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钱笺说有未周论 被引量:2
1
作者 邝健行 《杜甫研究学刊》 2009年第2期54-62,共9页
关键词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钱注杜诗》 诗人 宋人 钱谦益 杜甫 年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笺证
2
作者 孙尚勇 赵国庆 《杜甫研究学刊》 2020年第4期35-46,共12页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以李白大起大伏的人生遭际为主线,切入杜甫自己艰难苦恨的“谋道”经历,谱写了经历盛世转入动乱时代持守宏大政治理想的知识者的悲歌。诗中寄寓了无可奈何而欲上告于天的悲痛和愤激,表达了对权力和政治的反思和批...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以李白大起大伏的人生遭际为主线,切入杜甫自己艰难苦恨的“谋道”经历,谱写了经历盛世转入动乱时代持守宏大政治理想的知识者的悲歌。诗中寄寓了无可奈何而欲上告于天的悲痛和愤激,表达了对权力和政治的反思和批判。由李杜二人醉舞行歌的携手同游、归隐养生的宿心相惜来看,杜甫的这首诗以及其与李白有关的其他作品,都是考察李白长安遭际最为重要的资料。杜甫“诗史”的核心是,以个人遭遇和闻见来反思时代政治,以孔子《春秋》之王道理想为准则,在诗中表达价值坚持和微言大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诗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发微
3
作者 吕华明 《杜甫研究学刊》 2003年第1期21-26,67,共7页
本文从贾至、李白和杜甫的行踪及交游入手 ,通过与李白贬谪和遇赦等事件的排比考察 ,并参证唐代的各种史料 ,考证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作于乾元二年秋 ,地点为秦州。并挖掘诗中深刻的政治内涵 。
关键词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史料 考证 秦州 政治内涵 古代文学研究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读《本事诗》“李白”条——试论与杜甫相关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龚方琴 《杜甫研究学刊》 2010年第4期25-31,共7页
《本事诗》"李白"条不仅是"饭颗"诗和"诗史"说的最早文献来源,还是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之"本事"。从"本事"角度重读此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杜甫此诗的用意,并对&qu... 《本事诗》"李白"条不仅是"饭颗"诗和"诗史"说的最早文献来源,还是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之"本事"。从"本事"角度重读此材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杜甫此诗的用意,并对"饭颗"诗的情感倾向和"诗史"说的含义作出新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事诗》“”条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本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悠悠万古情──谈杜甫赠李白诗篇的友谊 被引量:1
5
作者 金启华 《杜甫研究学刊》 1996年第2期1-6,共6页
悠悠万古情──谈杜甫赠李白诗篇的友谊金启华李(白)杜(甫)诗篇,光耀中天。李杜友情,垂统百世,都是值得我们称述的。李白杜甫年岁不同,李白先杜甫十一年而生,杜甫后李白八岁而卒,李白当为杜甫兄辈。李白于天宝三载(744)... 悠悠万古情──谈杜甫赠李白诗篇的友谊金启华李(白)杜(甫)诗篇,光耀中天。李杜友情,垂统百世,都是值得我们称述的。李白杜甫年岁不同,李白先杜甫十一年而生,杜甫后李白八岁而卒,李白当为杜甫兄辈。李白于天宝三载(744)自长安赐金放归,在洛阳与杜甫相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杜友谊 道家思想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别后相思 五言排律 青精饭 长安 屈原辞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与高适李白游宋中考辨─—兼辨杜李游鲁及杜入长安时间 被引量:1
6
作者 乔长阜 《杜甫研究学刊》 1995年第2期36-38,共3页
杜甫与高适李白游宋中考辨─—兼辨杜李游鲁及杜入长安时间乔长阜杜甫与高适、李白的宋中之游.不但是杜甫一生,而且是唐代文学史上的大事。此游之具体时间,钱谦益首倡天宝三载(744)四载间说(《钱注杜诗》卷十《寄李十二白二十... 杜甫与高适李白游宋中考辨─—兼辨杜李游鲁及杜入长安时间乔长阜杜甫与高适、李白的宋中之游.不但是杜甫一生,而且是唐代文学史上的大事。此游之具体时间,钱谦益首倡天宝三载(744)四载间说(《钱注杜诗》卷十《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笺),主要证据确凿,结论审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元和郡县图志》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考辨 宋州 安时 年谱 《仪礼·丧服》 天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潘德舆《养一斋李杜诗话》
7
作者 吴宗海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4期7-11,共5页
关键词 潘德舆 全集编年注释》 《养一斋诗话》 识度甚浅 诗歌创作 杜甫 趋炎附势者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杜晚年何尝有“隔阂”──杜诗郭解商榷之一
8
作者 刘友竹 《杜甫研究学刊》 1995年第4期55-60,共6页
李杜晚年何尝有“隔阂”──杜诗郭解商榷之一刘友竹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对李杜间始终纯真深厚的友情进行了抹煞,使李杜的关系蒙上了重重阴影。这里需要辨析的问题是:杜甫后期是否对李白“非常隔膜”?李杜晚年是否产... 李杜晚年何尝有“隔阂”──杜诗郭解商榷之一刘友竹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对李杜间始终纯真深厚的友情进行了抹煞,使李杜的关系蒙上了重重阴影。这里需要辨析的问题是:杜甫后期是否对李白“非常隔膜”?李杜晚年是否产生了“隔阂”?他们之间是否相互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乾元二年 杜诗 宝应元年 上元元年 隔阂 楚狂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诗文中的音乐世界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志烈 《杜甫研究学刊》 1998年第4期2-8,20,共8页
