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邢延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69,共4页
【教学设想】鲁迅曾从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上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文学价值,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其史学价值则有不同观点。其中不乏有班固、干宝、刘知几、黄震、胡适等大家,而刘知几在《史通》中的... 【教学设想】鲁迅曾从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上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文学价值,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其史学价值则有不同观点。其中不乏有班固、干宝、刘知几、黄震、胡适等大家,而刘知几在《史通》中的评价较具代表性,姑录于下:“至于屈原《离骚》辞,称遇渔夫于江渚;宋玉《高唐赋》云梦神女于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列传》 教学设计 《史记》 文学价值 史学价值 《离骚》 《高唐赋》 教学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列传》通解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增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2-27,共16页
关键词 《离骚》 《屈原列传》 司马迁 《史记》 楚怀王 楚世家 公元前 张仪 顷襄王 左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骚》题名古传二义考辨──从《楚辞章句》到《屈原列传》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铮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5-70,共6页
关键词 《离骚》 《楚辞章句》 王逸 二义 屈辞 《屈原列传》 《离骚经》 《离骚传》 《章句》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列传》难句试释
4
作者 易重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93-93,共1页
一、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北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有一条注解:“‘极’作‘病’解,即‘困惫’之意,与‘劳’、‘苦’、‘倦’三字意义相近,不是副词。”四个词,连起来表达一个意思,总嫌太“... 一、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北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有一条注解:“‘极’作‘病’解,即‘困惫’之意,与‘劳’、‘苦’、‘倦’三字意义相近,不是副词。”四个词,连起来表达一个意思,总嫌太“词费”了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列传》 难句 副词 “苦” 《资料》 两汉文学 北大 “行” 续补 杨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机启发引导培养钻研兴趣——《屈原列传》词语教学札记
5
作者 张志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08-111,共4页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向我们提出了教好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的要求。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才能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然而,词语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稍不注意就会使...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向我们提出了教好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词语的要求。因为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才能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然而,词语教学有其本身的特点,稍不注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何抓好词语教学这一点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相机启发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语教学 《屈原列传》 启发引导 札记 兴趣 课本注释 词义 举贤 引导学生 文言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释《屈原列传》的两个难句
6
作者 张仲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58-58,共1页
读易重廉同志《<屈原列传>难句试释》一文(见本刊1982年第1期),对易文的观点不敢苟同,试作如下商榷。
关键词 《屈原列传》 难句 形容词 《资料》 合词 副词 “苦” 常用义 楚世家 “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列传》通解(续)
7
作者 李增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6-12,共7页
关键词 《吊屈原赋》 《屈原列传》 顷襄王 《离骚》 司马迁 公元前 《楚辞章句》 《渔父》 王夫之 怀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开《屈原列传》的疙瘩
8
作者 丘述尧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5期84-87,共4页
本文正本清源指出:后人对《屈原列传》和《离骚》的误解,皆因传中司马迁的两段谈论和其中有错简.第二段议论“虽放流”至“岂足福哉”,宜移置“顷襄王恕而迁之”下.放流即顷襄迁之.君和悟皆指顷襄.“怀王不悟”,乃司马迁叹语;《离骚》... 本文正本清源指出:后人对《屈原列传》和《离骚》的误解,皆因传中司马迁的两段谈论和其中有错简.第二段议论“虽放流”至“岂足福哉”,宜移置“顷襄王恕而迁之”下.放流即顷襄迁之.君和悟皆指顷襄.“怀王不悟”,乃司马迁叹语;《离骚》作“哲王不悟”.疏、绌、放流、迁,皆同义词.屈原初放汉北,《抽思》“有鸟自南,来集汉北”可证.第一段议论说作《离骚》的原因和评价.不言《抽思》,是因其内容都在《离骚》中.第二段议论,则明示《离骚》作期和主要内容.《离骚》是屈原回顾其两次放逐的郁抑,抒发其毕生依恋君国,愤俗嫉邪情怀的杰作.屈原历仕怀、襄二王.过去以《离骚》作于怀王世;忽视顷襄王朝政局和屈原及其作品的关联;都应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列传》 《离骚》 错简 同义词 变文辟复 错觉 指桑骂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屈原列传》
9
作者 贾秀英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1期44-47,共4页
