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孙子从美国来》看中美文化差异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芳
-
机构
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72-73,共2页
-
文摘
电影《孙子从美国来》讲述了中国皮影戏艺人老杨头和洋孙子布鲁克斯之间发生的故事。老杨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孙悟空;布鲁克斯则是美国文化的代表,崇拜西洋文化中的蜘蛛侠。受中美文化差异的影响,他们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对抗和冲突。经过曲折的碰撞和相互之间的包容,最终变对立为友情,变冲突为融合。本文从语言形式、饮食习惯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剖析这部电影中所反映的中美文化差异,尤其是文化冲突与融合,以期促进中美跨文化交际。
-
关键词
《孙子从美国来》
中美文化差异
冲突
融合
-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
-
题名论电影《孙子从美国来》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孟昕颖
-
机构
吉林省教育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13-115,共3页
-
文摘
《孙子从美国来》是一部成本小、立意高、韵味悠长的陕派电影,主要描述的是崇拜孙悟空的中国皮影老艺人和喜爱蜘蛛侠的美国孙子之间从彼此对立冲突到相互融洽依恋的故事。影片朴实、幽默又充满温情,从多个角度对家庭伦理、中美差异以及文化传承给予了关注和剖析。本文尝试从"直白"的故事情节、潜在的象征隐喻、引申的现实意义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地剖析影片中大量充斥的隐喻,以挖掘其容易被忽视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
关键词
《孙子从美国来》
隐喻
文化内涵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孙子从美国来》的中美文化评析
被引量:4
- 3
-
-
作者
王崴
-
机构
长春建筑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16-117,共2页
-
文摘
《孙子从美国来》是一部典型的反映中美文化差异的电影。影片讲述一个中国皮影老艺人老杨头与一个美国小男孩布鲁克斯从曲折碰撞到包容友爱的故事。爷爷与洋孙子之间经历了从语言、饮食、观念的冲突到融合的过程,诠释了亲情的无国界。正是这份亲情引领观众对其背后的文化差异展开了思考。本文主要通过这部影片所体现的语言文化冲突、饮食文化冲突以及观念冲突。
-
关键词
《孙子从美国来》
中美文化差异
冲突
融合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