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张承福《尊胜陀罗尼经后序》考释
- 1
-
-
作者
孙齐
-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出处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39,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古中国多元传统的竞争、互动与交融研究”(22JJD770006)。
-
文摘
《尊胜陀罗尼经后序》是唐代张承福于如意二年(693)左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的灵验记,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灵验故事。这篇文献早已失传,但可以根据两件开元年间经幢复原全文。通过考证,可知张承福为张弼之子,在武则天执政时期颇受信任,作为侍御史监查紫蒙军,随后被诬陷流配庭州,如意二年时放归中原。张承福的经历,展示出武则天时代酷吏政治的一个侧面。
-
关键词
《尊胜陀罗尼经后序》
张承福
庭州
经幢
流放
-
Keywords
Postscript to the Usnisa-vijaya Dharani Sutra
Zhang Chengfu
Tingzhou
stone pillars inscribed with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images
exile
-
分类号
G256.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保定西夏文经幢《尊胜陀罗尼》的复原与研究
- 2
-
-
作者
李杨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系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5-120,共6页
-
文摘
存世的西夏文《佛顶尊胜陀罗尼》可分为纸本和石刻本两类,其中纸本包括黑城出土本、绿城出土本和居延出土本,石刻本包括居庸关石刻本和保定经幢本。本文在对照黑水城纸本《尊胜陀罗尼》的基础上,对保定经幢本进行了复原和解读,并根据不同版本所用西夏文译音字的不同,探讨了保定本与黑水城纸本以及居庸关石刻本的传承关系,希望能为研究元明时期西夏文《尊胜陀罗尼》的传播,乃至西夏后裔在中原从事宗教活动的情况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尊胜陀罗尼
保定经幢
西夏学
佛经
-
分类号
K24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延续寿命法:《尊胜陀罗尼》吐蕃译本与流传
- 3
-
-
作者
才让
-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20,共12页
-
基金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古藏文密教文献的翻译与研究”(14BZJ008)
西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
文摘
《尊胜陀罗尼》是较为流行的密宗经典,内容主要包括缘起、佛顶出陀罗尼、陀罗尼使用及功效、陀罗尼仪轨及功效、结尾等。敦煌藏文写本中有两种抄写类型,一是摘抄其中的陀罗尼文,包括意译和音译;二是抄写全文。P.T.54A和P.T.368属于不同的译本,二者的差异十分明显,没有完全相同的句子。P.T.54A是吐蕃译师益西德译本,后世得到流传,收入《甘珠尔》中;而P.T.368不见于《甘珠尔》,属于敦煌轶经。
-
关键词
敦煌古藏文
《尊胜陀罗尼》
益西德
-
Keywords
Dunhuang documents in ancient Tibetan script
Usnisauijaya-dharani
Yeshe De
-
分类号
B946.6
[哲学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