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封神》能否封神:东方史诗的西方叙事
1
作者 张发松 赖煜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56-160,共5页
《封神》三部曲延续导演乌尔善的恢宏视觉风格,以现代工业电影重构古代神话史诗。《封神:朝歌风云》凭借历史脸谱的彻底颠覆、精妙绝伦的视觉盛宴与现代普世价值的完美融合,致力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探索与尝试,获得巨大商业成功。《封神:... 《封神》三部曲延续导演乌尔善的恢宏视觉风格,以现代工业电影重构古代神话史诗。《封神:朝歌风云》凭借历史脸谱的彻底颠覆、精妙绝伦的视觉盛宴与现代普世价值的完美融合,致力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探索与尝试,获得巨大商业成功。《封神:朝歌风云》于东方史诗下尝试了西方叙事的底层逻辑,其在数字化影像的视域下探寻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成效显著,但其电影叙事节奏缓慢、视觉特效平常与古典美学缺失等缺憾也有待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神》 东方史诗 西方叙事 古典美学 中国电影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神话-史诗”叙事的“觉观”再构与瓦解
2
作者 唐诗琦 韩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2,共6页
本文运用文本分析与影视批评方法,深入剖析《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乌尔善,2025)。影片在叙事上解构传统神话,聚焦西岐保卫战,重塑人物形象,如邓婵玉的自我意识觉醒、姬发的成长与自我认知深化,对群像的塑造也展现出现代性思考;视觉上... 本文运用文本分析与影视批评方法,深入剖析《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乌尔善,2025)。影片在叙事上解构传统神话,聚焦西岐保卫战,重塑人物形象,如邓婵玉的自我意识觉醒、姬发的成长与自我认知深化,对群像的塑造也展现出现代性思考;视觉上营造沉浸感,角色造型与美术设计融合古典与奇幻,镜头语言与特效运用增强冲击力。但影片存在“视觉奇观”与“叙事逻辑” 割裂、视觉建构暴露叙事逻辑脆弱、对神话体系去深度化处理等问题。本文认为,中国神话史诗电影创作需平衡商业性、艺术性与文化性,避免过度追求视觉奇观,坚守文化主体性,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推动影视业不断推出获得观众广泛认可的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史诗 《封神第二部》 传统解构 视觉奇观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兆”、错乱与本能的声音——论《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3
作者 翟业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8,95,共6页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的男人都是错乱的。姬发的倒退式成长是理性之下的“延宕”,出自一种维护自己“征兆”的本能。闻太师、殷郊等人同样不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他们都是“倒错”的。是妲己、邓婵玉这些女人启发、“缝合”了残...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的男人都是错乱的。姬发的倒退式成长是理性之下的“延宕”,出自一种维护自己“征兆”的本能。闻太师、殷郊等人同样不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他们都是“倒错”的。是妲己、邓婵玉这些女人启发、“缝合”了残缺的男人,不过,她们自己同样是残缺的。妲己复活了纣王,自身却逐渐坍塌下去,为了自己的欲望装置,她竟是如此疯狂。邓婵玉一直被大他者所书写、控制。只有在那个千钧一发的瞬间,她才忠于自己的本能,刺向闻太师,从而捍卫了天下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性别 征兆 本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朝歌到西岐:《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中姬发的“英雄之旅”与成长叙事
4
作者 刘晨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70,共5页
作为乌尔善导演“封神三部曲”的叙事枢纽,《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通过对英雄主体性的建构,完成了神话史诗的类型化书写。影片围绕姬发从“服从者”“流亡者”,再到“觉醒者”与“领导者”的四重身份嬗变,在商周易代的历史框架内展开... 作为乌尔善导演“封神三部曲”的叙事枢纽,《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通过对英雄主体性的建构,完成了神话史诗的类型化书写。影片围绕姬发从“服从者”“流亡者”,再到“觉醒者”与“领导者”的四重身份嬗变,在商周易代的历史框架内展开英雄主体的现代性转化。基于此,以约瑟夫·坎贝尔“启程—启蒙—归来”三幕结构为分析框架,着重解构主人公四次认知跃迁中的符号编码策略,探讨电影在塑造英雄成长过程中所呈现的结构性特点,旨在揭示“封神”系列影片在叙事上的成败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叙事 英雄之旅 坎贝尔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超越神话的视听特效与人物塑造解读
5
作者 万文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141,共5页
