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九六年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述评——兼与八五年《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比较 |
刘国华
|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1998 |
6
|
|
2
|
面向回归与超越回归——公民教育的论争与香港1996《学校公民教育指引》 |
桂勤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2
|
|
3
|
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政策及九七后的对策 |
李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4
|
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危机与学校公民教育困境 |
张敏
杜时忠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5
|
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
卢忠萍
郜影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6
|
公共交往与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建构 |
叶飞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7
|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 |
卢忠萍
郜影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8
|
“治理”视域下的学校公民教育 |
叶飞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9
|
学校公共生活与公民教育 |
冯建军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
2014 |
14
|
|
10
|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胡春娜
周雁翎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1
|
学校的本质与公民教育 |
蔡迎旗
唐克军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2
|
公民与道德教育视域下美国和平学校的构建 |
唐克军
蔡迎旗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3
|
学校公民教育的组织困境:基于公共性匮乏的分析 |
叶飞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4
|
学校公民教育刍议 |
刘国华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15
|
战后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学校公民教育 |
赵晖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6
|
为民主生活做准备——西方学校公民教育探析 |
唐克军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7
|
学校公民教育的公共生活策略 |
叶飞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8
|
发达国家公民教育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
吴锡存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9
|
英国学校公民教育新解 |
高峰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20
|
从个体伦理责任的践行到公民权利的苏醒与均衡——对社会转型期我国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思考 |
黎平辉
邓秀平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