兰肯斯坦》中女性作者叙事权威的建构 |
方永兰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7
|
《弗兰肯斯坦》中的劳动异化及其危害性 |
方亚中
张亚楠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8
|
论《白鲸》与《弗兰肯斯坦》的互文 |
郭海平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9
|
中西浪漫主义内在化的两种选择——以《庄子》和《弗兰肯斯坦》为例 |
金铖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0
|
欲壑难填的人类——从《弗兰肯斯坦》到《人兽杂交》 |
刘小云
黄艳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1
|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以《弗兰肯斯坦》和《搜神记》为例 |
李文静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2
|
拂拭历史的尘埃 重现艺术的光彩——试论哥特式小说的艺术特点、成就及影响 |
刘新明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