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崇文总目》繁本系统散佚探源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凌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50,共3页
《崇文总目》繁本系统的散佚停留在“郑删说”和“畏其繁重说”的认识层面上 ,本文试图分析散佚的内在原因是其官修书目的性质与小序和提要学术价值的有限性所致。
关键词 《崇文总目》 官修书目 小序 提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目录学思想与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晋卿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本文提出《四库全书总目》虽未以目录学系统理论形态出现,但其所蕴含的目录学思想之丰涧,表现方法之多样,不逊于目录学理论专著《校仇通义》。文章从书目编制的三个重要环节:文献采录、提要撰写和类目设置上对此作了论述。最后指出... 本文提出《四库全书总目》虽未以目录学系统理论形态出现,但其所蕴含的目录学思想之丰涧,表现方法之多样,不逊于目录学理论专著《校仇通义》。文章从书目编制的三个重要环节:文献采录、提要撰写和类目设置上对此作了论述。最后指出:《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中国第一部集书目实践及其理论思想之大成的模式,于今仍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目录学思想 《崇文总目》 类目设置 论世知人 思想与方法 目录学理论 文献分类 理论思想 中国目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欧阳修对唐人“小说”之学的重建 被引量:4
3
作者 郝敬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69-176,共8页
自班固《汉志》建立"小说"之学,确立了"小道"的学术性核心特征,直至唐人撰修《隋志》时,虽然"小说"创作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文学色彩,但其理论构建层面未发生重要变化。欧阳修撰修《崇文总目》与《新唐书》... 自班固《汉志》建立"小说"之学,确立了"小道"的学术性核心特征,直至唐人撰修《隋志》时,虽然"小说"创作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文学色彩,但其理论构建层面未发生重要变化。欧阳修撰修《崇文总目》与《新唐书》,在将部分"杂传"作品界定为"小说"类所作的持续努力,使"小说"从一种没有固定表述体式的学术之说,逐渐转变成一种具有显著文学特征的叙事性文体。在传统"小说"观念向近现代"小说"观念转变的过程中,欧阳修为"小说"引入"杂传"的书写体式,确立"小说"的独立文体位置,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小说” 杂传 文体 《汉书》 《新唐书》 《崇文总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书目提要的建构与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8-21,27,共5页
关键词 书目提要 目录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刘氏父子 学术史 《七略》 《崇文总目》 书籍 古籍整理 文献典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宋人张宗敏《花木录》未全佚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宝霖 《古今农业》 1988年第1期63-,共1页
北宋时,关于花木专著,本为不多,流传至今者,更属寥寥。张宗敏的《花木录》,《宋史·艺文志》的农家类及小说类均为著录,《崇文总目》和《通志·艺文略》亦为记述,宛委山堂本《说郛》卷一百四卷收之,可惜有目无文,所以王毓瑚先... 北宋时,关于花木专著,本为不多,流传至今者,更属寥寥。张宗敏的《花木录》,《宋史·艺文志》的农家类及小说类均为著录,《崇文总目》和《通志·艺文略》亦为记述,宛委山堂本《说郛》卷一百四卷收之,可惜有目无文,所以王毓瑚先生在《中国农学书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敏 宛委山 《崇文总目》 农家类 小说类 中国农学书录 说郛 王毓 王方庆 花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目录学名著看宋代目录学的成就——宋代目录学研究之三 被引量:6
6
作者 汪新华 拓夫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15,共7页
以尊为“至善”的官修提要目录《崇文总目》、现存最早的私家提要目录《郡斋读书志》、第一部著录版本的目录《遂初堂书目》、“考证之所必资”的私家目录《直斋书录解题》为考察对象 ,总结其图书分类、著录内容、著录方式的特点 ,突显... 以尊为“至善”的官修提要目录《崇文总目》、现存最早的私家提要目录《郡斋读书志》、第一部著录版本的目录《遂初堂书目》、“考证之所必资”的私家目录《直斋书录解题》为考察对象 ,总结其图书分类、著录内容、著录方式的特点 ,突显其目录学贡献 ,推演其作为目录学名著成为后世“撰述之式”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目录学 《崇文总目》 《郡斋读书志》 《遂初常书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夏易传》真伪考证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玉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34-38,共5页
《子夏易传》真伪考证刘玉建于夏在易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广泛的影响,关键在于他的一部易学著作──《子夏易传》,亦称《子夏传》。然而关于这部书的作者及真伪问题,数千年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最早提到该... 《子夏易传》真伪考证刘玉建于夏在易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广泛的影响,关键在于他的一部易学著作──《子夏易传》,亦称《子夏传》。然而关于这部书的作者及真伪问题,数千年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最早提到该书的是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及目录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夏 《易》 《易传》 真伪考 《汉志》 韩婴 马国翰 《汉书·艺文志》 《崇文总目》 《孔子家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遂初堂书目》在目录学上的贡献 被引量:4
