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戴震的“讳言”——论《天主实义》与《孟子字义疏证》之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晓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22,共8页
已有研究者指出《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之影响,但侧重史学的学理依据,而缺乏哲学的学理依据。从哲学上看,《孟子字义疏证》从方法到原理,都有《天主实义》间接和直接影响的痕迹。但《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的影响并非根... 已有研究者指出《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之影响,但侧重史学的学理依据,而缺乏哲学的学理依据。从哲学上看,《孟子字义疏证》从方法到原理,都有《天主实义》间接和直接影响的痕迹。但《天主实义》对《孟子字义疏证》的影响并非根本性质的。《孟子字义疏证》的思想仍处在新儒家语境内,与《天主实义》的神哲学实有本质区别。这是戴震虽受了《天主实义》的影响但却讳言其影响的学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天主实义》 《孟子字义疏证》 人性说 哲学 考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朱子学者对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的批评--以夏炘、朱一新为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乐爱国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168,共7页
安徽当涂的夏炘和浙江义乌的朱一新对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的批评,主要是为了纠正戴震对于程朱理学的误解。在他们看来,无论戴震或是程朱,都反对以意见为理,同时,程朱要遏止的“人欲”,只是“贪淫之欲”,而戴震肯定“人欲”,同样是要排... 安徽当涂的夏炘和浙江义乌的朱一新对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的批评,主要是为了纠正戴震对于程朱理学的误解。在他们看来,无论戴震或是程朱,都反对以意见为理,同时,程朱要遏止的“人欲”,只是“贪淫之欲”,而戴震肯定“人欲”,同样是要排斥“贪淫之欲”,二者是一致的;而且,戴震讲“体民之情,遂民之欲”,夏炘、朱一新则更为强调“体民之情,遂民之欲”必须要克除私欲,应当讲理义,更为接近程朱,而与戴震既有相同亦有不同。此外,他们还认为,戴震讲“血气心知之性”,实际上只是讲朱熹所谓“气质之性”,二者亦有相通之处。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批评戴震的同时,也承认程朱并非“字字句句尽得圣人之意”,不否认有其不足之处。显然,他们对于戴震的批评,更多的是就戴震理欲观与程朱理欲观的比较,论证二者的一致与相通,既是对程朱理欲观的肯定,也是对戴震理欲观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 夏炘 朱一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哲学思想的重新审视——以《孟子字义疏证》中“如有物焉”为线索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海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82,共11页
戴震对理之“如有物焉”的反对,不只涉及对理本身的理解不同,同时涉及心、性、情一系列问题,相关理解也变得极为不同。根据《孟子字义疏证》所论,戴震主张的“以情絜情”,没有了格物致知,连正心诚意都付之阙如,却让情自带一种天然的“... 戴震对理之“如有物焉”的反对,不只涉及对理本身的理解不同,同时涉及心、性、情一系列问题,相关理解也变得极为不同。根据《孟子字义疏证》所论,戴震主张的“以情絜情”,没有了格物致知,连正心诚意都付之阙如,却让情自带一种天然的“不爽失”。他以“人无有不善”反对程朱之“性无有不善”,坚持的并非性善论,而是人善论。他又反对荀子的礼义在外,将礼义收归人性,看起来是想维护孟子内在化的路线,实则将礼义世界坍陷于人心之中,而人心又陷溺于血气之中。由此,传统儒家丰富的心性工夫论,被戴震一笔勾销,只剩下血气之情欲落到了实处。所谓理一以贯之,也掏空了实质性的内容,仿佛一切都只是为了防范“如有物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有物焉” 以理杀人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三书理学史料来源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畅然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8,共11页
戴震的《孟子私淑录》《绪言》和《孟子字义疏证》对宋明理学做了彻底清算。考察其明确引用宋明理学家的言论系直接依据何种文献,可作为全面评价戴震对宋明理学之把握程度的参考。经考察,戴震写作《疏证》系列三书时大量依据了明《性理... 戴震的《孟子私淑录》《绪言》和《孟子字义疏证》对宋明理学做了彻底清算。考察其明确引用宋明理学家的言论系直接依据何种文献,可作为全面评价戴震对宋明理学之把握程度的参考。经考察,戴震写作《疏证》系列三书时大量依据了明《性理大全》,此外也使用了《近思录》和《西山读书记》;具体到《近思录》,戴震很可能用的是宋叶采注而非其师江永注;至于有关陆王的材料,则多出自明陈建《学蔀通辨》。尽管使用二手资料并不影响戴震哲学的历史地位,但对其评骘宋学特别是陆王心学的学术严肃性必然会打折扣,所以戴震在写作《疏证》时已有意掩盖其使用二手资料的痕迹。《性理大全》除了给戴震提供论辩的资料外,在立目、编排上或许也对《疏证》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字义疏证》 宋明理学 史源学 《性理大全》 《学蔀通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孟子字义疏证》在文献学疏证方面的问题