乌尔善执导的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通过宏大的叙事背景、精湛的视听特效和细致的人物塑造,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既熟悉又新颖的神话世界。影片的视听元素设计独具匠心,在场景设计、服装与道具设计以及配乐与音效设计方面都展现了独... 乌尔善执导的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通过宏大的叙事背景、精湛的视听特效和细致的人物塑造,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既熟悉又新颖的神话世界。影片的视听元素设计独具匠心,在场景设计、服装与道具设计以及配乐与音效设计方面都展现了独特的东方美学。尤其是神兽、法宝、战争场景以及神魔形象的设计都达到新的高度。在人物塑造上,主要角色如姬发、邓婵玉、殷郊和闻仲等,通过各自的成长、转变与内心挣扎,展现出人的复杂性,人物成长也推动了整个故事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视听特效 人物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看大制作电影在视觉和文本上的取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兴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0-154,共5页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既是视觉的盛宴,也是文本的传承。在大制作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常常需要在视觉效果和文本表达之间做出取舍与平衡。中国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作为一部融合了古典神话故事与现代视听享受的作品,引...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既是视觉的盛宴,也是文本的传承。在大制作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常常需要在视觉效果和文本表达之间做出取舍与平衡。中国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作为一部融合了古典神话故事与现代视听享受的作品,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通过深入探讨这部作品,讨论大制作电影在视觉和文本方面的取舍问题,探寻如何在视觉冲击与文本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进而探讨大制作电影在传承文化、吸引观众、塑造形象等方面的挑战与机遇,探索电影在视觉与文本之间的创作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制作电影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视觉和文本 取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中的壁画元素与文化认同建构——以《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国民 李嵘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06-109,共4页
2023年7月上映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堪称国产奇幻古装电影的经典。其中蕴含的永乐宫壁画元素及各种传统文化因子,给予了观众良好的视听体验,与此同时,满足了观众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以电影中的永乐宫壁画元素的应用方式为例,延伸至... 2023年7月上映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堪称国产奇幻古装电影的经典。其中蕴含的永乐宫壁画元素及各种传统文化因子,给予了观众良好的视听体验,与此同时,满足了观众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以电影中的永乐宫壁画元素的应用方式为例,延伸至对整部影片的创作背景及其蕴含的壁画元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此对电影的文化认同建构方式展开探析,以此获取一些电影创作的启示,为我国电影创作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元素 文化认同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永乐宫壁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聆听“封神”东方之声与文化交响
8
作者 莫梓怡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132,共5页
乌尔善在明确“工业化”制片的前提下,创作了“封神三部曲”系列电影,故事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代表著作《封神演义》,在银幕上呈现了三千年前人、仙、妖三界之间的神话战争,最终形成了宏大的、充满中国本土想象力的“封神宇宙”。而影片... 乌尔善在明确“工业化”制片的前提下,创作了“封神三部曲”系列电影,故事取材于我国古代神话代表著作《封神演义》,在银幕上呈现了三千年前人、仙、妖三界之间的神话战争,最终形成了宏大的、充满中国本土想象力的“封神宇宙”。而影片的声音传达以神话史诗式的风格、音乐的多重表征及细腻丰富的音效带给了观众更沉浸的艺术享受,这也会作用于大众审美素养、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随此发展,声音艺术将会越来越被重视,有着更加良好的发展,在时代的长河中奔流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工业化创制 电影音乐 声音传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鼓词《封神榜》对《封神演义》的因革 被引量:5