8
作者 黄燕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10-17,共8页
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宋朝是个辉煌的时期。目录学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新的进展。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目录学理论著作《校雠略》和数十部有名可考的目录书。现存最早有提要的私人藏书目录《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和最早的版本目... 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宋朝是个辉煌的时期。目录学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新的进展。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目录学理论著作《校雠略》和数十部有名可考的目录书。现存最早有提要的私人藏书目录《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和最早的版本目录《遂初堂书目》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关于《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已有一些学者作过研究和介绍,然而,颇具特色的《遂初堂书目》却长期无人问津,这不能不是件憾事。本文试就《遂初堂书目》在目录学上的贡献做一些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遂初堂书目》 中国目录学史 国史 《郡斋读书志》 版本目录学 《崇文总目》 史部 《书林清话》 杂史 杂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目录事业的发展与校勘学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萧鲁阳 《中州学刊》 1982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古典目录学与校勘学的关系问题,学术界议论甚多,但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不准备全面讨论二者的关系,仅就北宋一代目录事业的发展与校勘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不妥之处,敬希指正。 一、众多的官修书目 北宋在校勘学方面,是人材辈... 古典目录学与校勘学的关系问题,学术界议论甚多,但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不准备全面讨论二者的关系,仅就北宋一代目录事业的发展与校勘学的关系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看法,不妥之处,敬希指正。 一、众多的官修书目 北宋在校勘学方面,是人材辈出,硕果累累。那时与校勘学有密切关系的目录学领域里,更是繁星满天,著作如林。由于校书事业的进步,影响和促进了目录学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不同类型的书目。以当时官修书目为例,至少有如下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修书目 校勘学 目录事业 艺文志 北宋 《崇文总目》 访书 馆阁 国史 书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光宪著述考》补(二)
10
作者 房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国史经籍志》 浙江古籍出版社 《崇文总目》 《通志》 四库全书 巴蜀书社 《孙光宪著述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围棋的民族性特征
11
作者 林思桐 《体育文化导刊》 1991年第3期13-16,共4页
把围棋看作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由于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技法、规则、制度,以及出现了一系列反映围棋活动的轶事、传说和诗文。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如《隋书·经籍志》等史志目录,《崇文总目》等官修书目,
关键词 民族性特征 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典籍 围棋 官修书目 发展过程 《崇文总目》 史志目录 制度 审美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商隐诗宋刻初刊及宋椠流播考述
12
作者 黄世中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4期45-49,共5页
(一)宋刻初刊时间的推定 李商隐诗,《新唐书·艺文志》称《玉溪生诗》三卷,然有其名而亡其书,宋初已不可得。王尧臣上《崇文总目》称《李义山诗》三卷,为北宋初刊李商隐诗之《集》名。南渡后,郑樵《通志·艺文略》载《玉溪... (一)宋刻初刊时间的推定 李商隐诗,《新唐书·艺文志》称《玉溪生诗》三卷,然有其名而亡其书,宋初已不可得。王尧臣上《崇文总目》称《李义山诗》三卷,为北宋初刊李商隐诗之《集》名。南渡后,郑樵《通志·艺文略》载《玉溪生诗》一卷,尤《遂初堂书目》称《李义山集》而未注卷数,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不著《集》名,唯云“诗五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山 李商隐诗集 北宋本 艺文志 《崇文总目》 朱笔 卷数 《遂初堂书目》 《文苑英华》 黄丕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