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妙法莲华经》看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树明 姜春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00-103,共4页
鸠摩罗什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并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提出翻译理论——"味论",其主要特征为:注重简约、关照整体和语句通畅,以其代表译作《妙法莲华经》为轴心,通过与相关的竺法护译本的比较,认为:简约能使译文更精练,关照整体能... 鸠摩罗什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并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提出翻译理论——"味论",其主要特征为:注重简约、关照整体和语句通畅,以其代表译作《妙法莲华经》为轴心,通过与相关的竺法护译本的比较,认为:简约能使译文更精练,关照整体能保证前后译文的一致性,语句通畅能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鸠摩罗什 竺法护 《妙法莲华经》 佛经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本《妙法莲华经》缺题残卷缀合释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国栋 秦龙泉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47,共11页
敦煌文献《妙法莲华经》中存在大量缺题残卷,且《妙法莲华经》与《添品妙法莲华经》在文字上相差无几,我们仅根据残存文字不易确定缺题残卷的具体归属。本文在全面普查已刊布的敦煌文献《妙法莲华经》基础上,从内容、裂痕、残字、行款... 敦煌文献《妙法莲华经》中存在大量缺题残卷,且《妙法莲华经》与《添品妙法莲华经》在文字上相差无几,我们仅根据残存文字不易确定缺题残卷的具体归属。本文在全面普查已刊布的敦煌文献《妙法莲华经》基础上,从内容、裂痕、残字、行款、书风等角度,选取其中23号缀合为6组,借以窥视缺题残卷缀合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妙法莲华经》 缺题残卷 缀合 定名 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唐代皇家写本《妙法莲华经》残卷考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尚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73,共9页
《妙法莲华经》是在中亚、东亚、东北亚广泛流传的大乘佛教经典。在中国汉传佛教史上,主要有三个译本,即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和阇那崛多、达摩笈多译的《添品妙法莲华经》。其中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 《妙法莲华经》是在中亚、东亚、东北亚广泛流传的大乘佛教经典。在中国汉传佛教史上,主要有三个译本,即竺法护译的《正法华经》、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和阇那崛多、达摩笈多译的《添品妙法莲华经》。其中鸠摩罗什译的《妙法莲华经》是经过南北朝隋直到唐高宗时期的不断修订而成,所以没有署名具体的翻译者,在唐高宗咸亨仪凤年间(671-679),由皇家书手抄写,流通全国,成为其后所有抄本和北宋以来署名鸠摩罗什翻译的官私刻本的祖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法莲华经》 敦煌写本 唐高宗 皇家写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妙法莲华经》之玄应“音义”校勘举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黄仁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2,96,共5页
《妙法莲华经》之玄应"音义"存在文字讹、脱、倒的情况。勘正这些讹失,对深化玄应《大唐众经音义》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妙法莲华经》 玄应《大唐众经音义》 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佛经残卷的缀合与定名——以《妙法莲华经》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76,共13页
《妙法莲华经》在敦煌文献中存有多种卷本,且不易跟《添品妙法莲华经》与《观世音经》区别开来,这使得我们难以对该经的残卷作出准确定名。本文通过全面普查目前已公布的敦煌文献,将其中39号缀合为10组,以示缀合对于敦煌佛经残卷定名之... 《妙法莲华经》在敦煌文献中存有多种卷本,且不易跟《添品妙法莲华经》与《观世音经》区别开来,这使得我们难以对该经的残卷作出准确定名。本文通过全面普查目前已公布的敦煌文献,将其中39号缀合为10组,以示缀合对于敦煌佛经残卷定名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献 《妙法莲华经》 缀合 定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世西夏文《妙法莲华经》的版本关系及元抄本校勘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歌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101,共13页