9
作者 纪德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83,共7页
清末流行于京城的鼓词《封神榜》基本上是按小说《封神演义》提供的故事情节和叙事脉络进行演说的,但是它对小说又有多方面的丰富与发展,比小说更贴近民众的思想情感,更富有现实生活气息,也更符合民众的欣赏口味。当然,从书面文学角度看... 清末流行于京城的鼓词《封神榜》基本上是按小说《封神演义》提供的故事情节和叙事脉络进行演说的,但是它对小说又有多方面的丰富与发展,比小说更贴近民众的思想情感,更富有现实生活气息,也更符合民众的欣赏口味。当然,从书面文学角度看,它也存在一些缺陷。不过,就整体效果来说,它对原著的加工、演绎还是相当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词 《封神榜》 《封神演义》 因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西游演了是封神”——鲁迅《赠日本歌人》新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邬国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2年第10期30-33,共4页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关键词 日本 鲁迅 国民党 蒋介石 《西游记》 胡汉民 《封神》 歌舞 《西游》 《鲁迅全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校古籍审读杂记续
11
作者 傅憎享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62-64,共3页
新校古籍审读杂记续傅憎享校书者的增删易,必然以其书为非,而自以为是。以为缺佚才增,以为冗衍才删,以为讹误才易。每增删易一字,皆有着孰是孰非的问题;所以,校理须有坚据,以求其是而去其非。力避旧误未除,新讹又生。人的名儿... 新校古籍审读杂记续傅憎享校书者的增删易,必然以其书为非,而自以为是。以为缺佚才增,以为冗衍才删,以为讹误才易。每增删易一字,皆有着孰是孰非的问题;所以,校理须有坚据,以求其是而去其非。力避旧误未除,新讹又生。人的名儿,书的影儿。一、人名:从一而终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水浒》 书写习惯 《西游记》 古籍 古代小说 杂记 《封神演义》 上下结构 《封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派京剧巫文化丛考略
12
作者 于质彬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7-71,共5页
南派京剧巫文化丛考略于质彬[编者按]江苏的体文化源远流长。体的活动、体戏的演出至今仍很活跃;可供探讨研究的“资源”既有丰富的典籍,又有现成的“活化石”,可谓得天独厚。对于这个新学科的研究,我省虽然进展得缓慢了些,但有... 南派京剧巫文化丛考略于质彬[编者按]江苏的体文化源远流长。体的活动、体戏的演出至今仍很活跃;可供探讨研究的“资源”既有丰富的典籍,又有现成的“活化石”,可谓得天独厚。对于这个新学科的研究,我省虽然进展得缓慢了些,但有志于此者却也时断时续地坚持了几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文化 目连戏 香火戏 南派 京剧 里下河地区 《西游记》 梁武帝 《扬州画舫录》 《封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上生灵笋,泉中落异花
13
作者 甘海伶 《地理教学》 2023年第20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石上生灵笋,泉中落异花”是唐代诗人李频对灵栖洞的赞美,诗句灵动地描绘了灵栖洞的美景。除此之外,灵栖洞有“江南溶洞明珠”“地下艺术宫殿”“洞内是仙境,洞外是花园”的美誉。自景区开放以来,灵栖洞接待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成为《西... “石上生灵笋,泉中落异花”是唐代诗人李频对灵栖洞的赞美,诗句灵动地描绘了灵栖洞的美景。除此之外,灵栖洞有“江南溶洞明珠”“地下艺术宫殿”“洞内是仙境,洞外是花园”的美誉。自景区开放以来,灵栖洞接待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成为《西游记》《封神榜》《梁山伯与祝英台》《碧水双魂》《春江花月夜》等多部影视剧的取景地,入选“中国电影电视剧浙江外景入镜率最佳城市”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西游记》 电影电视剧 影视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封神榜》 生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丰 那些海外归来的麋鹿们
14
作者 农夫 《绿色中国》 2013年第23期36-39,共4页
在我国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姜子牙被称为众神之祖,帮助周武王成功伐纣,建立了周王朝。在伐纣的大小战斗中,姜子牙的坐骑被描述成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的“四不像”,使其更富有传奇色彩。而这个俗称“四不像”的姜子... 在我国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姜子牙被称为众神之祖,帮助周武王成功伐纣,建立了周王朝。在伐纣的大小战斗中,姜子牙的坐骑被描述成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的“四不像”,使其更富有传奇色彩。而这个俗称“四不像”的姜子牙坐骑就是我国的特有种麇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海外 《封神榜》 特有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