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好了歌》中的隐喻及其英译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军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12年第1期180-184,共5页
《好了歌》中的隐喻既是思维的、也是语言的;既有概念隐喻系统、也有具体隐喻表达。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出发,对《好了歌》中的隐喻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并对杨宪益和霍克思的译文作了比较,探讨了隐喻对于《好了歌》英译的重要性。
关键词 《好了歌》 主题隐喻 意象隐喻 形式隐喻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卫·霍克思英译版《好了歌》的受众意识
2
作者 张敏 马小燕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7年第11期48-50,共3页
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共生,好的译作不仅仅要忠实于原文,更要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和喜爱。要完成一部让读者喜闻乐见的译作,译者必然会根据译入语读者的特点进行各种考量。本文取霍克斯英译版《好了歌》及《好了歌》解为样本,借助传播学... 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共生,好的译作不仅仅要忠实于原文,更要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和喜爱。要完成一部让读者喜闻乐见的译作,译者必然会根据译入语读者的特点进行各种考量。本文取霍克斯英译版《好了歌》及《好了歌》解为样本,借助传播学中的"受众"相关理论,在西方修辞学的框架下,分析霍克思在《红楼梦》翻译中所体现出的受众意识,解读其译本在西方世界广受欢迎的背后原因,旨在为中国文学作品的对外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意识 《好了歌》 《好了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英汉语言对比看《红楼梦》中《好了歌》的英译本 被引量:2
3
作者 何笑荧 宫丽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3期139-141,共3页
本文以《红楼梦》第一回中跛足道人所作《好了歌》及其两个权威译文——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以下称"杨译")与David·Hawkes、John·Minford翁婿的译本(以下称"霍译")为研究对象,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 本文以《红楼梦》第一回中跛足道人所作《好了歌》及其两个权威译文——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以下称"杨译")与David·Hawkes、John·Minford翁婿的译本(以下称"霍译")为研究对象,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以形合与意合、繁复与简短、抽象与具体作为分析依据进行探讨,旨在得出杨与霍在翻译过程中各自注重的翻译目的,同时也希望能反映出母语思维对翻译过程中语言使用的影响。目的在于加深对原作和译本的理解,有助于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了解和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了歌》 英译 英汉语言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惨淡人生中的存在意义——《我的马匹耕田吗?》与《好了歌》解注比较赏析
4
作者 杜益梅 《戏剧之家》 2018年第33期213-217,共5页
豪斯曼的《我的马匹耕田吗?》与曹雪芹的《好了歌》解注以悲观的笔触揭露了道德信仰崩塌的社会现实,追问了人的生存意义,二者都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各自独特的语言、文学艺术特色,前者具有英国民谣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作手法,后者利用... 豪斯曼的《我的马匹耕田吗?》与曹雪芹的《好了歌》解注以悲观的笔触揭露了道德信仰崩塌的社会现实,追问了人的生存意义,二者都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各自独特的语言、文学艺术特色,前者具有英国民谣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作手法,后者利用了汉字富于形象及其音意相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马匹耕田吗?》 《好了歌》解注 悲观笔触 生存意义 比较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意图视角下《好了歌》的英译
5
作者 谢丽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2年第26期19-22,共4页
近年来,语用学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至翻译研究。翻译的媒介是语言,是一种跨文化语用的实践活动。翻译研究涉及语用意图、理解过程和解释过程。从深层结构来看,语用意图可划分为聚集性单一意图与离散性综合意图两种意图。本文主要从离散... 近年来,语用学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至翻译研究。翻译的媒介是语言,是一种跨文化语用的实践活动。翻译研究涉及语用意图、理解过程和解释过程。从深层结构来看,语用意图可划分为聚集性单一意图与离散性综合意图两种意图。本文主要从离散性综合意图的视角对《好了歌》的英译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诗歌的翻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了歌》 语用意图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之”论视角下霍克斯英译《好了歌》简析
6
作者 赵江莲 《海外英语》 2021年第16期72-73,共2页
《好了歌》是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的一首七言古诗。《红楼梦》的译本众多,其中霍克斯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流行更为广泛,在西方国家,霍克斯译版《红楼梦》更是独领风骚,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三之”论是... 《好了歌》是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的一首七言古诗。《红楼梦》的译本众多,其中霍克斯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流行更为广泛,在西方国家,霍克斯译版《红楼梦》更是独领风骚,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三之”论是许渊冲先生继“三美”论后提出的又一翻译理论。霍译《好了歌》译本好坏多有争议,现从许渊冲先生提出的翻译“三之”论对霍克斯版《好了歌》英译本进行分析,论其译本中的“知之”境、“好之”境以及“乐之”境,从而论述其文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了歌》 霍克斯英译 “知之” “好之” “乐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语言差异——以《好了歌》霍克斯和杨宪益英译本为例
7
作者 吴金铭 《海外英语》 2022年第8期34-35,共2页
