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对《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形象的再认识 |
李晓卫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3
|
|
2
|
论电影《巴黎圣母院》的东方审美色彩 |
董正磊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3
|
解读电影《巴黎圣母院》中的乌托邦情结 |
陈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4
|
电影《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的内心世界 |
余志科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5
|
刍议《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 |
宋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6
|
《巴黎圣母院》电影美学之特色 |
张仁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7
|
简评电影《巴黎圣母院》中的乌托邦情结 |
周化嫒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8
|
从爱情观的角度赏析《巴黎圣母院》 |
王艳萍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9
|
《巴黎圣母院》与《西游记》浪漫主义特色之比较 |
刘叔伦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10
|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文学语言特点 |
高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1
|
雨果《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主义特色分析 |
杜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2
|
评析电影《巴黎圣母院》中的文学语言 |
孙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3
|
建筑艺术在影视美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影片《巴黎圣母院》为例 |
胡少杰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4
|
《巴黎圣母院》的反宗教思想 |
黄玉山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7 |
2
|
|
15
|
《巴黎圣母院》的人物描写赏析 |
罗庆丽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巴黎圣母院》的文学语言分析 |
张琴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7
|
雨果及其《巴黎圣母院》——纪念雨果诞生180周年 |
荣訚方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18
|
《巴黎圣母院》和《荆棘鸟》中两个神父的比较 |
丁红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4 |
0 |
|
19
|
巴黎圣母院——新课标推荐课外读物《巴黎圣母院》相关资料 |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20
|
外国文学中的对照描写艺术分析——以《巴黎圣母院》为例 |
潘军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