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观照下的宋代文言小说研究——评赵章超《宋代文言小说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理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6-196,共1页
关键词 赵章超 《宋代文言小说研究》 中国 文献资料 文化现象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二十年文言梦幻小说及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桂琴 王立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0-83,共4页
文言梦幻小说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二十年来,许多梦幻小说研究论文在继承传 统研究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古 代文言梦幻小说的研究拓宽了道路... 文言梦幻小说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二十年来,许多梦幻小说研究论文在继承传 统研究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古 代文言梦幻小说的研究拓宽了道路。从文言梦幻小说源头研究、发展研究、文化研究、版本考据研究、艺术理论研 究以及相关专著研究等方面略作总结,可使我们对此课题有一整体性了解,对文言梦幻小说的发展现状有一总体 性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文言梦幻小说 二十年研究成果 论作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百年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章超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1-143,148,共4页
20世纪初由鲁迅等人开创的宋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 ,筚路蓝缕 ,几经起伏 ,到本世纪初已取得了一系列实绩。这主要体现在对宋代志怪传奇小说地位和性质认识的演进、小说史的分期、作家作品的研究、小说理论的探讨及文献资料的考辨等方面。... 20世纪初由鲁迅等人开创的宋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 ,筚路蓝缕 ,几经起伏 ,到本世纪初已取得了一系列实绩。这主要体现在对宋代志怪传奇小说地位和性质认识的演进、小说史的分期、作家作品的研究、小说理论的探讨及文献资料的考辨等方面。但是 ,相对于宋代诗、词、文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志怪传奇小说研究 实绩 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历史文化与文言短篇小说的流变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时人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32,共8页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辉煌,使紧随其后的宋代文言短篇小说在很多方面显得相形见绌。但历来对宋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批评往往疏于对其进行动态的观照,也忽视了其自成格局、自成风格的一面及其中所包含的创造性成分。实际上,宋代文言短篇...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辉煌,使紧随其后的宋代文言短篇小说在很多方面显得相形见绌。但历来对宋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批评往往疏于对其进行动态的观照,也忽视了其自成格局、自成风格的一面及其中所包含的创造性成分。实际上,宋代文言短篇小说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较之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均有所推进,特别是一些反映新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而表现出与生活同步的作品的出现,更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符合规律的发展趋向。宋代文言短篇小说在美学气象上较之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落差,主要在于"小说"观念的陈旧,新的审美内容为旧的艺术形式所束缚,归根结底则是因为受到宋代历史文化,包括社会形态以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文言短篇小说 历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言小说中相墓故事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玉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8-191,共4页
古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以其包罗万象的题材展现了古代丰富的社会文化风貌。它是今人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对古小说进行文化研究不仅是对古小说进行传统文学研究的积极拓展与深化,更是对古小说学术意义... 古小说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体裁,以其包罗万象的题材展现了古代丰富的社会文化风貌。它是今人了解和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对古小说进行文化研究不仅是对古小说进行传统文学研究的积极拓展与深化,更是对古小说学术意义的重新体认。近年来,古小说的文化研究已渐成热点,但也有人提出疑问:古小说的文化研究是否还是文学研究?它又应该如何向纵深开掘?为此,本栏目邀请了古小说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推出四篇笔谈。李剑国教授的文章结合具体实例,从古小说的文化阐释和叙事阐释两个方面,为古小说的文化研究作出了总论性的概述。后三篇则分别就具体问题展开论说:或以宋代文言小说中的相墓故事为核心,挖掘其丰富的文化蕴涵;或以寺院背景下的唐小说为研究场域,探求其内在的情节范式和广博的文化信息;或以"长安小说"的命运主题为脉络,考察其潜行的文化机制和深层文化观念。上述探讨,可以看成是对古小说的文化研究的一次具体践行,本刊特将其编辑发表,也是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引起学界对古小说和文化研究予以更多的关注,从而进一步促进古小说研究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文化阐释 宋代 故事 风水术 五行生克 阴阳八卦 文化蕴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文言小说的补史意识
6
作者 余丹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9-81,共3页
宋代文言小说创作深受史传文学传统和史官文化精神的影响,具有明确的"补史"意识,遵循史家"实录"原则,发扬批判精神,却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宋代文言小说 补史意识 实录精神 批判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清代文言小说研究述评
7
