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文化与诗性写作——梁平《巴与蜀:两个二重奏》的一种解读
1
作者 周晓风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6期96-98,共3页
关键词 区域文化 诗性写作 梁平 《巴与蜀:个二重奏 诗集 中国 当代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清政府的对策看湘、蜀两省保路运动不同走向的原因 被引量:5
2
作者 资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03-109,共7页
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颁布以后 ,全国纷起反抗。由于清政府对湘、蜀两省保路运动在铁路股款处理办法、时间先后安排、分化立宪派人士以及采取高压手段等对策方面的不同 ,导致了两省保路运动的不同走向。
关键词 清政府对策 湘、 保路运动 不同走向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两系旱稻不育系蜀鑫1S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海洲 王文余 +1 位作者 张孝国 张筠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期45-45,157,共2页
蜀鑫1S系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2005年经连续5a7个世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旱稻籼型两系不育系;2013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2011-2014年连续3a在海南省陵水对蜀鑫1S进行连片高产繁殖技术研究,获得了高产、高纯度。... 蜀鑫1S系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2005年经连续5a7个世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旱稻籼型两系不育系;2013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2011-2014年连续3a在海南省陵水对蜀鑫1S进行连片高产繁殖技术研究,获得了高产、高纯度。该文主要对蜀鑫1S在海南陵水高产、高纯度的繁殖技术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籼型系不育系 鑫1S 繁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高双低”杂交优质油菜新品种——蜀杂九号
4
《四川农业科技》 2001年第9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杂9号油菜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适应性 栽培要点 高双低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高产新组合——准两优527
5
作者 武小金 王伟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3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组合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农业大学 恢527 测交配组 杂交水稻 恢复系 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两优527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王波 《种子科技》 2012年第2期43-43,共1页
准两优52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准S与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而成,2005年6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6)。经我县连续两年试种,其产量均比对照增产,耐寒性较好,可代替我县... 准两优52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准S与恢复系蜀恢527配组而成,2005年6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6)。经我县连续两年试种,其产量均比对照增产,耐寒性较好,可代替我县当家种扩大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优527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恢527 恢复系 耐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蜀学刍论 被引量:3
7
作者 胡昭曦 张茂泽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4期78-87,共10页
两宋时期,四川地区学术文化相当发达,形成“蜀学”。蜀学是宋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它的研究却极为不够,从而影响到对宋学的全面认识。本文拟就宋代蜀学的几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以就正于方家达识。
关键词 宋代学术 宋时期 四川 文化 朱熹 范祖禹 《宋元学案》 吕祖谦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准两优527
8
作者 陈建博 《福建稻麦科技》 2007年第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优527 优质杂交稻 新组合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晚稻种植 恢5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