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9
1
作者 傅合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4-98,共5页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是一部在中国书法美学史上极有理论特色的著作。他以倡变、求新为价值取向,尊碑抑帖,反对书法中的保守、僵化倾向;以性情自由为表现心态,批评唐人及帖学中的以理抑情、以工巧害意,弱化艺术表现力的弊端;以...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是一部在中国书法美学史上极有理论特色的著作。他以倡变、求新为价值取向,尊碑抑帖,反对书法中的保守、僵化倾向;以性情自由为表现心态,批评唐人及帖学中的以理抑情、以工巧害意,弱化艺术表现力的弊端;以粗拙、雄强、具有崇高意识特征的书法风格,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卑视帖学纤柔、和婉、甜俗、靡弱的艺术风尚。康有为的书法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 书法艺术 艺术审美理想 价值取向 书法美学思想 帖学 中国书法 郑板桥 书法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启示录——对当代书法创新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靳继君 张繁文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9-230,共2页
一、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现实意义 当翻开中国书法史,康有为的名字也是赫然醒目。他在书学上的变法思想是亘古未有的,其变法思想在《广艺舟双楫》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它的问世奏响了清代“碑学中兴”的最强音,直接导致了晚清书... 一、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现实意义 当翻开中国书法史,康有为的名字也是赫然醒目。他在书学上的变法思想是亘古未有的,其变法思想在《广艺舟双楫》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它的问世奏响了清代“碑学中兴”的最强音,直接导致了晚清书学的革命。该文高举“尊碑”大旗,倾注了变革与创新的精神,为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思想支持。虽然文论中有“主观”的倾向,但终不能“夺其所守”,使其书法观念和创作更见个性,更见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艺舟双楫》 康有为 书法创新 启示录 变法思想 中国书法史 变革与创新 书法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宕潇洒出新致
3
作者 萧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4-345,共2页
19世纪的晚清书坛上,阮元的《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及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都力推碑学,所谓“尊碑卑唐”,使碑学赡极一时。今天,碑帖之争早已不在,唐楷的庄严大度、魏碑的天真朴质,形成楷法中的“二美”.都是我们... 19世纪的晚清书坛上,阮元的《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及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都力推碑学,所谓“尊碑卑唐”,使碑学赡极一时。今天,碑帖之争早已不在,唐楷的庄严大度、魏碑的天真朴质,形成楷法中的“二美”.都是我们学习、汲取的对象。书法家李啸尝试将“二美”兼收并蓄。创造了一种新的属于他的审美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艺舟双楫》 潇洒 19世纪 兼收并蓄 审美范式 康有为 包世臣 书法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康有为书论的“法古”思想 被引量:6
4
作者 郑祥玉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5期77-80,共4页
清末康有为书论的“法古”思想郑祥玉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字广厦,又字长素,号更生,清末维新派首领,古文学家,书法理论家。康氏在书学方面,写出了《广艺舟双楫》,提出了系统的书学理论。这里拟就康氏书论中的... 清末康有为书论的“法古”思想郑祥玉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字广厦,又字长素,号更生,清末维新派首领,古文学家,书法理论家。康氏在书学方面,写出了《广艺舟双楫》,提出了系统的书学理论。这里拟就康氏书论中的法古思想做一探讨。康有为早年对楷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 书法艺术 碑学理论 自然观 书学理论 创新精神 书论 帖学 《石门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说“拨镫”
5
作者 马恒君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8-38,共1页
说说“拨镫”□马恒君书法界传述执笔技巧,有一种很有名的拨镫法,据说是传自锺王,实际上可能更为古老。但“拨镫”究竟是怎样一种方法,却讲得一塌糊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论“执笔”一节里说:“林韫传卢肇拨镫法,亦云以笔管... 说说“拨镫”□马恒君书法界传述执笔技巧,有一种很有名的拨镫法,据说是传自锺王,实际上可能更为古老。但“拨镫”究竟是怎样一种方法,却讲得一塌糊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论“执笔”一节里说:“林韫传卢肇拨镫法,亦云以笔管著中指尖,令圆活易转运,其法与今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艺舟双楫》 石家庄市 现代汉语 执笔方法 望文生训 康有为 《说文》 并无二致 得要领 书法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