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反互陈 发人深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导引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慧敏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初中《语文》第五册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阅读方法 语文教学 教学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船山格物致知论中的实证精神
2
作者 冯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4,共8页
“格物致知”是儒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自宋代以来,“格物致知”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和传统知行观的理论基础。王船山认为:“格物”是博取世间万物的现象和数理,用历史和实践证验事理;“致知”是自虚静中获得智慧以明理,... “格物致知”是儒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自宋代以来,“格物致知”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和传统知行观的理论基础。王船山认为:“格物”是博取世间万物的现象和数理,用历史和实践证验事理;“致知”是自虚静中获得智慧以明理,通过深度思考而探索隐微的事理。对王船山格物致知论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度思考,即比较船山与朱熹思想的异同,分析王船山对方以智“质测之学”的吸收,探讨其对西学的态度,有助于挖掘王船山格物致知论中内蕴的实证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格物致知 实证 科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价值支撑与应有境界——从契约精神的视角看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咸瑜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3,共3页
契约精神自有着充分的存立理由与特定的生成机理。从当代中国现实看,契约精神所蕴涵的基本价值契合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内容与价值支撑力量。但是,契约精神既不能带来人的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真正和谐... 契约精神自有着充分的存立理由与特定的生成机理。从当代中国现实看,契约精神所蕴涵的基本价值契合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和谐社会建构的重要内容与价值支撑力量。但是,契约精神既不能带来人的真正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真正和谐社会的建构,也不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境界之价值根本依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精神 和谐社会 价值支撑 应有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4
作者 熊瑞琪 《村委主任》 2024年第6期118-120,共3页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是推动乡村社会进步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文章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探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作出更清晰的阐释,并根据实际...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是推动乡村社会进步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文章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探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作出更清晰的阐释,并根据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 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应有之义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格致”论看朱熹的科学理性精神
5
作者 张燕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0-54,共5页
朱熹的研究不仅集理学之大成,而且还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后者,学界较少有系统的评析。文章通过对朱熹理学体系之核心范畴——“格致”的内涵和价值进行重新厘定,揭示出科学理性精神与道德实践精神都是朱熹理学的... 朱熹的研究不仅集理学之大成,而且还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后者,学界较少有系统的评析。文章通过对朱熹理学体系之核心范畴——“格致”的内涵和价值进行重新厘定,揭示出科学理性精神与道德实践精神都是朱熹理学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格物致知 科学理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章、出版与讲真话
6
作者 傅岩山 《出版科学》 1996年第3期54-54,共1页
真话还是要说的。文章之道,要在一个真。情的真,理的真,事的真,均是题中应有之义。试想一人独坐斗室,享用无边的宁静与安详,却致力于编造一篇篇骗人的谎话,投之社会,广为散发。且不说编辑审出文中之假的不安,自己为文时的别扭,偶然发出... 真话还是要说的。文章之道,要在一个真。情的真,理的真,事的真,均是题中应有之义。试想一人独坐斗室,享用无边的宁静与安详,却致力于编造一篇篇骗人的谎话,投之社会,广为散发。且不说编辑审出文中之假的不安,自己为文时的别扭,偶然发出为明眼人看破时的鄙夷,天长日久还会留下不佳的名声。从多数报刊的文章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真话 人民大会 首发式 文章之道 《生活》周刊 三审制 出版人 《编辑之友》 精神文明 应有之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