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子·内篇》“VP_(1)而VP_(2)”“NP之VP”结构研究
1
作者 黄昌杰 《现代语文》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连词“而”是一个高频虚词,当它连接两个动词性词语VP_(1)、VP_(2)时,用法较为复杂。根据两个VP之间的句法语义关系,《庄子·内篇》中的“VP_(1)而VP_(2)”结构可以分析为四种类型:连谓、偏正、联合、紧缩。“NP之VP”结构在《内篇... 连词“而”是一个高频虚词,当它连接两个动词性词语VP_(1)、VP_(2)时,用法较为复杂。根据两个VP之间的句法语义关系,《庄子·内篇》中的“VP_(1)而VP_(2)”结构可以分析为四种类型:连谓、偏正、联合、紧缩。“NP之VP”结构在《内篇》中的出现频率也比较高。结构助词“之”置于主谓结构“NP+VP”中间,形成体词性偏正结构“NP之VP”,相当于现代汉语“NP的VP”。该结构在句法上只能分布于主、宾位;在语义上不具有独立性,是谓语核心动词的论元成分;在语用上具有指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VP_(1)而VP_(2)” “NP之VP” 连词 “而” 结构助词 “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内篇》寓言中的特殊对话形式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莹 云运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43-45,共3页
对话是《庄子.内篇》寓言所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与其他诸子散文、史传散文相比,《庄子》对话形式独具特色,表现在:对话主体的多样与对置;对话情景的预设与虚拟;对话答语的后应与无言;庄惠对话的史实与多元四个方面。在这种特殊对话形... 对话是《庄子.内篇》寓言所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与其他诸子散文、史传散文相比,《庄子》对话形式独具特色,表现在:对话主体的多样与对置;对话情景的预设与虚拟;对话答语的后应与无言;庄惠对话的史实与多元四个方面。在这种特殊对话形式背后蕴含着高妙的对话效果和深刻的思想意蕴,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寓言 对话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内篇》的篇名与卮言
3
作者 陈雪雁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64-68,共5页
《庄子·内篇》名篇方式非常独特,三字题突破了线性结构的意义稳定性,实现了立体结构的意义流变性。断读方式的多样性与意义侧重点的多变性显现了意义结构的立体性和多层性。《庄子》解读因此歧见纷呈,然而歧见并不意味言说的矛盾,... 《庄子·内篇》名篇方式非常独特,三字题突破了线性结构的意义稳定性,实现了立体结构的意义流变性。断读方式的多样性与意义侧重点的多变性显现了意义结构的立体性和多层性。《庄子》解读因此歧见纷呈,然而歧见并不意味言说的矛盾,反而昭示意义自身的多重性。歧见以多层意见叠加的方式指向《庄子》本义。《庄子·内篇》这种独特的结构和意义关系,正是《庄子》特有的"卮言"式言说方式的体现,也是庄子语用观的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篇名 三字题 卮言 歧见 语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内篇》中的心理弹性思想探究
4
作者 杜瑞霞 宋艳峰 +1 位作者 郭丽娜 梁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4期71-74,共4页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主要反映了庄子在哲学、艺术、养生学、文学等方面的思想。《庄子》包括内篇、外篇和杂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思想的核心。大量研究表明,《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主要反映了庄子在哲学、艺术、养生学、文学等方面的思想。《庄子》包括内篇、外篇和杂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思想的核心。大量研究表明,《庄子》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如任增辉[1]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庄子·内篇》中蕴含的心理学思想,认为《庄子·内篇》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自性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 思想探究 《庄子·内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内篇》复音词中新词新义探析
5
作者 刘国军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3-37,共5页
专书词汇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庄子·内篇》复音词中的新词新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面貌及其以"道"为特征的新词语场,并探讨了其中的隐喻词、转喻词及它们与复音词形成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 《庄子·内篇》 复音词 新词 隐喻 转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内篇》中的人文思想
6
作者 金红 《今古文创》 2021年第45期62-64,共3页
《庄子·内篇》集中反映了庄子的思想。庄子继承老子,以“道”为其思想基石,创建了具有丰富内容的人文思想体系:一、超越自我,升华人生;二、以道论物,追求真理;三、追求审美人生,实现与自我的和谐;四、不慕虚名,实现与他人的和谐;... 《庄子·内篇》集中反映了庄子的思想。庄子继承老子,以“道”为其思想基石,创建了具有丰富内容的人文思想体系:一、超越自我,升华人生;二、以道论物,追求真理;三、追求审美人生,实现与自我的和谐;四、不慕虚名,实现与他人的和谐;五、冲破肉体限制,关注精神价值。这些人文思想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人文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内篇》政治思想的艺术性表达——兼评《庄子·内篇》政治思想研究之失
7
作者 杨欢 《艺术广角》 2020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当前对《庄子·内篇》政治思想的研究,主要围绕内篇中的一章或几章展开,内篇的政治思想主要被解读为疏离现实的隐世情怀和混同是非的相对主义,重在说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和纠葛。毋庸置疑的是,《庄子·内篇》政治思想的生发... 当前对《庄子·内篇》政治思想的研究,主要围绕内篇中的一章或几章展开,内篇的政治思想主要被解读为疏离现实的隐世情怀和混同是非的相对主义,重在说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和纠葛。毋庸置疑的是,《庄子·内篇》政治思想的生发点,是庄子生存的社会现实。面对那样一个天下大乱的残酷社会,庄子不可能不具有忧患意识。事实上,庄子对其所经历的时代有着十分深刻的洞察,并且对个体的生命有着极其深切而又痛苦的体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篇 《庄子·内篇》 艺术性表达 忧患意识 疏离现实 相对主义 庄子 理想与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庄子·内篇》“之”的用法
8
作者 党永丽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8期76-77,共2页
"之"在《庄子·内篇》中频繁出现,所表达的作用与意义变化多端,是我们理解语句的难点之一,对"之"的正确把握有助于正确理解《庄子·内篇》的语言及思想。本文对《庄子·内篇》中所出现的"之"... "之"在《庄子·内篇》中频繁出现,所表达的作用与意义变化多端,是我们理解语句的难点之一,对"之"的正确把握有助于正确理解《庄子·内篇》的语言及思想。本文对《庄子·内篇》中所出现的"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通过举例和比较分析,初步探讨了《庄子·内篇》中"之"的基本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内篇〉联绵词的单音节化》商兑
9
作者 安婕 《现代语文》 2019年第4期21-24,共4页
联绵词的单音节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单音节化的检验标准是必须确保单音节化后的词义在联绵词之前没有出现或者与单音节本身的词义没有直接引申关系。依此考察《〈庄子·内篇〉联绵词的单音节化》中的单音词,就会发现很多单音... 联绵词的单音节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单音节化的检验标准是必须确保单音节化后的词义在联绵词之前没有出现或者与单音节本身的词义没有直接引申关系。依此考察《〈庄子·内篇〉联绵词的单音节化》中的单音词,就会发现很多单音词的意义并非由联绵词单音节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内篇》 联绵词 单音节化 词义发展 商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