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禄字书》的正字观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符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4-139,共6页
《干禄字书》是唐代一部重要的正字字书 ,检测书中俗、通、正三种字样的来源、理据等状况 ,得知此书的正字标准主要是有来源与有理据 ,不仅重视规范字形 ,还重视规范字用。此书所体现的注重来源与理据的正字观念和变通。
关键词 颜元孙 《干禄字书》 正字 俗字 汉字规范 《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禄字书〉笺证》与罗振玉早期文字学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元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0-68,共9页
罗振玉堪称近现代金石学研究集大成者。相较后来的古文字学研究成就斐然,其早年学术思想的梳理鲜有专门成果出现。藉由对颜真卿书艺的热崇,对正统思想的坚守,以及《说文》在其治学中的重要地位,罗振玉撰作了《〈干禄字书〉笺证》。在未... 罗振玉堪称近现代金石学研究集大成者。相较后来的古文字学研究成就斐然,其早年学术思想的梳理鲜有专门成果出现。藉由对颜真卿书艺的热崇,对正统思想的坚守,以及《说文》在其治学中的重要地位,罗振玉撰作了《〈干禄字书〉笺证》。在未有实物资料佐证下,罗氏认识到《干禄字书》是为"时用"而作,并指出许多字组看似舛误,实际为从俗形体的忠实记录,而非考证疏失。罗氏不以社会用字频率判定正体与否,而是注重正字理据的合法性,通过补具经典文献(包括隶省)所析构字理据,来交待字形俗、讹、正的流变。可以看出,是书蕴含了现代科学文字学的理念,并影响到孙祖同和俞鸿筹《笺证补》的形成。罗书作于甲骨、敦煌发掘之前,是今人探析其学术思想历程的重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干禄字书)笺证》 文字学思想 字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文书类化字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涌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1-79,共9页
敦煌文书类化字研究张涌泉人们在书写的时候,由于种种的原因,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发生类化偏旁的情况。比如这几年大陆许多地区流行一个颇为时髦的新词──(指家具),可是各种字典上却查不到""字。其实""本只作"",指家产及日用... 敦煌文书类化字研究张涌泉人们在书写的时候,由于种种的原因,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发生类化偏旁的情况。比如这几年大陆许多地区流行一个颇为时髦的新词──(指家具),可是各种字典上却查不到""字。其实""本只作"",指家产及日用器物之属。①。后来"家"字受"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书 《干禄字书》 维摩诘经讲经文 形声字 《龙龛手镜》 敦煌卷子 敦煌写本 王梵志诗 《燕子赋》 偏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俗文字概论 被引量:2
4
作者 荆贵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60-63,共4页
俗文字概论荆贵生俗文字从产生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两千多年来,俗文字不断发展壮大。对于俗文字,有人肯定它,有人否定它,但对它进行系统收集整理的,要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宋元以来俗字谱》了①。目前,一些有志于... 俗文字概论荆贵生俗文字从产生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两千多年来,俗文字不断发展壮大。对于俗文字,有人肯定它,有人否定它,但对它进行系统收集整理的,要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宋元以来俗字谱》了①。目前,一些有志于俗文字研究的同志组织起来,准备对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文字 《干禄字书》 正体字 俗体 《说文》 俗字 汉字规范化 《切韵》 《广韵》 《一切经音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字典类型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蕴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1-94,共4页
特种字典类型初探刘蕴璇汉字是表意文字,从殷商甲骨文算起,至今已历33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它的音、形、义都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变化,产生了许多历时、共时的特点。为了正确掌握使用汉字,研究这份丰富的文化宝藏,历代... 特种字典类型初探刘蕴璇汉字是表意文字,从殷商甲骨文算起,至今已历33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它的音、形、义都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变化,产生了许多历时、共时的特点。为了正确掌握使用汉字,研究这份丰富的文化宝藏,历代学者编撰了数量宏富、式样各异的字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假字 古文字 信息字典 《干禄字书》 古今字 条目释文 现代汉字 书法篆刻 韵脚字 辞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译华严经音义私记》与唐代字样学东传日本新考
6
作者 贾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6-175,共10页
字样学是研究如何确定楷书形体标准,如何规范社会实际用字的学科,是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唐人在探究文字来源,总结其传承与流变的机理之后,撰写了许多字样学著作,如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张参的《五经文字》等。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 字样学是研究如何确定楷书形体标准,如何规范社会实际用字的学科,是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唐人在探究文字来源,总结其传承与流变的机理之后,撰写了许多字样学著作,如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张参的《五经文字》等。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录》(891)的"小学家"中录有多部字样书书名,这是已知字样学著作东传日本的最早记录。不过,日本最古老的音义书(小川本《新译华严经音义私记》)同样录有一些取自字样书的引文,而该书的编纂时期要大大早于已知记录。从汉字发展史、辞书史角度分析了相关引文的体例特点、选字标准,据此认定该书确实援引了字样学著作,并通过查阅史料剖析了该书的编纂年代,据此把字样学著作东传日本的时间提前了100~150年。另外,字样学著作中蕴含的选字标准、"正体"概念,对唐代规范字体的发展以及日本古代通行字体的演变都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可以为汉字发展史、中日语言接触史等研究领域提供一些线索、佐证,值得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发展史 《干禄字书》 斯388《字样》 小川本《新译华严经音义私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