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存悖论——《寻枪》的文化意义
- 1
-
-
作者
吴霞
-
机构
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2009年第6期45-45,52,共2页
-
文摘
"枪"的所指和功能无限夸大,"寻枪"又是一个无法真正实现的过程,陆川以整体隐喻的方式讲述了人性异化的物恋悲剧,以摄像机的运动和感性跳切的剪辑方式等电影语言展示了人类切实却不无荒诞的生存幻象及存在的悲剧。
-
关键词
“枪”
“人”
生存悖论
《寻枪》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从《罗拉快跑》与《寻枪》之比较看未来电影发展走向
- 2
-
-
作者
詹胜男
-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2年第4期78-80,共3页
-
文摘
由汤姆·蒂克威导演的电影《罗拉快跑》主要特点是:由女主角罗拉在戏剧化的情节中不停奔跑,来说明时间是一个可以被任意挤压和延宕的概念,即挑战传统叙事概念,这种情节结构的设置,解构了经典严肃情节(如《三十六种情节模式》),拆解了真实与非真实间的界限,而对设置情节可信度和观者的认同感,则不予关注。
-
关键词
《罗拉快跑》
《寻枪》
电影
-
分类号
J9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J9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从《寻枪记》到《寻枪》的改编
- 3
-
-
作者
萧菁
-
机构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0期35-37,共3页
-
文摘
从小说《寻枪记》到电影《寻枪》,除了警察马山丢枪和找枪的基本线索不变,电影删掉了小说中许多枝枝蔓蔓的情节和人物,增加很多戏剧化的冲突。从影视剧作的情境设置与冲突制造和观众移情效果两方面来看,电影《寻枪》对于小说《寻枪记》的改编是一次成功的改编。
-
关键词
《寻枪》
情境
冲突
移情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电影《寻枪》马山人物形象新解
- 4
-
-
作者
宋朝
-
机构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37,共3页
-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数字化微电影对贵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8gh2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和精神分析的角度重新观察《寻枪》,尤其是把关注点聚焦在主人公马山身上,可以得出与以往大相径庭的解读结果。换个角度审视马山丢枪这一意象,实际上正是因为性无能带来的精神危机,心理焦灼,失去理智,做出一系列疯狂的行为;马山其实可能从未丢枪,所谓寻枪,只是马山精心策划的一桩谋杀案,一个双重人格分裂者谋杀初恋情人之后在良心的驱使下自戕的悲剧;电影还可能是马山通过想象的暴力,减轻自己双重人格分裂带来的苦痛,完成自我的疗救和灵魂的自我救赎。
-
关键词
《寻枪》
人物形象
性无能
人格分裂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寻枪》制造灰色的寓言
- 5
-
-
作者
吴黎黎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8-38,共1页
-
文摘
初听这个片名,觉得土得掉渣,“枪”或许是“小米加步枪”的枪,搞不好还是革命战争或者土匪和解放军题材的类型片,心里生了怕,抵抗了几次,但抵抗无效反而多看了几遍。
-
关键词
《寻枪》
类型片
片名
题材
寓言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南京!南京!》的历史震撼
- 6
-
-
作者
刘洋
孙昭磊
-
机构
河北大学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9-30,共2页
-
文摘
从《寻枪》到《可可西里》,再到《南京!南京!》,陆川的三部电影中都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线索——人文关怀,而且是从现实关怀到自然关怀,最后又到历史关怀。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更加深入思考与精神层面相关的东谣。
-
关键词
南京
历史
《可可西里》
人文关怀
《寻枪》
自然关怀
现实关怀
精神层面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南京! 南京!》:艺术与缺憾的品味
- 7
-
-
作者
韩婷婷
-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9-40,共2页
-
文摘
已经有了《寻枪》《可可西里》两部成功影片的陆川导演,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奉献上历史巨片《南京!南京!》。这让观众充满了强烈的期待,良好的票房成绩证明了这一点。《南京!南京!》也成为他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
关键词
南京
品味
缺憾
艺术
《可可西里》
新中国成立
《寻枪》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