作者 曲金燕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2-145,共4页
除《聊斋志异》外,清代文言小说的整体研究起步较晚,本文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开始,以年代为经,以研究性质为纬,大致梳理了清代文言小说的研究概貌。文中指出了20世纪清代文言小说研究的不足之处:纵向比较而言,清代文言小说的研究... 除《聊斋志异》外,清代文言小说的整体研究起步较晚,本文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开始,以年代为经,以研究性质为纬,大致梳理了清代文言小说的研究概貌。文中指出了20世纪清代文言小说研究的不足之处:纵向比较而言,清代文言小说的研究远远逊色于魏晋六朝以及唐朝的文言小说研究;横向比较而言,同是小说领域,清代白话小说的研究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来说,都是文言小说研究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写作此文的目的,除回顾上个世纪清代文言小说研究的历程以外,还有希冀学人能够给与清代文言小说更多关注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言小说 整体研究 概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文言小说中女性形象演变的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从北宋到南宋文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身份、性格、行为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因为两宋小说作者在创作中采取了不同的视角,在女性形象中寄托了不同的人生理想,从而赋予女性不同的心理和行动。这种差异并非孤立,它不但使... 从北宋到南宋文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身份、性格、行为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是因为两宋小说作者在创作中采取了不同的视角,在女性形象中寄托了不同的人生理想,从而赋予女性不同的心理和行动。这种差异并非孤立,它不但使两宋妇女形象有不同的美学意义,而且与宋代小说的总体演变相一致,是整个小说史变迁的重要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言小说 女性形象 文学史 时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史两学科研究的一项新成果——简评俞钢的《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
9
作者 纪昌和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26,共1页
按照现代学科分类,唐代文言小说研究归属于文学研究领域,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则划归于历史学研究范围,因此文史两学科的研究者往往习惯于在各自的领域内选题爬梳,较少跨出学科边界,专题性研究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的关系,深入检讨中国古... 按照现代学科分类,唐代文言小说研究归属于文学研究领域,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则划归于历史学研究范围,因此文史两学科的研究者往往习惯于在各自的领域内选题爬梳,较少跨出学科边界,专题性研究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的关系,深入检讨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文言小说 学科研究 文史 简评 成果 中国古代文学 历史学研究 专题性研究 学科分类 研究领域 小说研究 制度研究 唐代科举 学科边界 制度文化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文言小说研究的新开拓──读《鸿沟与超越鸿沟的历程》
10
作者 张利群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9-60,共2页
古代文言小说研究的新开拓──读《鸿沟与超越鸿沟的历程》张利群中国是一个诗国,诗是中国文学的主体形式和发展流向,从而决定了中国文学的抒情性特征,决定了唐诗宋词的正宗、正统的地位。难怪外国人,甚至一些国人“不知有汉,无论... 古代文言小说研究的新开拓──读《鸿沟与超越鸿沟的历程》张利群中国是一个诗国,诗是中国文学的主体形式和发展流向,从而决定了中国文学的抒情性特征,决定了唐诗宋词的正宗、正统的地位。难怪外国人,甚至一些国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知有诗,而不知还有群星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小说研究 古代文 新开拓 白话小说 小说 小说 中国文学 螺旋圈 文言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富于个性的文学史观和学术品格的呈现——读唐富龄《文言小说高峰的回归——<聊斋志异>纵横研究》
11
作者 陈文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1年第4期124-126,52,共4页
【正】 中国文言小说源远流长,而谈狐说鬼、体大思精、独标一帜、诙诡纵横的《聊斋志异》则代表了其最高成就。对于它的研究,起步很早,近年来更是蔚为大观,有关的专著和论文,其质量和数量都不宜低估。在这众多的学术成果中,唐富龄先生... 【正】 中国文言小说源远流长,而谈狐说鬼、体大思精、独标一帜、诙诡纵横的《聊斋志异》则代表了其最高成就。对于它的研究,起步很早,近年来更是蔚为大观,有关的专著和论文,其质量和数量都不宜低估。在这众多的学术成果中,唐富龄先生的《文言小说高峰的回归——【聊斋志异】纵横研究》(以下简称《回归》)堪称引人注目的重大收获。它的若干具体结论固然值得重视,而它所呈现的富于个性的文学史观和学术品格至少同样具有启发意义。笔者拜读之余,感到这部力作对古典文学研究尤其是对古典小说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里仅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聊斋志异 文学史观 学术品格 蒲松龄 古典文学研究 学术成果 古典小说研究 红楼梦 科举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言小说类书看宋人小说观念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丹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3-167,共5页
宋代先后出现18部文言小说类书,通过这些类书的收录篇目、分类标准以及编者自序中的阐述等,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尚未形成明确的小说文体观念,因而也无法对小说按体分类;宋人编纂文言小说类书的主要动机是助教化、增见闻和供消遣,尤其注... 宋代先后出现18部文言小说类书,通过这些类书的收录篇目、分类标准以及编者自序中的阐述等,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尚未形成明确的小说文体观念,因而也无法对小说按体分类;宋人编纂文言小说类书的主要动机是助教化、增见闻和供消遣,尤其注重前二者,反映了他们对小说功能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文言小说类书 文体观 功能观 类型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宋代笔记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继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41,共5页
