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悲情的双曲线:关系意义中的生活废墟——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一兵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共9页
在海德格尔看来,实际生活并非像常识所体验的那样,只是客观地发生,它从指引式的倾向开始,经过看不见间距的双曲线,最终在自我封闭的椭圆阻断中失去自身。并且,从动态的过程上看,它不过是通过某种不断返照和事先建构的复杂关涉才得以实... 在海德格尔看来,实际生活并非像常识所体验的那样,只是客观地发生,它从指引式的倾向开始,经过看不见间距的双曲线,最终在自我封闭的椭圆阻断中失去自身。并且,从动态的过程上看,它不过是通过某种不断返照和事先建构的复杂关涉才得以实现的。可是,我们在关涉活动的返照中建构起来的周围世界,并不是本己的东西,而只是走向毁灭的生命废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 倾向 间距 双曲线 椭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的意向性:此岸世界的灰暗生存——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
2
作者 张一兵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3,共6页
青年海德格尔认为,在动荡不居的生活中,我们其实是在追逐财富和新奇之物中失去自己,因为我们所欲求的生活的物性之有的本质其实为无。生命本身的毁灭不再是抽象性的关涉,而在操持性的时间——适时性和操持性的空间——虚无之中。被加重... 青年海德格尔认为,在动荡不居的生活中,我们其实是在追逐财富和新奇之物中失去自己,因为我们所欲求的生活的物性之有的本质其实为无。生命本身的毁灭不再是抽象性的关涉,而在操持性的时间——适时性和操持性的空间——虚无之中。被加重了的关涉更深地陷入物欲之操持,诱惑、异化和生存自身的连根拔除,构成了实际性生活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海德格尔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 意向性 适时 虚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表现背后的强表现构境层--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
3
作者 张一兵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21,共8页
海德格尔的《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讲座中,呈现出一种不同表现内容的差异性思想构境,在讲稿之外的"活页"中,海德格尔是从现象学的语境中强力表现出此时已经初步形成的实际生活关涉论思想。"活页"文本中出现... 海德格尔的《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讲座中,呈现出一种不同表现内容的差异性思想构境,在讲稿之外的"活页"中,海德格尔是从现象学的语境中强力表现出此时已经初步形成的实际生活关涉论思想。"活页"文本中出现了一个在正式讲稿中并没有直接出场的更深思想构境层,它由一个完全陌生的学术话语概念群构成并突现为思想场境:存在与存在者的清晰存在论差异的界划,打交道与操劳的归基对应,存在特性与怎样存在的全新路径。这已经完全异质于胡塞尔的现象学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 现象学 活页 强表现文本 弱表现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的存在意义--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解释》的构境论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一兵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0,173,共6页
现象学的解构恰恰是将一般科学认识中没有自觉意识到的认知本身的"怎样"通达的方式显现出来了,这就是显示中的形式。解构式的形式显示中的先理解(形式)之在场是对建构对象的更原初的指认。关系意义就是意向性走向现实,这已经... 现象学的解构恰恰是将一般科学认识中没有自觉意识到的认知本身的"怎样"通达的方式显现出来了,这就是显示中的形式。解构式的形式显示中的先理解(形式)之在场是对建构对象的更原初的指认。关系意义就是意向性走向现实,这已经是在超越胡塞尔的现象学。这里的存在意义是指将传统哲学中那种客体化的实在——"存在"解构之后获得的东西。这个使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存在意义,甚至是我们这个生活世界更根本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现象学解释 构境论 解构 存在 哲学生存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友爱与政治:从亚里士多德到现象学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治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5,254,共10页
相较于近现代西方意识主体性形而上学对于友爱的普遍忽略、贬低乃至抵制,亚里士多德代表的古希腊实践哲学则将其摆置于突出地位:政治的友爱或公民友爱,同正义一起维持着城邦共同体的兴盛与发展。作为20世纪现象学思潮中的代表性哲学家,... 相较于近现代西方意识主体性形而上学对于友爱的普遍忽略、贬低乃至抵制,亚里士多德代表的古希腊实践哲学则将其摆置于突出地位:政治的友爱或公民友爱,同正义一起维持着城邦共同体的兴盛与发展。作为20世纪现象学思潮中的代表性哲学家,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德里达在批判地反思主体主义形而上学及其支配的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社会形态的过程中,先后将眼光瞄向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并且不同程度地涉及其友爱之思,从而在现象学的崭新视域下,逐渐将友爱重新引入政治社会领域。当然,有鉴于思想重心、政治动力和对现代性问题的具体诊断等方面的某些分野,他们在友爱问题上的运思景象及其政治关联各有千秋、各有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爱 政治 共同体 亚里士多德 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术的本质:亚里士多德与现象学传统
6
作者 陈治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42,177,共9页
