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通俗化与伦理世界的重建——作为“新启蒙”故事的《小二黑结婚》 |
朱康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2
|
《小二黑结婚》的艺术特色 |
徐绍仲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1
|
|
3
|
《小二黑结婚》的“雅” |
曹国旗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4
|
乐为农民鼓与呼——读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 |
任宝义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1987 |
0 |
|
5
|
试谈《讲话》的经典性及局限性 |
刘淮南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6
|
三仙姑形象新解 |
王红光
李会新
贾淑云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7
|
论贺友直连环画对鲁迅《白光》的阐释 |
杨剑龙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8
|
赵树理:游走于文学与政治之间——从赵树理的一部长篇传记说开去 |
张雯雯
王春林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5 |
0 |
|
9
|
试论解放区文学的土地意识 |
王伟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6
|
|
10
|
谈谈歌剧《江姐》的音乐创作——民族歌剧作曲和戏曲音乐手法初探 |
金砂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92 |
8
|
|
11
|
语文教学中的辩证法 |
王振中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2
|
赵树理小说世界与延安风骨 |
肖丽芳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3
|
对新歌剧的思考——兼评《木棉花开了》 |
常康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4
|
赵树理小说的大众风格 |
魏维
|
《远程教育杂志》
|
1985 |
0 |
|
15
|
“过得好”的“过” |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6
|
试说代词的修辞作用 |
杨达英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5 |
0 |
|
17
|
她对电影一往情深——访北影厂女演员张嬿 |
耿天丽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8
|
艺海沧桑六十载——访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顾也鲁先生 |
罗承民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9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自测题 |
刘安详
王耀文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1987 |
0 |
|
20
|
谈谈赵树理小说的乡土气息 |
何权锋
|
《河南农业》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