宋代笔记是宋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宋代笔记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笔记"概念的界定、"笔记"文献的整理、"笔记"的综合研究、"笔记"个案研究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一些发展,这篇文... 宋代笔记是宋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宋代笔记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笔记"概念的界定、"笔记"文献的整理、"笔记"的综合研究、"笔记"个案研究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一些发展,这篇文章对此现状做了归纳述评,并指出未来宋代笔记的研究趋向,以期对笔记研究作一阶段性的概括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笔记 笔记文 笔记小说 研究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小说流派研究的开拓与深化
14
作者 沈伯俊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云蒸霞蔚,硕果累累。随着作家作品研究的深入和研究视野的拓宽,研究的路数和方式也日益多样化。陈文新教授等著的《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系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丛书》之一),便是一部在...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云蒸霞蔚,硕果累累。随着作家作品研究的深入和研究视野的拓宽,研究的路数和方式也日益多样化。陈文新教授等著的《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系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丛书》之一),便是一部在研究方式上具有学术创新意义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陈文新 《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 题材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章回小说辨体研究——读《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有感
15
作者 吴光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81-882,共2页
关键词 《明清章回小说流派研究》 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 辨体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 文体规范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文学底革命军”立一墓碣——由《狂人日记》文言识语出发 被引量:10
16
作者 姜异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21,共10页
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开篇的文言部分,作为虚构中的虚构,文本中的文本,学界多有讨论。论者一般将其称为“小序”,只有少数研究者意识到其与序言迥异的文体,而没有以序言之名目和功能立论。实际上,这段只有207字(不含标点)的叙... 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开篇的文言部分,作为虚构中的虚构,文本中的文本,学界多有讨论。论者一般将其称为“小序”,只有少数研究者意识到其与序言迥异的文体,而没有以序言之名目和功能立论。实际上,这段只有207字(不含标点)的叙述,最后说的明白:“七年四月二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文言 革命军 文学 短篇小说 序言 研究 虚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志怪小说生成因缘论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章超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文章探讨宋志怪小说的生成因缘,认为其一方面得力于对前代小说精华部分的不著痕迹的化用,但更离不开作家对时代文化精神的借助和融会,及其在艺术形式上的努力创新。
关键词 志怪小说 成因 形式创新 宋代 文言小说 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与《社会科学研究》
18
作者 陈文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共3页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 文学 文言小说 唐人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元杂剧对小说的接受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大军 马瑞芳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4期48-48,共1页
本文以小说和戏曲的关系研究为视点,立足于元剧成熟的基础上,系统考察唐宋小说故事题材及宋元话本叙事体制在元杂剧中的遗留因素,从而见出小说在元杂剧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有力推动作用。本文所要考察的问题主要有:通过辨析“传奇”一... 本文以小说和戏曲的关系研究为视点,立足于元剧成熟的基础上,系统考察唐宋小说故事题材及宋元话本叙事体制在元杂剧中的遗留因素,从而见出小说在元杂剧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有力推动作用。本文所要考察的问题主要有:通过辨析“传奇”一词在唐传奇和元杂剧间的共用现象,勾画出元杂剧和小说关系在显层关联的清晰脉络。在小说故事题材与叙事体制的广泛深入影响下,元杂剧形成了对小说的追慕趋向。本文以故事范型为视点,分析五类故事题材在小说而元杂剧的转变,及其所提供的恒定和变异因素,从而考察故事范型中一些程式性因素对社会生活及民众心理的把握和解释。并以此为基础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元杂剧取用小说故事题材的诱因。元杂剧接受前代小说的故事题材,意味着对小说故事题材予以杂剧审美形式的规范和转化。但应注意的是这些故事题材不是生活的原生素材,而是已具有小说形式的材料,那么元杂剧在接受这些故事题材时也会必然受小说表达方式、叙述体制的影响。元杂剧中所遗留的小说体制因素是杂剧形式限制与小说故事题材斗争过程中不断融合、变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小说 文学接受 戏曲 文学研究 题材 话本 叙事体制 唐代 宋代 元代 唐传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总目录 被引量:1
20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4-196,F0003,共4页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 宋代文言小说 全球化 传播心理学 传播学 实证分析 经济学 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 兼论 刘祖云 四川省 张一兵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