从亚里士多德以及深受其影响的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代表的现象学传统来看,关于医术活动之本质的寻常认识问题重重。对亚里士多德来说,医术的对象是作为自然物的身体,但由于医术本身作为技艺属于创制科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必须无... 从亚里士多德以及深受其影响的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代表的现象学传统来看,关于医术活动之本质的寻常认识问题重重。对亚里士多德来说,医术的对象是作为自然物的身体,但由于医术本身作为技艺属于创制科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于健康这一根本目的。在海德格尔那里,作为技艺的医术和作为自然的身体在人的康复活动中具有某种交织性,但是前者永远无法代替后者,医术对于在根本上具有运动尤其是自我遮蔽之倾向的自然性身体,只能发挥一种配合与支持的功能。伽达默尔在综合性继承亚里士多德与海德格尔思想的基础上,不仅继续强调医术相对于自然性身体的服务性、参与性地位,强调医术远不止于对医学知识的简单运用,而且要求在实践理性的反思框架中来运用医术,即医术属于一种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的人类生存经验。总之,按照亚里士多德和现象学传统,人类身体的健康虽然关乎医术,但是首先关乎自然、关乎人之整体性存在,乃至我们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实践性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现象学 医术 身体 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实习生对慎独认知与实践经历的解释现象学分析
7
作者 锁彤晖 张凤琴 +2 位作者 芮晓丽 杨国琴 汪丽平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护理工作中慎独的认知及相关经历,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和慎独精神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6名本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实习生...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护理工作中慎独的认知及相关经历,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和慎独精神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6名本科护理实习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护理工作中慎独的认知和经历归纳为3个主题:慎独的本质与内涵,慎独的实践价值与现实困境,影响慎独的内、外部因素。结论护理实习生对慎独有较正面的理解;护理教育者可通过多层面支持和引导,帮助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践中逐步觉醒慎独意识,实现慎独素养的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学生 实习 慎独 职业伦理 职业道德 解释现象学 质性研究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亚里士多德诗的起源理论解释的一点异议
8
作者 章启群 《江淮论坛》 1981年第3期94-96,共3页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明确指出:“一般说来,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那两个原因呢?亚里土多德的回答是,一是“摹仿的本能”,二是“音调感和节奏感”。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起源 《诗学》 节奏感 音调 艺术起源 理论解释 诗歌 摹仿说 原始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描述到解释:现象学研究路径转向 被引量:17
9
作者 黄广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2-56,共5页
现象学的哲学观被应用到人文社科领域后,众多的现象学流派又融合成两种主流的作为方法的现象学流派即描述性现象学和解释性现象学,而且也逐渐呈现出从描述性路径转向解释性路径的特点。解释性现象学在描述性现象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既... 现象学的哲学观被应用到人文社科领域后,众多的现象学流派又融合成两种主流的作为方法的现象学流派即描述性现象学和解释性现象学,而且也逐渐呈现出从描述性路径转向解释性路径的特点。解释性现象学在描述性现象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两者在哲学基础、研究理念、研究方法论这三个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对这两者进行对比研究,有利于促进其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性现象学 解释现象学 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的边界与理解的张力——兼论哲学解释学的现象学维模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廷国 梅景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现象学的精神与方法并未因胡塞尔的逝去而消逝,一个多世纪的现象学运动展开了现象学的实践精神和应用效度,在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对于语言和存在关联的洞察中,解释学的思想和现象学的方法相遇,语言突破了原有的边界,成为了存在的居所和... 现象学的精神与方法并未因胡塞尔的逝去而消逝,一个多世纪的现象学运动展开了现象学的实践精神和应用效度,在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对于语言和存在关联的洞察中,解释学的思想和现象学的方法相遇,语言突破了原有的边界,成为了存在的居所和能够被理解的存在,他们对于语言本质的分析与澄明其实蕴涵着现象学精神另一种形式的维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解释 语言 理解 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现象学与解释学之间──早期弗莱堡时期海德格尔哲学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周兴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87-93,共7页
早期弗莱堡讲座是海德格尔前期哲学的真正起点。海德格尔这个时期思想的基本要素和构成方向是现象学与解释学。海氏以“现象学的解构”对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了解释学的改造,同时又以集中表现为“形式指示”的象学方方法对狄尔泰的生命哲... 早期弗莱堡讲座是海德格尔前期哲学的真正起点。海德格尔这个时期思想的基本要素和构成方向是现象学与解释学。海氏以“现象学的解构”对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了解释学的改造,同时又以集中表现为“形式指示”的象学方方法对狄尔泰的生命哲学和解释学作了现象学的改造,从而使现象学和解释学在相互交织中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解释 解构 形式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生活美学的哲学反思——以现象学、解释学和语用学为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悦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5,共6页
