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知识谱系与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的现代性范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维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6-119,共4页
借助科学知识的梳理方法和思维方式,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开启了一种新的考察范式,突出表现在他对戏曲相关知识的起源、性质、对象、基础和范围等方面,在前人没有涉足的基础上勾勒出新的知识谱系,在多角度、多方面至今仍有典范意义。
关键词 科学知识谱系 《宋元戏曲考》 现代性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元戏曲考》的研究思维与戏曲学术的现代转捩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思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124,共11页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是学界公认的现代戏曲学奠基之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与研究。文章从关注现当代戏曲学术的专业化、自律化问题出发,对《宋元戏曲考》的研究思维及其代表戏曲学术现代转捩的主要含义进行学术史层面的检视与研究,指...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是学界公认的现代戏曲学奠基之作,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与研究。文章从关注现当代戏曲学术的专业化、自律化问题出发,对《宋元戏曲考》的研究思维及其代表戏曲学术现代转捩的主要含义进行学术史层面的检视与研究,指出并论析了该学术经典至少汇聚着“考据思维”“究源考变思维”“联系比较思维”“概念思维”“论证思维”“学科创新思维”等汇通中西的研究思维及方法,并且在注重学术自律、逻辑论证以及学科创设等方面体现出戏曲学术的现代转捩。当代戏曲学既要充分继承《宋元戏曲考》中所蕴含的学术自律精神,又要大力发展戏曲本体分析思维,从而推进戏曲学术与当下戏曲艺术实践的深度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宋元戏曲考》 研究思维 现代戏曲学术 学术自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威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2,共9页
将“代”的概念引入对文学创作的考察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常见方法之一。刘勰《文心雕龙·通变》云:“搉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从质及讹,弥近弥淡。何则?竞今疏古,风味气... 将“代”的概念引入对文学创作的考察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常见方法之一。刘勰《文心雕龙·通变》云:“搉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从质及讹,弥近弥淡。何则?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1)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开篇指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2)胡适认同文学进化说:“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戏曲考》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骈语 文学进化 传统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代际 王国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代之文学”观念视阈下的当代电影启示录 被引量:1
4
作者 韩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7,共6页
一、“一代之文学”概念考“一代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的广泛流布可能与王国维先生有一定关系[1],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的序言中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 一、“一代之文学”概念考“一代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的广泛流布可能与王国维先生有一定关系[1],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的序言中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2]自王国维先生之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理论逐渐深入人心。从社会普通民众角度来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已经成为人们头脑中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认识的先行概念;从研究者角度来看,民国之后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学史叙事都出现了一个有趣之处:每个时代都有诸多文体,且在唐宋以后大多数文体都已出现,但文学史书写者都不约而同地以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主要叙事线索重构文学史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戏曲考》 明清小说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学 一代之文学 六朝骈文 文学史书写 汉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