乐为六艺之一,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广要道》)在儒学长期居于社会上层建筑核心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礼乐教化,被视为社会管理的头等大事,所谓“礼节... 乐为六艺之一,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广要道》)在儒学长期居于社会上层建筑核心地位的中国封建社会,礼乐教化,被视为社会管理的头等大事,所谓“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 音乐境界 音乐意象 《礼记·乐记》 《旧唐书·音乐志》 鉴赏能力 治世理想 礼乐教化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新话八则
10
作者 许永璋 《杜甫研究学刊》 1997年第4期2-9,61,共9页
杜诗新话八则许永璋一、江上(原诗从略)江边穷老叟,日警楚荆秋。潜梦沾阴液,寒心怯敝裘。龃龉墉对镜,孤独每登楼。兵革民劳止,伊谁未肯休?顾注:“诗言江上倚楼,此夔州西阁所作也。”仇注:“上四叙景,旅客悲秋之况。下四言情... 杜诗新话八则许永璋一、江上(原诗从略)江边穷老叟,日警楚荆秋。潜梦沾阴液,寒心怯敝裘。龃龉墉对镜,孤独每登楼。兵革民劳止,伊谁未肯休?顾注:“诗言江上倚楼,此夔州西阁所作也。”仇注:“上四叙景,旅客悲秋之况。下四言情,旧臣忧国之怀。夜不眠以至曙,故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泰元年 杜诗 大历元年 吐蕃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思旧赋》 《孔子世家赞》 孔明 咏物诗 夔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浊醪有妙理──论杜甫与中国酒文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志烈 《杜甫研究学刊》 1995年第1期1-9,共9页
浊醪有妙理──论杜甫与中国酒文化张志烈苏东坡有一篇《浊醪有妙理赋》:酒勿嫌浊,人当取醇。失忧心于卧梦,信妙理之凝神。浑盎盎以无声,始从味入;香冥冥其似道,径得天真。伊人之生,以酒为命。常出既醉之适,方识此心之正。稻米... 浊醪有妙理──论杜甫与中国酒文化张志烈苏东坡有一篇《浊醪有妙理赋》:酒勿嫌浊,人当取醇。失忧心于卧梦,信妙理之凝神。浑盎盎以无声,始从味入;香冥冥其似道,径得天真。伊人之生,以酒为命。常出既醉之适,方识此心之正。稻米无知,岂解穷理;曲有毒,安能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世说新语 审美意识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潜意识 中国酒文化 民族审美心理 贺知章 杜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都刺与杜甫 被引量:1
12
作者 房日晰 《杜甫研究学刊》 1996年第1期54-55,共2页
萨都刺与杜甫房日晰萨都刺,字无锡,号直斋,回族。祖父因军功留镇云、代,遂为雁门人。他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诗人,也是有元一代卓有影响的作家。他一生很认真地学习汉族文化,是著名的汉语诗的作者。唐宋诗人李白、李贺、李商... 萨都刺与杜甫房日晰萨都刺,字无锡,号直斋,回族。祖父因军功留镇云、代,遂为雁门人。他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诗人,也是有元一代卓有影响的作家。他一生很认真地学习汉族文化,是著名的汉语诗的作者。唐宋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温庭筠、苏轼、黄庭坚的诗对他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都刺 题画诗 诗歌创作 杜甫诗歌 杜诗 贺诗歌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商隐 思想内容 房日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与涪江
13
作者 赵长松 《杜甫研究学刊》 1999年第1期66-72,81,共8页
1984年,我在三台《县志》办工作期间,组织编辑过《杜甫在三台诗集》,相隔10年后,在1993年,与重华、云琪先生合作,编注了《杜甫梓州诗注》,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同年出版,收录了杜甫在梓州辖境妻阝县(三台)、盐亭、永泰... 1984年,我在三台《县志》办工作期间,组织编辑过《杜甫在三台诗集》,相隔10年后,在1993年,与重华、云琪先生合作,编注了《杜甫梓州诗注》,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同年出版,收录了杜甫在梓州辖境妻阝县(三台)、盐亭、永泰(盐亭县东)、玄武(中江)、射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涪江 梓州 陈子昂 嘉陵江 金华山 地方官吏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严武 少年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再游齐鲁和西归长安考辨
14
作者 乔长阜 《杜甫研究学刊》 1996年第1期60-64,共5页
杜甫再游齐鲁和西归长安考辨乔长阜天宝中再游齐鲁和其后的西归长安,是杜甫一生中的两段重要经历。因为,再游齐鲁时,“和李邕的再次会晤”,以及“和李白进一步结下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对他此后的生活和创作都很有影响”(肖涤非... 杜甫再游齐鲁和西归长安考辨乔长阜天宝中再游齐鲁和其后的西归长安,是杜甫一生中的两段重要经历。因为,再游齐鲁时,“和李邕的再次会晤”,以及“和李白进一步结下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对他此后的生活和创作都很有影响”(肖涤非、郑庆笃《杜甫》,见《中国历代著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杜诗详注》 长安 天宝 《元和郡县图志》 北海 齐鲁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诗疑义五则
15
作者 黄玉顺 《杜甫研究学刊》 1995年第3期17-25,共9页
杜诗疑义五则黄玉顺引言在当代杜诗研究论著中,傅庚生的《杜诗析疑》(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是较有影响的一种。此书于"文革"劫难后出现较早,多有发明;但是仍有不少疑点,可谓瑕瑜互见。唯其流传较广,不可不辨... 杜诗疑义五则黄玉顺引言在当代杜诗研究论著中,傅庚生的《杜诗析疑》(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是较有影响的一种。此书于"文革"劫难后出现较早,多有发明;但是仍有不少疑点,可谓瑕瑜互见。唯其流传较广,不可不辨,故笔者不揣浅陋而提出商榷,也是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钱注杜诗》 《杜诗详注》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忠君思想 《望岳》 《汇释》 疑义 儒家思想 死而无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