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尚书·无逸》的文体特征及文体学意义--兼谈口头家训的发生与文本的凝定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军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60,共9页
把早期家族、家庭内部口头训诫的社会行为和话语用文字记录下来,再经过加工,逐渐凝定为家训文。周成王七年周公即将还政成王前,对成王以“毋逸”为主题进行训导谈话,由当时的史官记录下来,后编辑成篇,再编入《尚书》,凝定为传本《无逸... 把早期家族、家庭内部口头训诫的社会行为和话语用文字记录下来,再经过加工,逐渐凝定为家训文。周成王七年周公即将还政成王前,对成王以“毋逸”为主题进行训导谈话,由当时的史官记录下来,后编辑成篇,再编入《尚书》,凝定为传本《无逸》。由于《无逸》文本隐去了叙事框架,于是由一篇叙事之文演变成了论说体文章。《尚书·无逸》所反映的是在家族之内周公以家族长辈的身份,对成王从立身处世、治国理政方面进行教导,用简练的散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娓娓道来,语重心长,据题抒论,主题明确,家训体的文体特征在《无逸》篇中得以充分体现。《无逸》是现存同类文体的书面文献材料中最早的完整篇章,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题论说类家训体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无逸》 文体特征 口头家训 文本凝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周禘祭探真 被引量:16
2
作者 董莲池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75-78,共4页
殷周禘祭探真董莲池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祭是盛行于殷周时代的一种重要祭典。其重要性竟达到被儒家视为“治国之本”的程度,认为如能明乎其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①。但传世的先秦文献却没有记载殷周(指西周)实际举行的... 殷周禘祭探真董莲池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祭是盛行于殷周时代的一种重要祭典。其重要性竟达到被儒家视为“治国之本”的程度,认为如能明乎其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①。但传世的先秦文献却没有记载殷周(指西周)实际举行的祭,这就给探索殷周祭带来困难。自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合集 禘祭 王国维 殷周 先公先王 商甲骨文 古籍整理研究 卜辞 殷历 《尚书·无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商、周三代神权法思想嬗变 被引量:2
3
作者 于逸生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95-97,共3页
夏、商、周三代神权法思想嬗变于逸生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对于自然界的风雨晴晦,人类的生老病死,人们缺乏正确的认识,于是便用心造了各种神,认为在冥冥之中存在一种支配自然和人类的超自然、超人类的力量。这种迷信,... 夏、商、周三代神权法思想嬗变于逸生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对于自然界的风雨晴晦,人类的生老病死,人们缺乏正确的认识,于是便用心造了各种神,认为在冥冥之中存在一种支配自然和人类的超自然、超人类的力量。这种迷信,作为一种自然宗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权法思想 神明裁判 统治者 中国古代社会 天命 《尚书·洪范》 《尚书·无逸》 “君权神授” 世俗政权 “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月又(音戈)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学勤 《文博》 1998年第5期16-19,共4页
殷墟甲骨卜辞中的“日又(有)(音戈)” 的问题,是1937年郭沫若先生在《殷契萃编中首先提出来的,当时他明确认为是日食.后来,不少学者就此作过讨论和推算,但到近些年,这方面的声音逐渐静寂下来了,似乎多数学者已倾向于这并不是日食.1980... 殷墟甲骨卜辞中的“日又(有)(音戈)” 的问题,是1937年郭沫若先生在《殷契萃编中首先提出来的,当时他明确认为是日食.后来,不少学者就此作过讨论和推算,但到近些年,这方面的声音逐渐静寂下来了,似乎多数学者已倾向于这并不是日食.1980年出版的《小屯南地甲骨》上册,有一片卜辞出现“月又(有)(音戈)”之语.与“日有(音戈)”合并考虑,这显然增加了肯定为日月食的可能性.现在再讨论这个问题,还有一些有利的条件,主要是对卜辞中“(音戈)”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组卜辞 殷墟卜辞 甲骨卜辞 日食 郭沫若 日月食 殷墟文字 裘锡圭 《尚书·无逸》 甲骨文合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殷墟卜辞中的师组肥笔类卜辞
5
作者 黄天树 《文博》 1997年第2期15-18,共4页
近十多年来,在讨论甲骨断代中,多数学者逐渐认识到必须把甲骨分类(指根据字体等特征把殷墟甲骨文分成不同的类)跟甲骨断代分成两个步骤来进行.这是甲骨断代研究方法上的重要进展.本文所要讨论的师组肥笔类卜辞就是依据字体等特征划分出... 近十多年来,在讨论甲骨断代中,多数学者逐渐认识到必须把甲骨分类(指根据字体等特征把殷墟甲骨文分成不同的类)跟甲骨断代分成两个步骤来进行.这是甲骨断代研究方法上的重要进展.本文所要讨论的师组肥笔类卜辞就是依据字体等特征划分出来的一类卜辞.下面,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类卜辞的特点、内容及其时代试作讨论,向学术界请教.师组肥笔类卜辞约有250馀片.主要出土于安阳的小屯村北,少量出在村中和村南.占卜所用质料以骨为主,兼用龟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卜辞 武丁时期 古文字研究 甲骨刻辞 宾组卜辞 灼痕 书体风格 殷墟甲骨文 断代研究 《尚书·无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