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家与法的方法论——关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重新理解 |
喻中
|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2
|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发展和走向--基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分析 |
董亮
吴宏政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3
|
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思考——学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马柏元
张彦修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4
|
自有人以来的历史是一部文明史——纪念《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出版一百周年 |
张文
|
《中州学刊》
|
1984 |
3
|
|
5
|
关于离婚史的笔记——学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马小军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7 |
1
|
|
6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论略 |
陈克进
|
《云南社会科学》
|
1984 |
1
|
|
7
|
学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 |
陈秋蓉
|
《经济科学》
|
1984 |
0 |
|
8
|
浅谈西藏封建农奴制的几个问题——学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王玉平
|
《西藏研究》
|
1985 |
1
|
|
9
|
恩格斯与“亚细亚生产方式”——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札记 |
詹义康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2
|
|
10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第一版序言和恩格斯1884年的一条遗稿 |
日知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11
|
共产主义必胜的宣言书——《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百年纪念 |
卓天华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2
|
恩格斯的民族学巨著与我区的民族学研究——纪念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一百周年 |
赵复兴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4 |
0 |
|
13
|
德意志人的氏族和国家——学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体会 |
温永灼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14
|
重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札记 |
寒璋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4 |
0 |
|
15
|
一个长期被曲解的科学原理应该彻底澄清——纪念《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一百周年 |
李则鸣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4 |
0 |
|
16
|
关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宗族公社问题 |
程德祺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7
|
永放光辉的历史唯物主义文献——纪念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表一百周年 |
司马英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8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试释(选载三) |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9 |
15
|
|
19
|
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到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试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和资产阶级民族学的联系和区别 |
杨堃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8 |
3
|
|
20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写作背景和经过 |
蔡曙先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