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入寻常百姓家:以《广东新语》为中心的花卉与时间感
1
作者 包艳杰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2,共9页
花卉是自然环境中季相变化最为丰富和显著的植物,藉由花卉产生的时间感知是维系人们对生存空间产生集体认同的关键。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关于花卉的文本书写集中反映明清时期岭南农民和文人的花卉时间感,不同群体的生境差异产生时间... 花卉是自然环境中季相变化最为丰富和显著的植物,藉由花卉产生的时间感知是维系人们对生存空间产生集体认同的关键。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关于花卉的文本书写集中反映明清时期岭南农民和文人的花卉时间感,不同群体的生境差异产生时间感分化,农民的时间感是基于物质生活的周期性感知,追求循环中的安稳,而文人的感知则凝聚历史文化传承,表达一种更为积极且不断发展着的永恒感。但是,两者的时间感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上达成一致,这是岭南文化乃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在这一点上,《广东新语》中呈现出群体分异化时间感区别于赫茨菲尔德(Michael Herzfeld)提出的“社会时间”和“纪念碑时间”二元论理论框架。这种以自然为中介的时间统合模式,是反思赫茨菲尔德理论的西方中心局限重要的跨文化参照系,也为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突破西方园林几何透视原则局限的历史底蕴和美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候 时间感 《广东新语》 屈大均 赫茨菲尔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新语》成书时间考辨 被引量:8
2
作者 南炳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5,共2页
明清之际人屈大均著有《广东新语》一书,其成书年代史无明文,近人有推测为康熙十七年者。此说实不准确。该书卷28《怪语》部分,记有康熙十九年发生的事情。可见其成书的时间应不早于康熙十九年。
关键词 屈大均 《广东新语》 成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大均《广东新语》的诗性精神与文化寄托 被引量:3
3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7-162,共6页
生活于明清交替、政治动荡之际的岭南人屈大均穷二十年精力于晚年完成的《广东新语》,不仅是一部关于广东文化风俗名物的空前、全面、详实的百科全书式著作,而且表现出浓重的诗性精神和文化寄托。诗性精神使该书获得了鲜明的个性色彩,... 生活于明清交替、政治动荡之际的岭南人屈大均穷二十年精力于晚年完成的《广东新语》,不仅是一部关于广东文化风俗名物的空前、全面、详实的百科全书式著作,而且表现出浓重的诗性精神和文化寄托。诗性精神使该书获得了鲜明的个性色彩,成为作者个人心灵史的一部分;文化寄托则使该书获得了浓郁的世变感慨和时代印记。二者的互补与融通、相生与辉映,共同造就了《广东新语》独特的人文意蕴和学术价值,从而使之获得了不可替代的文化史价值,成为岭南历代史志著作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广东新语》 诗性精神 文化寄托 明清之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屈大均《广东新语》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默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5期83-89,共7页
读屈大均《广东新语》李默《广东新语》,从《天语》至《怪语》共二十八卷,成书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刻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是屈大均生平五种得意之作《屈沱五书》中的一种。屈大均精熟广东地方文献,并遍游各地... 读屈大均《广东新语》李默《广东新语》,从《天语》至《怪语》共二十八卷,成书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刻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是屈大均生平五种得意之作《屈沱五书》中的一种。屈大均精熟广东地方文献,并遍游各地,随行随记,证以书史。他曾参加《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新语》 屈大均 《广东通志》 珠玑巷 香港分局 广州 珠江三角 方言区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 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广东新语》中两篇非屈大均写的文章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6-99,111,共5页
《广东新语》的作者是屈大均。但该书中的端州山水章却标明是何所撰述,端溪砚石章则标明是高兆所撰述。无论从题目名称抑或从具体内容来看,此两章与全书的撰述体例及与屈大均谋篇设目的宗旨不相吻合。经分析可知,此两章文字原非《广... 《广东新语》的作者是屈大均。但该书中的端州山水章却标明是何所撰述,端溪砚石章则标明是高兆所撰述。无论从题目名称抑或从具体内容来看,此两章与全书的撰述体例及与屈大均谋篇设目的宗旨不相吻合。经分析可知,此两章文字原非《广东新语》所有,是屈大均受某些特殊原因所驱使或出于某种考虑,才将它们加插到《广东新语》中去的,添加时间是在康熙二十六年之后。由于此两章文字的撰写时间及其被收入《广东新语》中去的时间皆可考,故凭此能说明《广东新语》在康熙二十六年时已经刊刻成书的说法欠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新语》 屈大均 何磻 高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新语》的成书年代与十三行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立人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1期60-63,共4页
