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宣和遗事》史源及编纂考
1
作者 张石川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8-94,共17页
《宣和遗事》作为讲史小说必深受史学观念和史籍编纂的影响,论文拟取径史籍研究的若干方法与视野试加探究。《宣和遗事》的史源文献主要为陈均的《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吕中的《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类编皇朝中... 《宣和遗事》作为讲史小说必深受史学观念和史籍编纂的影响,论文拟取径史籍研究的若干方法与视野试加探究。《宣和遗事》的史源文献主要为陈均的《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吕中的《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类编皇朝中兴大事记讲义》等史书以及《宾退录》《南烬纪闻》等杂史小说。编纂者对史源文献的“纲目体”等编纂体例不甚明了,在抄录史籍的过程中采取简单地直录、节录的方式,导致其文本出现较多疏漏与舛误。《宣和遗事》的目录标题源自简明编年体史书所编纂的“事目”,为元代福建坊间刻书环境与风气下的产物。书中的历史观主要来自其所抄录《讲义》《备要》等史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宋福建地域史学与文化的影响,由此推测《宣和遗事》或为宋遗民编于元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和遗事》 史源 福建史学 成书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靖炎两朝见闻录》内容之来源 被引量:1
2
作者 闫兴潘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117,共6页
伪书《靖炎两朝见闻录》并非陈东所著,其内容是由抄袭者将丁特起的《孤臣泣血录》的全部和佚名的《宣和遗事》部分内容稍加篡改、拼凑,托以陈东之名。其作伪不是以前研究者所认为的由误题所致,而是抄袭者有意为之。但是,由于其自身史学... 伪书《靖炎两朝见闻录》并非陈东所著,其内容是由抄袭者将丁特起的《孤臣泣血录》的全部和佚名的《宣和遗事》部分内容稍加篡改、拼凑,托以陈东之名。其作伪不是以前研究者所认为的由误题所致,而是抄袭者有意为之。但是,由于其自身史学素养不高,拼凑手段拙劣,导致其书本身就有很大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炎两朝见闻录》 《孤臣泣血录》 《宣和遗事》 伪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全传注序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利器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17,共9页
关键词 天都外臣 李卓吾 致语 无穷会 工尺谱 引头 《拍案惊奇》 《清平山堂话本》 八十四调 《宣和遗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舛叙两种《水浒传》版本
4
作者 刘清渭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2期68-68,共1页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论列《水浒传》复杂的版本具有开拓性,历获《水浒传》研究者的推重和援引。但在其时被诸论著引以为据的一段透辟文字中,舛叙了两种《水浒传》版本:“然《宣和遗事》所谓‘三路之寇’者,实指攻夺淮阳京西河北三路强...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论列《水浒传》复杂的版本具有开拓性,历获《水浒传》研究者的推重和援引。但在其时被诸论著引以为据的一段透辟文字中,舛叙了两种《水浒传》版本:“然《宣和遗事》所谓‘三路之寇’者,实指攻夺淮阳京西河北三路强人,皆宋江属,不知何人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 《宣和遗事》 研究者 文字 淮阳 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行太保”形象探赜
5
作者 祝诚 江慰庐 《高校教育管理》 1995年第4期1-7,共7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甲马 八百里 唐人小说 四家数 《宣和遗事》 雪板 突厥 《新唐书》 研究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浒传》中“病”字何意
6
作者 才广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9年第5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水浒传》 《宋江三十六人赞》 《宣和遗事》 现代汉语 宋元时期 三国时期 关索 特殊含义 民间俗语 “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