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济伦理视阈下的《小城畸人》
被引量:
2
1
作者
朱振武
张小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6,共9页
舍伍德·安德森的现实主义力作《小城畸人》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的发展境况,揭示了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经济基础变革对社会结构产生的深刻影响,剖析了这些影响对社会个体存在的抑制和毁灭作用。面对深陷工业文...
舍伍德·安德森的现实主义力作《小城畸人》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的发展境况,揭示了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经济基础变革对社会结构产生的深刻影响,剖析了这些影响对社会个体存在的抑制和毁灭作用。面对深陷工业文明泥淖的社会个体和支离破碎的社会文化体系,安德森在其作品中对如何整合分裂了的文化和如何使人类走出工业文明的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关怀,这种对人类生存状况及未来命运的关怀对当下同样处于经济转型期和文化转型期的社会也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伦理
《小城畸人》
安德森
20世纪美国经济
社会结构
文化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小城畸人》看清教——谈清教观在《小城畸人》中的体现
被引量:
3
2
作者
付明端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4,共5页
在《小城畸人》中,安德森以故乡小镇居民为原型,剖析了人与环境、人与上帝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世俗语境中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背离、犹豫、反思的艰难历程。安德森通过作品表达了对清教伦理道德的怀疑与不满,含蓄而尖锐地批判了清...
在《小城畸人》中,安德森以故乡小镇居民为原型,剖析了人与环境、人与上帝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世俗语境中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背离、犹豫、反思的艰难历程。安德森通过作品表达了对清教伦理道德的怀疑与不满,含蓄而尖锐地批判了清教伦理观对人性的压抑,认为工业技术发展加强了清教的世俗化和功利主义。《小城畸人》在对清教思想嘲讽和批判中也有某种继承,体现了作者矛盾困惑的宗教观念。结尾处流露的清教理想主义色彩代表了一种美国理想主义精神,安德森正是以对未来充满美好昭示的结局向读者提供了在信仰危机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如何走出工业文明困境,建立和谐生存新秩序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伍德·安德森
《小城畸人》
清教
功利主义
理想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城畸人》艺术简论
被引量:
8
3
作者
何群立
《外国语文》
1991年第2期26-31,共6页
舍伍德·安德森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美国现代文体风格开创者之一”,“造诣深厚艺术家的典型”。1919年出版的《小城畸人》确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它“深深植根于美国那个时代生活的土壤”。192...
舍伍德·安德森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美国现代文体风格开创者之一”,“造诣深厚艺术家的典型”。1919年出版的《小城畸人》确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它“深深植根于美国那个时代生活的土壤”。1920年《日晷》颁发文学奖,安德森名列榜首,艾略特为第二名。当时,安德森已被誉为“反叛乡村”的重要代表。他在抒情,怀乡和诱发想象方面具有极佳的才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畸人》
舍伍德·安德森
文体风格
时代生活
艾略特
世界文坛
二十世纪
开创者
重要人物
文学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时代飞轮下挣扎──论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
被引量:
3
4
作者
钟吉娅
《外国语文》
1994年第2期43-48,共6页
《小城畸人》在美国文学史上被誉为探究“美国意识”的《圣经》。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作者通过所塑造的一个“畸人”所展现出来的美国社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人们的心理潜流,尤其是他们的孤独无助和困惑彷徨等现代意识。
关键词
舍伍德·安德森
《小城畸人》
现代意识
伊丽莎白
社会转型时期
《圣经》
心理历程
现代资本主义
工业文明
美国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死亡的艺术天地——《红楼梦》与《小城畸人》之比较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群立
《外国语文》
1992年第1期9-17,56,共10页
死亡艺术的美学价值,确立了《红楼梦》与《小城畸人》的世界地位。死亡在小说主题的确定、结构的布局、形象的塑造、哲理的启示、艺术的创新和反映历史时代等方面异曲同工。它是悲剧美的典范。人生美好价值毁灭的展示,激励人们去消除悲...