中学课本中的《屈原列传》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司马迁在青年时期,漫游途中,来到长沙曾亲自去凭吊过屈原。他被屈原辉煌的才华所折服,他被屈原高尚的人格所感动,他深深地同情着屈原的不幸遭遇。而在他身受宫刑之后... 中学课本中的《屈原列传》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司马迁在青年时期,漫游途中,来到长沙曾亲自去凭吊过屈原。他被屈原辉煌的才华所折服,他被屈原高尚的人格所感动,他深深地同情着屈原的不幸遭遇。而在他身受宫刑之后,“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事迹,更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对屈原有更深入的了解,他要通过对屈原一生不幸遭遇的介绍,揭露出人世间的黑暗,以抒泄他那心中的积愤。 屈原生于战国末期的楚国。由于诸侯的相互兼并,中国境内出现了秦、楚、齐、燕、韩、魏、赵七雄对峙、彼此争强的局面。在七国中,处在西北部的秦国兵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列传》 楚国 司马迁 张仪 《离骚》 楚怀王 顷襄王 楚王 辞令 屈原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列传》标点、注释商兑五则
10
作者 杨宝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39-41,共3页
《屈原列传》标点、注释商兑五则杨宝生《屈原列传》是《史记》列传中的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课本编注者吸收了历代注家的研究成果,并注意突出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对文中词语的诠释,精当之处颇多,笔者从中获益非浅。... 《屈原列传》标点、注释商兑五则杨宝生《屈原列传》是《史记》列传中的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课本编注者吸收了历代注家的研究成果,并注意突出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对文中词语的诠释,精当之处颇多,笔者从中获益非浅。但某些注释和标点,似乎还值得商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列传》 商兑 标点 中学语文教材 读书杂志 王念孙 形容词 王引之 语言现象 藉弟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处理《屈原列传》中的一句话
11
作者 颜振遥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3-33,共1页
怎样处理《屈原列传》中的一句话颜振遥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是上官大夫谗屈原的话。怎么标点?怎么解释“曰”与“以为”连用?不断有老师问我,也常见到报刊上有讨论的文章。有人认为“曰”是衍... 怎样处理《屈原列传》中的一句话颜振遥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这是上官大夫谗屈原的话。怎么标点?怎么解释“曰”与“以为”连用?不断有老师问我,也常见到报刊上有讨论的文章。有人认为“曰”是衍文;有人认为“以为”是衍文;有人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列传》 《史记》 《群书治要》 “以为” 衍文 中华书局 句末语气词 《三国志》 泷川资言 《后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列传》地名注释修正
12
作者 陆精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1-32,共2页
《屈原列传》地名注释修正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公元前312年,即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秦、楚两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战争起因是:秦使张仪以“商于六地六百里”谊楚绝齐,待楚怀王“使使如秦受地”,始知这是一场骗... 《屈原列传》地名注释修正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公元前312年,即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秦、楚两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战争起因是:秦使张仪以“商于六地六百里”谊楚绝齐,待楚怀王“使使如秦受地”,始知这是一场骗局。盛怒之下,楚怀王决定以战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列传》 汉中地区 楚怀王 河南省内乡县 古地名 战国史 西峡县 江苏南通 楚国 中国历史地图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屈原列传》岂容否定?——驳胡适的“五大可疑”论
13
作者 卢文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6-10,共5页
二十年代,胡适在《努力周刊》增刊《读书杂志》第一期发表了他的《读楚辞》,在“《史记》本来不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的大胆设想下,对《屈原列传》提出了五大疑点,一时被看作是屈原否定论的领袖。胡适的这些谬论,在学术... 二十年代,胡适在《努力周刊》增刊《读书杂志》第一期发表了他的《读楚辞》,在“《史记》本来不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的大胆设想下,对《屈原列传》提出了五大疑点,一时被看作是屈原否定论的领袖。胡适的这些谬论,在学术界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不可不辩论清楚。 (一)胡适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仪 《屈原列传》 楚世家 胡适 《史记·屈原列传》 屈子 楚怀王 汉中 顷襄王 商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生年之“谜”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嘉哲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79-86,共8页
屈原生年之“谜”程嘉哲在一些人眼里,屈原整个是个谜,甚至连他在历史上存不存在都是个谜。其实,所有关于屈原的“谜”,几乎都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找到答案,用不着盲人摸象似的瞎猜,或者寻找什么窍门去“破译”。屈原的存在是不成问... 屈原生年之“谜”程嘉哲在一些人眼里,屈原整个是个谜,甚至连他在历史上存不存在都是个谜。其实,所有关于屈原的“谜”,几乎都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找到答案,用不着盲人摸象似的瞎猜,或者寻找什么窍门去“破译”。屈原的存在是不成问题的,但这是本文后面将涉及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列传》 公元前 《离骚》 月朔 摄提 顷襄王 《史记》 干支纪年 司马迁 士文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未遭“放逐”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中一 《河北学刊》 1985年第3期85-89,共5页