存世的西夏文《妙法莲华经》有西夏时期初译本、校勘本和元代校勘本,是研究西夏和元代佛教,特别是佛教经典翻译、校勘变化的重要资料。本文对各地收藏的西夏文《妙法莲华经》版本关系进行考证,认为西夏仁宗校勘本是在惠宗初译本基础上... 存世的西夏文《妙法莲华经》有西夏时期初译本、校勘本和元代校勘本,是研究西夏和元代佛教,特别是佛教经典翻译、校勘变化的重要资料。本文对各地收藏的西夏文《妙法莲华经》版本关系进行考证,认为西夏仁宗校勘本是在惠宗初译本基础上进行的,而元代各版本是以西夏仁宗本为基础校勘的。法藏元代泥金抄本在与西夏仁宗本校勘的同时,还表现出自身的校勘特点,如补脱字、删衍字、正讹字、校通假等;校改标注形式上,以横向或纵向小字增补脱字,覆盖花形装饰修正讹字,标注“十”字形符号删除衍字。元抄本的校勘特点对进一步了解元代的校经原则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甄别元代其他佛经的版本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文 《妙法莲华经》 元抄本 版本关系 校勘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宾市博物院藏敦煌写本《妙法莲华经》残卷考
7
作者 罗历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89-94,共6页
《妙法莲华经》是敦煌佛教单经写本中数量最多的佛经,而四川省宜宾市博物院藏有敦煌写本《妙法莲华经》残卷一种,迄今未为学人所关注。文章从该残卷的外部形制、书法风格、文字特征等加以分析,认为其不但确属敦煌写卷,且应为唐人写本。... 《妙法莲华经》是敦煌佛教单经写本中数量最多的佛经,而四川省宜宾市博物院藏有敦煌写本《妙法莲华经》残卷一种,迄今未为学人所关注。文章从该残卷的外部形制、书法风格、文字特征等加以分析,认为其不但确属敦煌写卷,且应为唐人写本。此外,残卷使用了大量俗字,将其与《大正藏》本《妙法莲华经》相比勘,亦有一定的校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妙法莲华经》 唐朝 宜宾 俗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本《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有关问题初探
8
作者 段鹏 马德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2,共8页
疑伪经不仅是研究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材料,亦是考察早期佛道交涉的重要文献资料。敦煌本《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据目前所见资料,敦煌藏经洞出土31件。该经是南朝时僧法尼"宿习"所诵出之疑伪经。其内容涉及佛教对自身... 疑伪经不仅是研究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材料,亦是考察早期佛道交涉的重要文献资料。敦煌本《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据目前所见资料,敦煌藏经洞出土31件。该经是南朝时僧法尼"宿习"所诵出之疑伪经。其内容涉及佛教对自身信仰的整合及佛教应对诘难所作出的调适等。《万历续道藏》所收《太上中道妙法莲华经》卷8《天地物像品》与该经在结构和行文上有极大的相似性,但在描述天界时,又存在"三十三天"与"三十二天"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伪经 《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 中国化 佛道交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台智■对法华妙理的开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海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6-99,共4页
天台智的巨著《法华玄义》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诠释《法华经》之旨意的精妙,更体现在其围绕着法华妙理,而开展出中国佛教得以成立的完整佛学体系。同时,各种佛教理论亦得到了归纳、整理、总结和发扬。故此,学人欲了解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佛... 天台智的巨著《法华玄义》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诠释《法华经》之旨意的精妙,更体现在其围绕着法华妙理,而开展出中国佛教得以成立的完整佛学体系。同时,各种佛教理论亦得到了归纳、整理、总结和发扬。故此,学人欲了解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佛教的教理和教义,《法华玄义》不失为一部集大成的著作,足以从中一窥中国佛教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佛学 《妙法莲华经》 《法华玄义》 四教义 圆融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藏Дх00684号残卷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29,共3页
本文以俄藏Дх00684号残卷为考察对象,对前期取得的定名成果略予补正。此文书AB两部分皆为9—11世纪写本,为大慈恩寺沙门窥基(632—682年)所撰《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一的内容。
关键词 Дх00684号 窥基 《妙法莲华经玄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王神与看丹药王庙
11
作者 付幸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2-54,共3页
一、药王考据 (一)佛经中的“药王菩萨”及古代信奉的药王 “药王”一词始见于佛经译本,是佛教菩萨的名称。《大藏经》中《妙法莲华经》卷6《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等均有药王一称。据佛经载,药... 一、药王考据 (一)佛经中的“药王菩萨”及古代信奉的药王 “药王”一词始见于佛经译本,是佛教菩萨的名称。《大藏经》中《妙法莲华经》卷6《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等均有药王一称。据佛经载,药王与药上为兄弟俩,均为药王菩萨。药王菩萨等到诸愿已满,于未来世成佛,号“净眼如来”,又号“药师琉璃光如来”。药王菩萨以慈悲为怀,救人危难,故民间常把这一类人称为药王菩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法莲华经》 丹药 《大藏经》 菩萨 佛经 佛教 慈悲 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