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子·齐物论》篇羼杂文字辨
1
作者 王锺陵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26,共7页
本文以为“夫道未始有封”及“故昔者尧问于舜”二节,乃《庄子》书外篇之羼入于《齐物论》者。对“夫道未始有封”一节,曾有庄学家认为其应属外篇,但论之不详、不深;而对于“故昔者尧问于舜”一节,则未有庄学家疑其非《齐物论》文也。... 本文以为“夫道未始有封”及“故昔者尧问于舜”二节,乃《庄子》书外篇之羼入于《齐物论》者。对“夫道未始有封”一节,曾有庄学家认为其应属外篇,但论之不详、不深;而对于“故昔者尧问于舜”一节,则未有庄学家疑其非《齐物论》文也。本文从语体风格的辩析上,从对文本的细致解读,以及上下文在意旨及语调的衔接这样三个方面,论证了上述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齐物论》 语体风格 文字训释 《内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齐物论》主旨新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左国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125-129,共5页
学界所言《齐物论》是表达大小、是非、生死、贵贱、彼我混同为一没有分别的思想,这个认识是不准确的。《齐物论》实际是说万事万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是不能判断和确定的,世上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和固定不变的标准,不能用某一个标准去... 学界所言《齐物论》是表达大小、是非、生死、贵贱、彼我混同为一没有分别的思想,这个认识是不准确的。《齐物论》实际是说万事万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是不能判断和确定的,世上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和固定不变的标准,不能用某一个标准去要求和规范万事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齐物论》 物本意 “万物一”思想 价值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庄子的“无用之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珠 《学术界》 CSSCI 1998年第4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无用之用 《庄子·齐物论》 功名利禄 人生自由 《庄子·逍遥游》 寓言故事 人间世 《庄子 人生哲学 精神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诗歌中的“风”意象 被引量:5
4
作者 梁德林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风是流动的空气,这个道理古代中国人早就意识到了。《庄子·齐物论》说:“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然而,古人对风依然怀着一种神秘感,认为它“纤微无所不入,广大无所不充。经营八荒之处,宛转毫毛之中。察本莫见其始,揆末莫睹其终…... 风是流动的空气,这个道理古代中国人早就意识到了。《庄子·齐物论》说:“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然而,古人对风依然怀着一种神秘感,认为它“纤微无所不入,广大无所不充。经营八荒之处,宛转毫毛之中。察本莫见其始,揆末莫睹其终……抟之不可得,系之不可留”。甚至称它“详乾坤之至德,莫风气之独尊。配无形于大象,化万物于氛氲。释疑润于黄壤,降霈泽于苍元”,对人类功莫大焉。因此,古人很崇拜风。传说伏羲氏、女娲氏都以风为姓,黄帝有风后为相,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四国都姓风。古代的“风水术”就是因选择住宅和墓葬要观“风”、“水”而得名:“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歌 古代中国人 意象 《庄子·齐物论》 古诗十九首 自然现象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古代诗人 大块噫气 “秋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郝氏印箴言款考释──《易·损》“■忿窒欲”新证 被引量:3
5
作者 董珊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新证 《损》 箴言 “已” 六十四卦 《春秋》笔法 《庄子·齐物论》 并列复合词 《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庄音乐美学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毓任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86-90,共5页
孔、庄的音乐美学思想蕴含着不同的审美旨趣。孔子的“乐”,是尚有原始歌舞的痕迹并被赋予新的文化阐释的“人籁’。庄子的“乐”,是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或“天乐”。以审美为本源,复以审美为归宿,是庄子音乐美学与孔子视音... 孔、庄的音乐美学思想蕴含着不同的审美旨趣。孔子的“乐”,是尚有原始歌舞的痕迹并被赋予新的文化阐释的“人籁’。庄子的“乐”,是宇宙自然自我创造的“天籁”或“天乐”。以审美为本源,复以审美为归宿,是庄子音乐美学与孔子视音乐为教化途径迥然异趣之所在。理性精神与浪漫情怀,是孔、庄音乐美学思想的又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学思想 《庄子·齐物论》 孔子 理性精神 “乐” 浪漫情怀 理性主义 音乐形式 文化阐释 天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弃疾词“掉书袋”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银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79-82,共4页
