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希贵:制定《学校法》可理顺教育管理体制
1
作者 李希贵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56-57,共2页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校是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的载体,所以,如果学校育人模式得不到有效的变革,那么,所有的教育改革措施都只能是舍本逐末,甚至是空中楼阁。因此,加快制定《学校法》,
关键词 《学校法》 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体制改革 民族素质 育人模式 舍本逐末 教育改革 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伟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呼唤《学校法》
2
作者 李伟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56-56,共1页
在上位的教育基本法作为前提下,欧美和日本等教育法制发达国家,一般都制定了《学校法》或《学校教育法》,它们的经验值得借鉴。就我国学校发展的需要与教育立法的现状来看,在制定《学校法》的过程中,结合我国的实际,可以参照国际... 在上位的教育基本法作为前提下,欧美和日本等教育法制发达国家,一般都制定了《学校法》或《学校教育法》,它们的经验值得借鉴。就我国学校发展的需要与教育立法的现状来看,在制定《学校法》的过程中,结合我国的实际,可以参照国际上一些《学校法》的精神,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法》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教育 教育基本 发达国家 教育立 学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制订《学校法》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方平 王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8,共7页
学校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虽然有《教育法》等法律为保障,但是在涉及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责权利关系时边界模糊,以及在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教育投资主体认定及国家教育目标实现等方面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学校法》将从法理层面明... 学校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虽然有《教育法》等法律为保障,但是在涉及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责权利关系时边界模糊,以及在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教育投资主体认定及国家教育目标实现等方面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学校法》将从法理层面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主体、性质、目标,廓清政府、社会、学校的责权利边界,规范三方关系,进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该法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保障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推动依法治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下应尽快将《学校法》列入立法规划。只有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思想,突破传统的以部门立法为主的方式,从国家层面确定立法主体,致力于立良法,才能充分调动相关办学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新性,最终实现国家总体教育方针和全民教育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教育立 《学校法》 治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定《学校法》势在必行
4
作者 朱永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54-55,共2页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加快,如何更好地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并构建起现代化的学校制度和健全的教育法律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现实生活中,与学校相关的法律纠纷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然而,至今还没有一部法...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加快,如何更好地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并构建起现代化的学校制度和健全的教育法律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现实生活中,与学校相关的法律纠纷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然而,至今还没有一部法律能和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相对应,因此,不少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尽快制定《学校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律体系 《学校法》 真空 制进程 自主发展 学校制度 教育改革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法》能让学校“现代”起来吗?
5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60,共3页
校长需要安静办学,可学校从来不是孤岛。头悬安全“高压线”,脚戴体制“软镣铐”,是不少中小学校长真实的工作状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这让沉寂多时的《学校法》制... 校长需要安静办学,可学校从来不是孤岛。头悬安全“高压线”,脚戴体制“软镣铐”,是不少中小学校长真实的工作状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这让沉寂多时的《学校法》制订工作又重回公众视线。人们期待《学校法》的出台能让校园安静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法》 “现代” 中小学校 现代学校制度 发展规划纲要 工作状态 教育改革 制订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职业教育:创新在一线
6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2-12,共1页
【半月谈】为确保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德国坚持科教兴国。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在《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的严格界定和保护下实行著名的“双轨制”,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生既要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也要到企业... 【半月谈】为确保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德国坚持科教兴国。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在《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的严格界定和保护下实行著名的“双轨制”,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生既要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也要到企业参与一线生产,时长3年或3年半。这种半工半学体制,既保证了工人的高素质和动手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德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得以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法》 德国 《学校法》 创新 “双轨制” 科教兴国 教育领域 企业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点
7
作者 王珏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6年第2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终身学习法》 《教育投入法》 《考试法》 《学校法》 教育立 教育部 周济 学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