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欧洲中心主义向中国历史情境的回归——论小说《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的电影改编 |
曲竟玮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2
|
他们是文化迷惘而无着的一代——评《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的主题 |
潘雯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2004 |
2
|
|
3
|
巴尔扎克与中国小裁缝 |
戴思杰
余中先
子晓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4
|
社会总体性想象的东方表征——巴尔扎克与中国 |
钱林森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5
|
飞散意识的再现与飞散身份的认同——评戴思杰导演作品《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夜孔雀》 |
申文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6
|
从《驴得水》和《裁缝》看中西人性论表现之异同 |
周燕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7
|
比较文学视域下日本近现代作家的中国题材作品研究——评《日本近现代作家中国题材作品研究》 |
郝道合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8
|
英美对张戎《鸿》的评论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9
|
编者的想法 |
|
《社会》
|
1985 |
0 |
|
10
|
和电大同学谈学习外国文学 |
龚翰熊
|
《当代文坛》
|
1983 |
0 |
|
11
|
新片速递 |
|
《电影评介》
|
2003 |
0 |
|
12
|
在失败中成熟 |
赵道卿
|
《体育文化导刊》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