5
作者 汤慧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Z期1-2,共2页
本文通过对《孟子字义疏证》在疏证方式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说明该书在文献学方面的缺陷。其问题主要有:第一,对于六经、孔孟之书乃至种种后人传注不加以区别,笼统地作为相同思想体系进行相互疏证。第二,借疏解古书阐发自己的思想,而未... 本文通过对《孟子字义疏证》在疏证方式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说明该书在文献学方面的缺陷。其问题主要有:第一,对于六经、孔孟之书乃至种种后人传注不加以区别,笼统地作为相同思想体系进行相互疏证。第二,借疏解古书阐发自己的思想,而未严格据古书本义进行疏解,存在"六经注我"和借题发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字义疏证》 文献学疏证 天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字义疏证》与《绪言》、《孟子私淑录》的易稿关系
6
作者 谋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孟子字义疏证》 《绪言》 《孟子私淑录》 易稿关系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戴震(续)——钱穆余英时“戴震研究”辨正 被引量:3
7
作者 路新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8-53,共6页
三、"辟二氏":<原善>、<绪言>、<孟子字义疏证>的撰写旨趣 <原善>、<绪言>、<孟子字义疏证>是戴震谈"义理"的三部代表作.三部书的撰述年代不一.
关键词 戴震 钱穆 余英时 辨正 《原善》 《绪言》 《孟子字义疏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对理欲关系的辨正 被引量:2
8
作者 任万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50,共6页
针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对立论,戴震提出了"理存乎欲"的理欲统一论。戴震认为,理欲关系的实质是絜情与同欲。戴震运用"自然"与"必然"这一对范畴论述了理欲的统一性。人的自然情欲... 针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对立论,戴震提出了"理存乎欲"的理欲统一论。戴震认为,理欲关系的实质是絜情与同欲。戴震运用"自然"与"必然"这一对范畴论述了理欲的统一性。人的自然情欲满足的过程,就是必然之理逐步确立并得以实现的过程。戴震还运用"私"与"蔽"这一对范畴论述了理欲的矛盾性。"私"乃是"欲之失",属于道德问题;"蔽"乃是"知之失",属于认识问题。戴震重视"蔽",针对的是程朱理学重视"私"而不重视"蔽"的现象,目的在于批判程朱理学以个人主观见解来蒙蔽人们,引导人们重视独立思考,不要一味信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理欲关系 理学 《孟子字义疏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性情学说历程及其终结──戴震人性学说在终结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解光宇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1期30-33,17,共5页
关键词 人性学说 戴震 程朱理学 儒家 气质之性 《孟子字义疏证》 天命之性 董仲舒 “情” 万物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东原与纪晓岚
10
作者 周积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2-43,共2页
戴东原与纪晓岚周积明关于戴东原的生平和思想,人们已经做了很多文章。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纪晓岚与戴东原的关系很少有文章提起,纵然有所涉及,亦是惊鸿一瞥,语焉不详。其实,关于这两位大学者,颇有些话可说。纪晓岚初识戴东... 戴东原与纪晓岚周积明关于戴东原的生平和思想,人们已经做了很多文章。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于纪晓岚与戴东原的关系很少有文章提起,纵然有所涉及,亦是惊鸿一瞥,语焉不详。其实,关于这两位大学者,颇有些话可说。纪晓岚初识戴东原是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晓岚 戴震 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 中国文化史研究 《孟子字义疏证》 考工记 《四库全书》 程朱理学 《阅微草堂笔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戴震的治学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凌云 敬元沭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31,共2页