“十三行”之名,始见于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及其中引用的《广州竹枝词》.因此,考订《广东新语》的成书时间,有助于解决“十三行始于何时”这个悬案.彭泽益先生将十三行始起的时间定为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左右或稍后,但未说明依据,看... “十三行”之名,始见于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及其中引用的《广州竹枝词》.因此,考订《广东新语》的成书时间,有助于解决“十三行始于何时”这个悬案.彭泽益先生将十三行始起的时间定为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左右或稍后,但未说明依据,看来是受了朱希祖的影响.但朱说本属臆测,并无确据而不足采信.幸而屈大均在其著述中,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新语》 十三行 屈大均 成书年代 澳门 广州外贸 竹枝词 黄埔 彭泽 海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新语》成书年期再探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建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3期79-83,共5页
《广东新语》的成书年代,汪宗衍先生撰《屈翁山先生年谱》认为是在康熙十七年,赵立人先生《广东新语〉的成书年代与十三行》一文与汪著说法大致相同,认为是在康熙十六年下半年或康熙十七年.赵先生还认为,朱希祖提出的《新语》成书在康... 《广东新语》的成书年代,汪宗衍先生撰《屈翁山先生年谱》认为是在康熙十七年,赵立人先生《广东新语〉的成书年代与十三行》一文与汪著说法大致相同,认为是在康熙十六年下半年或康熙十七年.赵先生还认为,朱希祖提出的《新语》成书在康熙二十六年左右或稍后的说法,“本属臆测,并无确据而不足采信”.对于汪宗衍先生的说法,笔者曾在《〈广东新语〉何年成书》一文中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康熙十七年以后屈大均仍在继续写作《新语》,直到《广东新语》刻书工竣的康熙二十六年仍有写作,其年即是书成书年代.赵先生否定朱希祖的说法,笔者以为不然.朱希祖为近代著名学者,著有《屈大均传》,看来他对屈大均有一定研究,所说必有所据,只是未作深论而已.兹将笔者对赵文的不同看法陈述如次,请赵先生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新语》 屈大均 永安县 再探 成书年代 语》 十七年 朱希祖 年谱 翁山诗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广东新语》看广东古林业生态及建国后的建设 被引量:2
8
作者 匡达人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4-208,218,共6页
关键词 《广东新语》 广东 古林业 生态建设 建国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广东的制糖业 被引量:11
9
作者 洗剑民 谭棣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4期91-97,共7页
明清时期广东的制糖业洗剑民,谭棣华明清时期广东制糖业是重要的手工业,它与冶铁业、纺织业构成了广东手工业的三大支柱。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广东糖业得天独厚,粤糖与闽糖产量并居全国之首。于是制糖成为龙头手工业,带动了其它行业... 明清时期广东的制糖业洗剑民,谭棣华明清时期广东制糖业是重要的手工业,它与冶铁业、纺织业构成了广东手工业的三大支柱。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广东糖业得天独厚,粤糖与闽糖产量并居全国之首。于是制糖成为龙头手工业,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糖业的兴旺,改变着农村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制糖业 甘蔗种植 《天工开物》 广东地区 《广东新语》 宋应星 资本主义萌芽 珠江三角 蔗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广东农业的飞跃发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祖缘 《广东社会科学》 1985年第4期27-32,共6页
宋元时期,广东的农业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历史跨进明代,广东的农业出现了腾飞,和江浙一起.走在全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前头.有明一代,广东农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农田水利的大量兴修;耕地面积的大量增加;耕作技术的改进和耕作制度的发展.... 宋元时期,广东的农业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历史跨进明代,广东的农业出现了腾飞,和江浙一起.走在全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前头.有明一代,广东农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农田水利的大量兴修;耕地面积的大量增加;耕作技术的改进和耕作制度的发展.而集中到一点则是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农业 飞跃发展 《广东通志》 水车 耕作技术 堤围 珠江三角洲 《广东新语》 山地丘陵地区 嘉靖年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前期广东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守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62-68,共7页