美与生活构成了一种"对话的辨证法"。美的活动在直观中才能达到本质或者说,让本质呈现于审美直观之中,作为"本质直观",美的活动其实也是"回到事物本身"的本真生活方式之一。
关键词 日常生活美学 现象学 解释 语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的解释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林园 王婧怡 +2 位作者 唐逸文 乔丹桔 田宏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51,共11页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研究热点,此领域鲜有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为了生动立体地刻画家长教育焦虑的共性心理特征,本研究对8位处在教育焦虑状态的中小学家长进行半结构化个体访谈,遵照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步骤,... 中小学家长教育焦虑是当前的社会热点和研究热点,此领域鲜有采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为了生动立体地刻画家长教育焦虑的共性心理特征,本研究对8位处在教育焦虑状态的中小学家长进行半结构化个体访谈,遵照解释现象学分析的步骤,得到家长教育焦虑共性心理特征的4个高级主题:失败的家长角色、高度的亲子一体化、僵化的思维模式、脆弱的应对机制,以及对应的10个初级主题。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心理学视角理解家长教育焦虑的症结原因,找寻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教育焦虑 解释现象学分析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视野下的中西哲学的解释学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春友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33-35,共3页
周光庆认为,中国经学传统中的解释空间,是以意义信仰为最后皈依,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以立足现实不断开拓为显著特征,经过历代哲人学者的努力开拓,与封建专制社会相互作用,常常是相当宏大的.周裕锴指出,乾嘉学派的"语言还原法&quo... 周光庆认为,中国经学传统中的解释空间,是以意义信仰为最后皈依,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以立足现实不断开拓为显著特征,经过历代哲人学者的努力开拓,与封建专制社会相互作用,常常是相当宏大的.周裕锴指出,乾嘉学派的"语言还原法",在重现和复制文本原意、保证理解和解释的客观性方面,对中国阐释学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们提出的"由文字声音训诂而得义理之真",标志着中国传统阐释学最终实现了"语言学转向".严春友则从现象学的视域对中西哲学的两种解释学特征作了分析,认为在中国强解释传统依然存在的情形下,建立那种旨在解释古代文章的作为一门解释技术的"中国解释学"不仅毫无必要,而且也不应该,倒是主张"居中"的现象学和现代解释学值得我们去学习,它或许可以治疗人们在肯定与否定的两极之间跳跃的毛病.李清良鉴于对中西阐释理论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焦点和热点,指出中国的阐释学研究如果不是从自己的时代问题出发,就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从一种不同于西方近代传统的主体性意识角度切入中外阐释理论的研究,可能是使中国的阐释学研究获得其合法性的一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解释学特征 历史性 批判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解释学”视野中的教师角色
15
作者 常秀芹 王树恩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5期54-56,共3页
现象学-解释学认为教师理解者角色是一种敞开的状态。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所理解、创生的角色是最根本的教师角色。教师理解者角色可以具体表现为学生的父母、朋友、教育研究者等一切可能的角色。尽管对教师角色的理解在不断丰富变化... 现象学-解释学认为教师理解者角色是一种敞开的状态。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所理解、创生的角色是最根本的教师角色。教师理解者角色可以具体表现为学生的父母、朋友、教育研究者等一切可能的角色。尽管对教师角色的理解在不断丰富变化中,但始终应以实践理性关照教师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解释 教师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现象学分析在中国的运用:系统评价及指南 被引量:29
16
作者 侯力琪 唐信峰 +1 位作者 何丽 贾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6-1841,共16页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解释现象学分析在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逐渐兴起。目前在中国,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筛选,最终纳入49篇... 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解释现象学分析在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中逐渐兴起。目前在中国,运用解释现象学分析的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通过对中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及筛选,最终纳入49篇期刊文章。根据Smith(2011)为解释现象学分析提出的4个标准对这些文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6篇研究明确提及了解释现象学的理论原则,33篇文章的资料收集及分析过程清晰透明,大部分研究(n=40)条理清晰、言之成理,但只有约1/4的研究(n=13)提供了足够强的证据来支持其提取出来的主题。只有4篇全部达到质量标准,11篇基本达到标准,大部分文章没有达到标准。最后,本研究尝试提出一份解释现象学分析的使用指南,供将来的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现象学分析 系统评价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搜索即学习视角下个体认识论信念与知识变化过程探究——基于解释现象学方法论 被引量:5