死亡艺术的美学价值,确立了《红楼梦》与《小城畸人》的世界地位。死亡在小说主题的确定、结构的布局、形象的塑造、哲理的启示、艺术的创新和反映历史时代等方面异曲同工。它是悲剧美的典范。人生美好价值毁灭的展示,激励人们去消除悲剧性的社会根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得以实现开辟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畸人》
《红楼梦》
艺术天地
历史的必然要求
美学价值
死亡艺术
小说主题
社会根源
悲剧美
世界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伦理视阈下的《小城畸人》
被引量:
2
1
作者
朱振武
张小红
机构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6,共9页
文摘
舍伍德·安德森的现实主义力作《小城畸人》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的发展境况,揭示了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经济基础变革对社会结构产生的深刻影响,剖析了这些影响对社会个体存在的抑制和毁灭作用。面对深陷工业文明泥淖的社会个体和支离破碎的社会文化体系,安德森在其作品中对如何整合分裂了的文化和如何使人类走出工业文明的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关怀,这种对人类生存状况及未来命运的关怀对当下同样处于经济转型期和文化转型期的社会也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关键词
经济伦理
《小城畸人》
安德森
20世纪美国经济
社会结构
文化整合
Keywords
Winesburg
Ohio
ethics
social structure
differentiation
cultural integration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小城畸人》看清教——谈清教观在《小城畸人》中的体现
被引量:
3
2
作者
付明端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4,共5页
文摘
在《小城畸人》中,安德森以故乡小镇居民为原型,剖析了人与环境、人与上帝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世俗语境中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背离、犹豫、反思的艰难历程。安德森通过作品表达了对清教伦理道德的怀疑与不满,含蓄而尖锐地批判了清教伦理观对人性的压抑,认为工业技术发展加强了清教的世俗化和功利主义。《小城畸人》在对清教思想嘲讽和批判中也有某种继承,体现了作者矛盾困惑的宗教观念。结尾处流露的清教理想主义色彩代表了一种美国理想主义精神,安德森正是以对未来充满美好昭示的结局向读者提供了在信仰危机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如何走出工业文明困境,建立和谐生存新秩序的途径。
关键词
舍伍德·安德森
《小城畸人》
清教
功利主义
理想主义
Keywords
Anderson
Winesburg Ohio
Puritan
utilitarian
idealism
分类号
B97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城畸人》艺术简论
被引量:
8
3
作者
何群立
出处
《外国语文》
1991年第2期26-31,共6页
文摘
舍伍德·安德森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美国现代文体风格开创者之一”,“造诣深厚艺术家的典型”。1919年出版的《小城畸人》确定了他在美国文坛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它“深深植根于美国那个时代生活的土壤”。1920年《日晷》颁发文学奖,安德森名列榜首,艾略特为第二名。当时,安德森已被誉为“反叛乡村”的重要代表。他在抒情,怀乡和诱发想象方面具有极佳的才华。
关键词
《小城畸人》
舍伍德·安德森
文体风格
时代生活
艾略特
世界文坛
二十世纪
开创者
重要人物
文学奖
分类号
H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时代飞轮下挣扎──论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
被引量:
3
4
作者
钟吉娅
出处
《外国语文》
1994年第2期43-48,共6页
文摘
《小城畸人》在美国文学史上被誉为探究“美国意识”的《圣经》。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作者通过所塑造的一个“畸人”所展现出来的美国社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人们的心理潜流,尤其是他们的孤独无助和困惑彷徨等现代意识。
关键词
舍伍德·安德森
《小城畸人》
现代意识
伊丽莎白
社会转型时期
《圣经》
心理历程
现代资本主义
工业文明
美国文学史
分类号
I561.0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死亡的艺术天地——《红楼梦》与《小城畸人》之比较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群立
出处
《外国语文》
1992年第1期9-17,56,共10页
文摘
死亡艺术的美学价值,确立了《红楼梦》与《小城畸人》的世界地位。死亡在小说主题的确定、结构的布局、形象的塑造、哲理的启示、艺术的创新和反映历史时代等方面异曲同工。它是悲剧美的典范。人生美好价值毁灭的展示,激励人们去消除悲剧性的社会根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得以实现开辟道路。
关键词
《小城畸人》
《红楼梦》
艺术天地
历史的必然要求
美学价值
死亡艺术
小说主题
社会根源
悲剧美
世界地位
分类号
H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济伦理视阈下的《小城畸人》
朱振武
张小红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小城畸人》看清教——谈清教观在《小城畸人》中的体现
付明端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城畸人》艺术简论
何群立
《外国语文》
199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在时代飞轮下挣扎──论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
钟吉娅
《外国语文》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死亡的艺术天地——《红楼梦》与《小城畸人》之比较
何群立
《外国语文》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