《红楼梦》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好了歌》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著名诗词,出自跛足道人,以轻快的节奏,朴实的语言刻画出封建社会世态炎凉、道德沦丧、腐朽堕落的悲凉之景,暗示了贾薛王史四大家族的衰败,表达了作者对封建... 《红楼梦》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好了歌》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著名诗词,出自跛足道人,以轻快的节奏,朴实的语言刻画出封建社会世态炎凉、道德沦丧、腐朽堕落的悲凉之景,暗示了贾薛王史四大家族的衰败,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现实的失望。该文将以霍克斯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英译本为材料,从汉英语用差异、文化信息差异、思维方式转变、归化和异化策略等方面对比分析两个译本汉英语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了歌》 汉英翻译 汉英语言差异 归化和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好了歌注》两译文对比评析——兼谈译者的文化翻译观
8
作者 舒娅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0期102-103,115,共3页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顶峰,具有中国古代文化百科全书的性质,刘梦溪先生曾言:"我们从《红楼梦》里几乎看到了整个中国文化……《红楼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所流露出来的文化精神,很多可以称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顶峰,具有中国古代文化百科全书的性质,刘梦溪先生曾言:"我们从《红楼梦》里几乎看到了整个中国文化……《红楼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所流露出来的文化精神,很多可以称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幅中,光是诗词曲赋,就多达两百余首,其中《好了歌》可以说是整部小说的文眼。《好了歌注》作为《好了歌》的注解,更是整部小说文眼的文眼。因此,《红楼梦》的英译研究,不能不重视《好了歌注》的英译对比研究。该文将从翻译批评的文化视角对《好了歌注》的两译本进行对比评析,探讨两位译者不同的文化翻译策略,以期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有些许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好了歌》 文化翻译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之眼看《红楼梦》文眼之眼——《好了歌注》两译文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隆玉婷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X期212-213,共2页
《好了歌》是红楼梦的文眼,而《好了歌注》是红楼梦文眼之文眼,对全文情节,人物命运皆有提点作用,所以它的翻译在《红楼梦》的翻译中可谓重中之重。该文拟以该诗为材料,从文体学和翻译学的角度对其两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藉此更好地理解原... 《好了歌》是红楼梦的文眼,而《好了歌注》是红楼梦文眼之文眼,对全文情节,人物命运皆有提点作用,所以它的翻译在《红楼梦》的翻译中可谓重中之重。该文拟以该诗为材料,从文体学和翻译学的角度对其两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藉此更好地理解原文,同时品评两译文是否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美感和实现了原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了歌注》 文化意象 美感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死亡意识三题
10
作者 凤文学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72-78,共7页
《红楼梦》死亡意识三题凤文学《红楼梦》是一座大观园,二百多年来人们倘佯其间,潦开层层幕纱,饱览其中琳琅风光。由于视角、眼光的不同,人们所见也就各种各样,有各种不同的感受、理解。在众多的鉴赏家中,鲁迅先生可谓别具只眼。... 《红楼梦》死亡意识三题凤文学《红楼梦》是一座大观园,二百多年来人们倘佯其间,潦开层层幕纱,饱览其中琳琅风光。由于视角、眼光的不同,人们所见也就各种各样,有各种不同的感受、理解。在众多的鉴赏家中,鲁迅先生可谓别具只眼。他说:“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死亡意识 曹雪芹 贾宝玉 大观园 《石头记》 封建制度 封建社会 秦可卿 《好了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支点在荒凉中突显的力量
11
作者 刘江 《电影评介》 2001年第4期26-27,共2页
Y又见汤姆·汉克斯, 是在继《绿色奇迹》 后的《漂流者》一片 中。他总是让人捉 摸不定,我们永远弄不清,那 个亦痴亦智的阿甘、那个沉着 镇定的二战斗士、那个仁慈博 爱的监狱守卫,乃至眼前的荒 岛漂流者。到底哪... Y又见汤姆·汉克斯, 是在继《绿色奇迹》 后的《漂流者》一片 中。他总是让人捉 摸不定,我们永远弄不清,那 个亦痴亦智的阿甘、那个沉着 镇定的二战斗士、那个仁慈博 爱的监狱守卫,乃至眼前的荒 岛漂流者。到底哪一个才是真 正的汤姆·汉克斯?观看他的 影片,我们犹如走进了五彩迷途。方向难辨却又从内心深处时时升起一股感动的暗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 漂流者 支点 未婚妻 溜冰鞋 生命的形式 内心深处 弄不清 《好了歌》 爱的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中“出家”现象的研究
12
作者 于汪琪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2期26-29,共4页
一、《好了歌》与甄世隐《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作为线索之一,能够表现出盛极必衰的俗世现象,其精神内核无疑是超脱的,具体体现在一僧一道与甄士隐的关于《好了歌》的对话之中。
关键词 甄士隐 盛极必衰 《红楼梦》 《好了歌》 一僧一道 精神内核 四大家族 兴衰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反党野心家江青的“红学”
13
作者 冯其庸 龚书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1期73-82,共10页
反党野心家、阴谋家江青,近几年来,在大做其女皇梦的同时,还念念不忘《红楼梦》。她对《红楼梦》一窍不通,却恬不知耻地自我吹嘘是什么“半个红学家”,到处大谈其“红学”,肆意歪曲和篡改毛主席关于《红楼梦》的指示,利用《红楼... 反党野心家、阴谋家江青,近几年来,在大做其女皇梦的同时,还念念不忘《红楼梦》。她对《红楼梦》一窍不通,却恬不知耻地自我吹嘘是什么“半个红学家”,到处大谈其“红学”,肆意歪曲和篡改毛主席关于《红楼梦》的指示,利用《红楼梦》进行阴谋篡党夺权活动。她还贪天之功为己有,公然把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一九五四年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判《红楼梦》研究中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斗争,说成是由于她的“发现”而发起的,真是猖狂到了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青 《红楼梦》 贾宝玉 “红学” 野心家 《好了歌》 红学家 曹雪芹 主题 贾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