浅论戴震的治学思想凌云,敬元沭一由宋至清初,思想界主流绕了一个圆圈:“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程朱理学”。清初学者阎若璩曾在《潜邱札记》中指出清初学风的三个弊病,即陋、俗、虚。为突破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人们思维方式上... 浅论戴震的治学思想凌云,敬元沭一由宋至清初,思想界主流绕了一个圆圈:“程朱理学──阳明心学──程朱理学”。清初学者阎若璩曾在《潜邱札记》中指出清初学风的三个弊病,即陋、俗、虚。为突破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人们思维方式上所设置的藩篱,戴震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程朱理学 学习方法论 治学思想 段玉裁 思维方式 章太炎 《孟子字义疏证》 国朝汉学师承记 《汉学商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向儒学原旨回归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世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30-35,共6页
戴震:向儒学原旨回归杨世文戴震是清代中叶最具个性的儒学大师,他在学术上、思想上的卓越建树,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梁启超说:“苟无戴震,则清学能否卓然自树立,盖未可知也。”“其志愿确欲为中国文化转一新方向,其哲学之立足点,... 戴震:向儒学原旨回归杨世文戴震是清代中叶最具个性的儒学大师,他在学术上、思想上的卓越建树,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梁启超说:“苟无戴震,则清学能否卓然自树立,盖未可知也。”“其志愿确欲为中国文化转一新方向,其哲学之立足点,真可称二千年一大翻案。”梁氏甚至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 原始儒学 宋明理学 圣人之道 宋儒 “理” 孔孟 人伦日用 向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论道德和道德教育
13
作者 韩先梅 《江淮论坛》 CSSCI 1997年第1期76-79,共4页
关键词 道德教育 戴震 理想人格 人伦日用 《孟子字义疏证》 天地之性 道德学说 学校德育 论道 程朱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震《私淑录》及《绪言》成书先后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茂 《江淮论坛》 1983年第6期75-82,共8页
其他如《读易系辞论性》、《读孟子论性》、《大学补注》、《中庸补注》、丁酉《与某书》、丁西《与段玉裁书》则穿插书于上述各主要著作之间或以后。这一系列著作,前后二十余年,纪录了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与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发展历程。... 其他如《读易系辞论性》、《读孟子论性》、《大学补注》、《中庸补注》、丁酉《与某书》、丁西《与段玉裁书》则穿插书于上述各主要著作之间或以后。这一系列著作,前后二十余年,纪录了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与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发展历程。 戴震生值理学支配时代,濡染其中,先入为主。要摆脱唯心论,走向唯物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唯物主义哲学家 思想发展历程 段玉裁 唯物论 比较研究 唯心论 补注 思想家 《孟子字义疏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冒氏家族文化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启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关键词 家族文化 《影梅庵忆语》 成吉思汗 郭沫若 钱钟书 教育与管理工作 《孟子字义疏证》 方以智 抗战时期文学 上海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雅》看戴震的治学方法
16
作者 胡锦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72-77,共6页
从《经雅》看戴震的治学方法胡锦贤《经雅》是清代大学者戴震考辨草木鸟兽虫鱼之名,而未定稿的一部专著。由于这部书稿,戴震现存著作中未曾提及,诸家亦未著录,书稿后又流落民间,致使两个多世纪以来,世不知有此作矣。《经雅》书稿... 从《经雅》看戴震的治学方法胡锦贤《经雅》是清代大学者戴震考辨草木鸟兽虫鱼之名,而未定稿的一部专著。由于这部书稿,戴震现存著作中未曾提及,诸家亦未著录,书稿后又流落民间,致使两个多世纪以来,世不知有此作矣。《经雅》书稿是近代著名藏书家武昌徐恕于1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雅》 戴震 《六经》 《孟子字义疏证》 《方言》 《说文》 梁启超 《夏小正》 图书馆 治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