辛弃疾词“掉书袋”辨张银升我国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写词六百多首,酣畅淋漓地抒发他的抗金之志及其披投闲置散、老不得申的愤感心情。他在词中多用典故,所以几百年来人们在称赞他“大声鞑,小声铿,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南来... 辛弃疾词“掉书袋”辨张银升我国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写词六百多首,酣畅淋漓地抒发他的抗金之志及其披投闲置散、老不得申的愤感心情。他在词中多用典故,所以几百年来人们在称赞他“大声鞑,小声铿,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南来刘克庄语)的同时,已不无遗憾地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词 《庄子 《永遇乐》 历史典故 《贺新郎》词 岳珂 艺术特色 《庄子·齐物论》 刘义隆 《辛弃疾评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诗无古今 唯造平淡难——平淡自然诗风美学理想探微
8
作者 雷淑娟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81-83,共3页
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发达的文体,诗学理论在古代文论中也居主体地位,而诗学风格学又是这个主体中的主体。围绕着诗歌体裁建立起来的风格学理论,内容十分丰富。研习这部分理论,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平淡自然的诗风不独作为... 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发达的文体,诗学理论在古代文论中也居主体地位,而诗学风格学又是这个主体中的主体。围绕着诗歌体裁建立起来的风格学理论,内容十分丰富。研习这部分理论,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平淡自然的诗风不独作为一种表现风格,甚至升华为一种美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淡自然 美学理想 温柔敦厚 艺术辩证法 诗风 美学原则 风格学 以故为新 《庄子·齐物论》 理论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道家的审美理想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恩彬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82-89,共8页
“自然”─—道家的审美理想朱恩彬“贵自然”是中国传统的美学理想和审美标准。溯其源头可归之于老庄哲学。随着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遍及古代各种艺术类型,如诗歌、小说、戏曲、绘画等等。因此,探索它,解剖它... “自然”─—道家的审美理想朱恩彬“贵自然”是中国传统的美学理想和审美标准。溯其源头可归之于老庄哲学。随着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遍及古代各种艺术类型,如诗歌、小说、戏曲、绘画等等。因此,探索它,解剖它,对理解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自然” 《庄子·齐物论》 《老子》 审美理想 以天合天 人的自然本性 儒家 回归自然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今译与图书质量
10
作者 汪鹏生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54-54,共1页
古文今译与图书质量汪鹏生近几年来,在出版界,由于受传统文化热的影响,图书市场上古文今译的图书蜂拥而出,文白对照的《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人《容斋随笔》等一次又一次地被不同的出版社以各种不同的包装形式推... 古文今译与图书质量汪鹏生近几年来,在出版界,由于受传统文化热的影响,图书市场上古文今译的图书蜂拥而出,文白对照的《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人《容斋随笔》等一次又一次地被不同的出版社以各种不同的包装形式推向市场,甚至连煌煌数百万言的《二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今译 古今字 图书质量 图书市场 中国古代 《说文解字》 《庄子·齐物论》 古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二十二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
11
作者 吴妙琪 《商业研究》 1981年第4期36-36,共1页
成语“朝三暮四”(见《庄子·齐物论》),说古宋国有个好养猴子的人,人称狙公,能懂猴芋即狙的心意。后来他贫困了,“将限其食”,就对猴子说:早上吃三个橡实,晚上四个,够了吧?猴子听后都生气了。他又说:那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怎么样?... 成语“朝三暮四”(见《庄子·齐物论》),说古宋国有个好养猴子的人,人称狙公,能懂猴芋即狙的心意。后来他贫困了,“将限其食”,就对猴子说:早上吃三个橡实,晚上四个,够了吧?猴子听后都生气了。他又说:那早上四个,晚上三个,怎么样?“众狙伏而喜”。对这个故事,传统的解释是“狙公”以诈术欺人,言外之意猴子被愚弄了,是傻瓜。这好象无人怀疑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齐物论》 猴子 成语 橡实 商业教育 听后 心意 宋国 客观规律 教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