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字本位理论的重要发展——评《字本位与汉语研究》 |
李香平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2
|
论汉字与汉语的辩证关系——兼论现代字本位理论的得失 |
王宁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1
|
|
3
|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观 |
金立鑫
白水振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3 |
17
|
|
4
|
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
贾颖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1 |
59
|
|
5
|
也谈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评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 |
赵大明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6
|
论“字本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曾加劲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7
|
“句本位”与古代汉语词类研究 |
许嘉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4 |
6
|
|
8
|
汉字的羡馀现象——汉语羡馀现象综合研究之一 |
韩陈其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3
|
|
9
|
关于汉语字词计量研究的几点刍议 |
常宝儒
|
《语文建设》
|
1986 |
2
|
|
10
|
从“所”字结构看语言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言语使用的经济原则之关系——汉语羡馀现象综合研究之八 |
韩陈其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11
|
单字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研究--评《基于单字的现代汉语词法研究》 |
肖模艳
逢锦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2
|
我关于“字本位”的基本观点 |
陆俭明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0
|
|
13
|
“汉字需要再认识”──谈安子介的汉字研究 |
刘光裕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14
|
汉语发展与规范的几点思考──句本位与“扭断文法的脖子” |
杨海明
|
《汉语学习》
CSSCI
|
1997 |
1
|
|
15
|
“所”字语法研究 |
吴正中
李清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
16
|
助力辞书编修的简帛医书字际关系考辨 |
杨艳辉
刘婕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美声唱法教学中咬字发音的重要性研究—评《外国歌剧选曲集女高音咏叹调》(上下册) |
付茜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8
|
汉字研究中的两个术语 |
费锦昌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4
|
|
19
|
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三个问题——《中国语法学史稿》序 |
吕叔湘
|
《语文建设》
|
1987 |
2
|
|
20
|
建国以来异体字研究概说 |
陈建裕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