17
作者 包丹宇 曹树金 《现代情报》 CSSCI 2023年第11期85-95,111,共12页
[目的/意义]个体认识论信念是主体心理世界的现象,也是影响个人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气候变化议题为研究情境,诠释个体在搜索即学习过程中的认识论信念和知识建构过程,对拓展和细化信息搜索研究中的主体属性维度,把握信息研究... [目的/意义]个体认识论信念是主体心理世界的现象,也是影响个人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气候变化议题为研究情境,诠释个体在搜索即学习过程中的认识论信念和知识建构过程,对拓展和细化信息搜索研究中的主体属性维度,把握信息研究和认识论研究的相交点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以解释现象学为方法论,通过访谈、问卷和眼动追踪引导的回溯性口头报告了解参与者一般性认识论信念和主题认识论信念,采用访谈和书面报告从知识质量、知识变化广度和知识变化深度多个方面探究搜索过程中的知识变化。[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两种认识论信念差异较大;主题认识论信念的简单性和确定性越低,则搜索策略越灵活,知识质量更高,知识变化广度更大;当认识正当性信念缺失时,知识变化深度也会缺失;主体对知识有用性建构影响了最终的知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信念 搜索即学习 解释现象学 眼动实验 回溯性口头报告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心理资本构成的解释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霜霜 卢翔宇 +2 位作者 尚东旭 王鑫鑫 郭玉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0,共4页
目的基于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结合文化情境及护士职业特点,探询护士积极心理资本的构成。方法采用解释现象学研究方法,筛选35篇关于国内优秀护理工作者的事迹和文字报道资料;对保定市3所三甲医院22名优秀护士进行半结构式... 目的基于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结合文化情境及护士职业特点,探询护士积极心理资本的构成。方法采用解释现象学研究方法,筛选35篇关于国内优秀护理工作者的事迹和文字报道资料;对保定市3所三甲医院22名优秀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文献和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形成护士积极心理资本二阶三因素结构:工作任务型心理资本(沉着稳重、工作沉浸、坚韧、乐观、自我效能、职业责任感、适应)、人际沟通型心理资本(包容、奉献、谦虚、团体感)、学习发展型心理资本(反思、学以致用、主动作为、创新力)。将护士积极心理资本定义为护士在完成护理工作、进行有效沟通以及规划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所拥有的一种可开发、可测量对提升个体竞争力有促进作用的类状态积极心理力量。结论护士积极心理资本二阶三因素结构,可为全面认识护士群体的心理资本特征和开发护士心理资本评价工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心理资本 解释现象学 积极心理学 有效沟通 个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和解释学视域下的人文社科论文审读活动研究
19
作者 帅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9-206,共8页
论文审读是责任编辑首先需要做好的重要工作,论文审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刊物的选稿和用稿质量,因此责任编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论文审读能力。对此,德国现代哲学的高峰——胡塞尔现象学以及以其为基础的哲学解释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坚实... 论文审读是责任编辑首先需要做好的重要工作,论文审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刊物的选稿和用稿质量,因此责任编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论文审读能力。对此,德国现代哲学的高峰——胡塞尔现象学以及以其为基础的哲学解释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通过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方法,我们能深入到论文审读活动本身,看到其在纯粹意识中被建构或显现的本质过程或结构。责任编辑在进行论文审读时,在纯粹意识体验和日常生活体验中进行着的日用而不知的活动,还存在着一些比较难以克服的问题。通过对论文审读活动本质的揭示和反思,将有利于贵任编辑以“面向事情本身”的态度去从事论文审读活动,有利于责任编辑真正做好论文审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解释 论文审读 论文质量评估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初探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本禹 崔光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90,共5页
现象学哲学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很难落实到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层面。与此相比,以美国杜奎森大学的心理学家们为代表的现象学心理学却在这方面做出了突破。现象学心理学秉承现象学精神,关注生活世界,在具体研究中,... 现象学哲学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很难落实到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层面。与此相比,以美国杜奎森大学的心理学家们为代表的现象学心理学却在这方面做出了突破。现象学心理学秉承现象学精神,关注生活世界,在具体研究中,形成了经验的和解释的两种取向。经验的研究取向主要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哲学基础,而解释的研究取向则更多地基于解释学哲学,二者在研究思路和研究程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心理学而言,现象学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提供了科学心理学之外的另一种研究途径,并且使得心理学更加真正地面向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心理学 经验的现象学心理学 解释的现象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