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于工业,只是到后来才使农业从属于自己.”考察明清时期的农业,有助于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由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加之“资本主义之渗入农业………其形式是非常... 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于工业,只是到后来才使农业从属于自己.”考察明清时期的农业,有助于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由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加之“资本主义之渗入农业………其形式是非常繁多的”,因此,对明清时期我国各类典型地区农业经济的具体探讨,将有助于这一研究的深入.基于这一想法,本文试对鸦片战争前广东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商业 清代前期 《广东新语》 园艺作物 雇工剥削 《广东通志》 广东农业 县志 道光 刑科题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明中期广东黄肖养的起义及其特点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美玲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黄肖养领导的广东地区农民起义,是明中期一次规模颇大而且富有地方性特征的农民起义.《明史·于谦传》曾把“福建邓茂七、浙江叶宗留、广东黄肖养,各拥众僭号”看成是统治者的大患.但史学界对黄肖养起义的论述并不多,比不上对同时... 黄肖养领导的广东地区农民起义,是明中期一次规模颇大而且富有地方性特征的农民起义.《明史·于谦传》曾把“福建邓茂七、浙江叶宗留、广东黄肖养,各拥众僭号”看成是统治者的大患.但史学界对黄肖养起义的论述并不多,比不上对同时期的叶宗留、邓茂七和刘六、刘七起义等的研究.其实,由于黄肖养起义发生在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的珠江三角洲,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实在有进一步研讨之必要.本文试对黄肖养起义作些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起义 明中期 起义军 前事 广州 广东地区 县志 《广东新语》 资本主义萌芽 地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举行纪念屈大均逝世二百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云 《广东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72-72,共1页
最近,《屈大均全集》编委会、广州诗社和番禺文化局联合召开纪念屈大均逝世二百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屈大均的爱国思想、哲学思想、诗词和书法艺术等课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与会代表认为,届大均不仅是明末清初... 最近,《屈大均全集》编委会、广州诗社和番禺文化局联合召开纪念屈大均逝世二百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屈大均的爱国思想、哲学思想、诗词和书法艺术等课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与会代表认为,届大均不仅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届大均的爱国思想主要表现在关心祖国安危,主张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压迫和外国侵略等方面.面对清初清廷的民族压迫政策和清兵屠城的惨状,屈大均表示誓不屈服,并在其著作中抒发其内心的愤慨,记述了人民的疾苦,歌颂了不屈的民族气节.早在1688年,屈大均就亲自到澳门实地观察了解,深感祖国的独立主权受到侵犯,对澳门可能被西方殖民主义者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而深感忧虑.屈大均是历史上较早提出防止外国侵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九十周年 行纪 学术讨论会 民族压迫 《屈大均全集》 爱国思想 《广东新语》 诗社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广东农业商品性生产的迅猛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祖缘 《广东社会科学》 1986年第3期73-80,共8页
明代,广东农业商品性生产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跨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本文探讨明代广东农业商品性生产的迅猛发展,在于揭示它给明代广东社会带来的明显变化,明了商品经济在当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商品性生产 广东农业 墟市 增城 龙眼 《广东新语》 迅猛发展 广州 琼州 农业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清初广东的民族思想和实学学风
15
作者 陈启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86-90,共5页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其缔造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当其处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存在阶级压迫,也存在民族压迫,因此引起了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甚至为了争夺国家统治权...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其缔造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当其处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存在阶级压迫,也存在民族压迫,因此引起了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甚至为了争夺国家统治权而导致国内民族战争.历史上这些民族矛盾冲突和武装对抗,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民族关系恶化,对各族人民来说都是不幸的事件.明末清初,就是出现民族不幸事件比较突出的一个时期.为了争夺全国统治权,明、清两个封建王朝和农民起义军之间,交错地展开军事对抗.其结果是:满族贵族建立的清王朝,镇压了农民起义,取得了中央政权;随即扫荡南明势力,消灭农民军余部,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清朝统治者在征服战争的过程中,对于敢于反抗的汉族军民,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勒令汉族人民剃发易服,肆行圈地,颁布逃人、投充等法令,推行了一系列民族高压政策,使广大汉族人民蒙受屈辱和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思想 屈大均 学风 《广东新语》 经世实学 汉族人民 抗清 反清 遗民 廖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人文图说之一○○——新会葵业
