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电影声景到声景电影:基于声景理论的电影声音探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侯丹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52,共6页
声景理论在电影中的应用在21世纪以来得以开展,电影声景的跨学科属性体现在电影、声音以及听觉文化研究等方面,至少包含被电影客观记录下来的声音文献、电影声音设计层面的整体声音观和总谱观、电影视听美学意义上有着具身沉浸感的空间... 声景理论在电影中的应用在21世纪以来得以开展,电影声景的跨学科属性体现在电影、声音以及听觉文化研究等方面,至少包含被电影客观记录下来的声音文献、电影声音设计层面的整体声音观和总谱观、电影视听美学意义上有着具身沉浸感的空间感知体验和审美经验、电影中呈现出的声音环境与人的关系以及电影声音与观众的结构关系几个向度。近年来以《工作与时日》为代表的电影,用电影声景实验拓展了电影声音的创作空间和艺术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景理论 电影声景 声景电影 《工作与时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史册的诗篇——赫西俄德时代社会状况探析
2
作者 曾紫来 《新经济》 2020年第1期112-118,共7页
赫西俄德是古希腊的著名诗人,在其作品中,《工作与时日》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古风时代早期希腊社会的概况,具有重要的史学和史料价值。但当以其作为史料进行分析时,必须注意到与史书不同,诗篇中存在虚构成分和选择性描写,避免不加辨析地将... 赫西俄德是古希腊的著名诗人,在其作品中,《工作与时日》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古风时代早期希腊社会的概况,具有重要的史学和史料价值。但当以其作为史料进行分析时,必须注意到与史书不同,诗篇中存在虚构成分和选择性描写,避免不加辨析地将诗中的描写视作史实,应谨慎地结合诗人的意旨加以分析和使用。通过对赫西俄德诗篇的辨析和研究表明,赫西俄德描写的社会是一种相对孤立并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社会,其中存在一定的社会流动性,阶层分化尚不太明显,人口不多,不存在严重的土地危机,社会成员与外部交流较少,外部城邦与这种农村社会的联系似乎仅限于仲裁纠纷和少量的贸易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西俄德 《工作与时日》 希腊世界 希腊古风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