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唯识古今学对九识学说的不同解读——兼论《宗镜录》对此问题的态度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劲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46,共6页
唯识宗立八识学说,以阿赖耶识为第八根本识。《金刚三昧经》、《密严经》等经典中出现了"九识"这个名词。真谛的唯识古学系统认为九识是"阿摩罗识",为阿赖耶识之上的真常净识。玄奘一系的唯识今学认为,"九识(... 唯识宗立八识学说,以阿赖耶识为第八根本识。《金刚三昧经》、《密严经》等经典中出现了"九识"这个名词。真谛的唯识古学系统认为九识是"阿摩罗识",为阿赖耶识之上的真常净识。玄奘一系的唯识今学认为,"九识(阿摩罗识)"是阿赖耶识的别名,阿摩罗识在两种情况下可以指称阿赖耶识:其一,因地的第八阿赖耶识自性清净而有染污,阿摩罗识则专指阿赖耶识之清净性、自体分;其二,庵摩罗识是阿赖耶识的"果上之名",指阿赖耶识通过唯识五位之修证、断尽烦恼所知二障成佛之后的究竟清净心体。永明延寿在《宗镜录》、《心赋注》等著作之中,对唯识古学与唯识今学的"九识"思想都有引用,但总体上倾向唯识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 九识 八识 《宗镜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镜录》成书新探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文庆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8-124,140,共8页
《宗镜录》成书得益于五代宋初海外遗佚教籍的复归。延寿依托永明寺法眼宗僧团及寺院丰富藏书,在建隆三年(962)召集门下弟子模拟台、贤、慈三宗进行义学辩论;在此基础上,延寿根据自家心宗立场进行文本纂集,成立时间据宋椠本《永明实录... 《宗镜录》成书得益于五代宋初海外遗佚教籍的复归。延寿依托永明寺法眼宗僧团及寺院丰富藏书,在建隆三年(962)召集门下弟子模拟台、贤、慈三宗进行义学辩论;在此基础上,延寿根据自家心宗立场进行文本纂集,成立时间据宋椠本《永明实录》推断,大约在乾德元年至乾德四年之间(963-966)。三宗辩论与文本纂集,两者截然不同,不可齐观。延寿继承天台智顗解经学传统,《宗镜录》的文本组织明显受到《法华玄义》"七番共解"影响;文本性质上,《宗镜录》属于抄纂性佛学著作,而非类书或百科全书。《宗镜录》的创作是隋唐佛教义学的余晖,开启了两宋佛教义学的中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镜录》 成书问题 宋椠《永明智觉禅师方丈实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镜录》宋元明清传播接受史略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小荣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5-226,共12页
《宗镜录》是永明延寿最重要的佛学撰著。其在宋元明清的传播接受形式虽大同小异,都表现为写经、刻经、研读、著述和说法引证,却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宋元主要在教内传播,教外影响较小;明清多由僧俗共同弘扬接受,故其传播广度和接受... 《宗镜录》是永明延寿最重要的佛学撰著。其在宋元明清的传播接受形式虽大同小异,都表现为写经、刻经、研读、著述和说法引证,却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宋元主要在教内传播,教外影响较小;明清多由僧俗共同弘扬接受,故其传播广度和接受深度都远超宋元。晚明以降,杭州宗镜堂成了一个特殊的佛教文学场所,具有特定的场所精神,由此产生的文学作品侧面反映了《宗镜录》传播接受所造成的文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镜录》 永明延寿 宋元明清 传播接受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寿观心思想考论——以《宗镜录》、《观心玄枢》为中心
4
作者 刘泽亮 林亚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100,共7页
观心思想是唐末、五代、宋初佛学思想家永明延寿心学思想脉络中的重要一环。延寿几乎将佛教的一切修习法门都纳入到观心的宗教实践之中,以一心释观心、以一心"妙观"统摄唯心之旨,同时又以观心坐实、印证唯心,使其宗教思想成... 观心思想是唐末、五代、宋初佛学思想家永明延寿心学思想脉络中的重要一环。延寿几乎将佛教的一切修习法门都纳入到观心的宗教实践之中,以一心释观心、以一心"妙观"统摄唯心之旨,同时又以观心坐实、印证唯心,使其宗教思想成为一个完满自足的理论体系。观心思想贯通《宗镜录》和《观心玄枢》,《观心玄枢》不仅是百卷《宗镜录》的理论浓缩,更是《宗镜录》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在延寿重构心宗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佛教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明延寿 观心思想 《宗镜录》 《观心玄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宗典籍对日本佛教说话集《沙石集》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晚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51,共8页
《沙石集》是成书于日本中世镰仓时期的著名佛教说话故事集。作者无住道晓博览群书,从内典外典等各种先行文献采撷故事题材,援引名言警句,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中国的禅宗典籍对《沙石集》的编撰形成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该重大影... 《沙石集》是成书于日本中世镰仓时期的著名佛教说话故事集。作者无住道晓博览群书,从内典外典等各种先行文献采撷故事题材,援引名言警句,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中国的禅宗典籍对《沙石集》的编撰形成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该重大影响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将《沙石集》与《宗镜录》、《景德传灯录》、《碧岩录》等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可窥见该作品吸收禅宗典籍的具体样态,特别在接受儒释道融合思想上面反映出来的重层性间接性等特征。这提醒我们研究一些古典作品的注释需要有更审慎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典籍 《宗镜录》 《景德传灯录》 儒释道一致 重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