16
作者 王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据测定。新会护龙围葵林的树龄达130—151)岁。事实上蒲葵盛产于新会,有1600多年历史,与此相伴而有葵业的繁兴,《广东新语》、《新会县志》载:“始于魏晋,盛兴明代”。
关键词 人文 岭南 《广东新语》 会县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恩平的风筝
17
作者 郑树荣 《体育文化导刊》 1986年第4期18-18,共1页
《体育文史》1985年第4期上刊登王赛时同志《风筝名称辩误》一文,认为风筝是乐器而不是纸鸢。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接着,《体育文史》1986年第1期又发表旷文楠同志的《唐人风筝诗与风筝》,指出王文的错误。
关键词 风筝 文史 体育 《广东新语》 乐器 弓弦 琼州 天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大均及其史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关汉华 冼剑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65-73,共9页
屈大均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其史著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他的史学著述甚丰,其中《皇明四朝成仁录》与《广东新语》乃代表作。前者记叙抗清殉难志士事迹,成为后人研究南明史的重要典籍;后者记叙广东之天文地理、经济物产与历史沿革等... 屈大均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其史著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他的史学著述甚丰,其中《皇明四朝成仁录》与《广东新语》乃代表作。前者记叙抗清殉难志士事迹,成为后人研究南明史的重要典籍;后者记叙广东之天文地理、经济物产与历史沿革等,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地方社会经济史著。屈氏史著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史学思想:其一,屈氏历史观实源于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其二,立足现实、面向当代、弘扬民族大义,是屈氏著史的准则;其三,经世致用,着眼于国计民生;其四,辩证地看待局部与全局,注重区域史研究;其五,以诗为史,诗史并举,相得益彰。屈氏史著具有“摭实”与“警世”两大特点,前者乃史学本质,后者是史学的基本功能,屈氏在这两方面的运用都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大均 史学 《皇明四朝成仁录》 《广东新语》 经世致用 “摭实”与“警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古代食俗之特点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道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9-63,共5页
任何一个地区的饮食,必与该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物产特点密不可分,也与当地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习俗和民族心理等因素有关,从而形成不同于其它地区的食俗特征。把握这些特征,可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各地民众的饮食生活... 任何一个地区的饮食,必与该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物产特点密不可分,也与当地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习俗和民族心理等因素有关,从而形成不同于其它地区的食俗特征。把握这些特征,可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各地民众的饮食生活情况,也可使我们窥视到其中所蕴含的一定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某些特质,从而加深我们对该地区文化的认识。本文对岭南古代饮食习俗特点的粑疏,祈望能对当今风味独特、饮誉四方的粤菜的历史渊源的了解、对岭南饮食习俗和岭南文化的认识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俗 岭南地区 特点探析 岭南人 饮食习俗 《广东新语》 桂海虞衡志 岭南文化 《岭外代答》 米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荔枝的起源和栽培发展史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桂环 《古今农业》 2001年第3期71-78,共8页
一、荔枝的分布和栽培历史 无患子科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是具有我国华南特色的美味水果,也是热带珍贵果树之一。这种水果在世界其他地方栽培甚少,只有我国才有大量的商品栽培。其中广东栽培最多,具有的荔枝品种也较多,达 67个。著... 一、荔枝的分布和栽培历史 无患子科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是具有我国华南特色的美味水果,也是热带珍贵果树之一。这种水果在世界其他地方栽培甚少,只有我国才有大量的商品栽培。其中广东栽培最多,具有的荔枝品种也较多,达 67个。著名的有糯米糍、桂味、妃子笑以及名优品种增城挂绿、五华蕉核荔枝和花县蕉核淮枝等。正常年产量在七八万吨,1990年产量为 9.73万吨。福建栽培规模仅次于广东,有 40个荔枝品种,主要有乌叶、兰竹、陈紫、下番枝、宋家香、绿荷苞和元红等。广西也是我国荔枝的重要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栽培 《荔枝谱》 《广东新语》 龙眼 生荔枝 荔枝品种 明清时期 中国农业 中国果树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