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思想家。政治家。《桔颂》《招魂》《离骚》《哀郢》等是他的代表作。古今中外的研究者一致认为,屈原所获得的文学成就与他晚年的放逐生涯紧密相关,没有屈原晚年放逐的遭遇,就不可能有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思想家。政治家。《桔颂》《招魂》《离骚》《哀郢》等是他的代表作。古今中外的研究者一致认为,屈原所获得的文学成就与他晚年的放逐生涯紧密相关,没有屈原晚年放逐的遭遇,就不可能有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然而,关于屈原放逐的时间地点,事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 “放逐”,《说文》:“放,逐也”,“放”与“逐”同义。《小尔雅·释言》:“放,训弃”,有弃置不用之意。可见“放逐”是赦罪宥免,从轻发落的一种刑罚。这种“刑罚”,它通常具备两个特点;一,“放”是死罪改为活罪的一种处分。二,在执行时,经常是把罪人放逐到异国,并且多是当时边远国家。楚国是有这种刑罚的。《春秋·昭公八年》载:“楚师灭陈,执陈公子昭,放之于越”,于越即后来的越王勾践之越,说明放的地方是荒远之地。经考证,屈原一生中并未遭受过刑罚而被放逐。至于传说中被放逐的地点:(一)汉北(二)陵阳(三)南楚就更不存在了。要澄清这一历史事实,推翻前人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陵阳 楚王 南楚 楚国 渔父 顷襄王 《屈原列传》 刑罚 楚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遭遇考──兼评“两次放逐”说、“自请放逐”说及“未遭放逐”说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化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61-65,共5页
本文考证了屈原一生中三次不幸遭遇:被疏绌、被迫厄和被放逐。文章认为,屈原被绌,决不是放逐、“初放”;屈原被迫厄归乡、远游,是一次不曾被古今学者注意的不幸遭遇;而屈原被放逐决非“自请放逐”,而仍是政治迫害。
关键词 屈原 顷襄王 《屈原列传》 《远游》 《抽思》 《太史公自序》 《天问》 王逸注 《思美人》 《九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司马迁异同散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伏俊连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1期14-19,共6页
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是现存最早的一份关于屈原的历史资料。屈原,这位我国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是由于司马迁才得以流芳不朽的。明人越南星在《离骚经订注》中,将《离骚》与《屈原列传》合在一起进行笺注,在《自序》中对司马迁和屈原... 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是现存最早的一份关于屈原的历史资料。屈原,这位我国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是由于司马迁才得以流芳不朽的。明人越南星在《离骚经订注》中,将《离骚》与《屈原列传》合在一起进行笺注,在《自序》中对司马迁和屈原作了比较,他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列传》 司马迁 《史记》 太史公 散论 李斯 异同 《离骚》 本体 荆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三泽玲尔先生否定屈原作《离骚》的五点理由
18
作者 常振国 绛云 《中州学刊》 1984年第4期76-80,共5页
日本三泽玲尔先生在《屈原问题考辨》一文中(以下简称《考辨》),对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提出了怀疑和否定。这里,仅就《考辨》否定《离骚》为屈原所作提出的五点理由,谈一点看法。 《考辨》提出的第一点理由是,“《离骚》的主人... 日本三泽玲尔先生在《屈原问题考辨》一文中(以下简称《考辨》),对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提出了怀疑和否定。这里,仅就《考辨》否定《离骚》为屈原所作提出的五点理由,谈一点看法。 《考辨》提出的第一点理由是,“《离骚》的主人公,不仅完全和传说中的屈原一样,处世态度清白廉洁,而且在不幸的命运支配下,反复预示自己的死,最后终于自沉汩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离骚》 问题考辨 帛画 主人公 精灵 司马迁 《屈原列传》 作品 屈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楚辞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楚辞研究一百年》之二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建忠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97-101,共5页
20世纪楚辞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楚辞研究一百年》之二周建忠楚辞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主要成果集中在本世纪,如1900—1996年,出版楚辞著作359种,1900—1994年,发表楚辞论文4483篇。审视20世纪... 20世纪楚辞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楚辞研究一百年》之二周建忠楚辞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主要成果集中在本世纪,如1900—1996年,出版楚辞著作359种,1900—1994年,发表楚辞论文4483篇。审视20世纪的楚辞研究,共有四个高潮:(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研究 陆侃如 《楚辞》 《屈原列传》 闻一多 王国维 《九歌》 胡适 《楚辞新论》 20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不能不讲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茂书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8-28,共1页
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不能不讲安徽枞阳中学马茂书高中四册第七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文言文的翻译·词语的翻译”,讲翻译文言词语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很必要。但遗憾的是,古汉语里常见的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现象却未提到。连用... 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不能不讲安徽枞阳中学马茂书高中四册第七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文言文的翻译·词语的翻译”,讲翻译文言词语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很必要。但遗憾的是,古汉语里常见的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现象却未提到。连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谓之同义复词,顾炎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义复词 偏义复词 疾痛惨怛 教学参考书 《屈原列传》 《烛之武退秦师》 “治理” 文言课文 《古书疑义举例》 藉弟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