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竞争法视域下《奥林匹克宪章》第40条变迁的审思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雅馨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3-620,共8页
《奥林匹克宪章》第40条的争议本质是奥运会组织机构对维持自身运转的财政收入需要与运动员经济权利之间的对立,近年来社交媒体作为广告平台的发展愈发激化了这种冲突。各国国家奥委会以《奥林匹克宪章》和《主办城市合同》等协议为纲,...
《奥林匹克宪章》第40条的争议本质是奥运会组织机构对维持自身运转的财政收入需要与运动员经济权利之间的对立,近年来社交媒体作为广告平台的发展愈发激化了这种冲突。各国国家奥委会以《奥林匹克宪章》和《主办城市合同》等协议为纲,为第40条的适用制定了实施细则,然而在这一国际软法转化为国内硬法之后,即因体育赛事活动的急剧商业化以及运动员权利意识的加强受到了频繁挑战。面对各国竞争法的强势审查,曾经坚守“自治”的体育行业如今再不是独立的“封闭王国”。故此,第40条的修订历史同时也是国际体育法与内国法博弈过程的缩影,反映了国际体育规则对国内立法影响力的减弱,也体现了竞争法对于体育经济行为控制力的扩张。微观上,本研究从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构审查《奥林匹克宪章》第40条一案入手,以个案为切入点剖析德国法院乃至欧盟竞争法体系对体育经济活动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断要素。宏观上,结合英美等国家奥委会最新修订的第40条实施细则,归纳国内的竞争法制度对国际体育规则的影响并研判其发展趋势。最后,立足于《民法典》及我国体育体制转型现状,为调整运动员商业活动管理政策与《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的灵活适用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宪章》第40条
竞争法
奥林匹克
标志保护
隐性营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奥运会赛场中运动员话语权争议与解决之道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静亚
王润斌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5,共11页
“弗洛伊德事件”充分激活了运动员参与社会平权活动的意识,运动员期望在奥运会赛事期间进行自由表达的话语诉求也愈发强烈,由此引发诸多争议。这对奥林匹克运动所秉持的政治中立价值、运动员所拥有的多重角色属性,以及国际奥委会所坚...
“弗洛伊德事件”充分激活了运动员参与社会平权活动的意识,运动员期望在奥运会赛事期间进行自由表达的话语诉求也愈发强烈,由此引发诸多争议。这对奥林匹克运动所秉持的政治中立价值、运动员所拥有的多重角色属性,以及国际奥委会所坚守的体育自治原则等带来多重影响。在现象学视野下,尝试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对国际奥委会处理现代奥运会赛场中运动员话语权争议事件的过程进行梳理和剖析,认为:造成运动员话语权争议频发的重要原因有国际奥委会在追求绝对主体性过程中的行为异化,运动员主体性意识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增强,以及二者在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下的共振失效。提出现代奥运会赛场中运动员话语权争议的解决之道:消解“唯我”,以“去中心”为基点弱化国际奥委会的主体性思维;面向“他者”,以“增加约束力”为原则强化运动员的核心地位;构建“共体”,以“提升透明度”为保障突破国际奥委会与运动员间的对立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话语权
国际奥委会
奥林匹克
宪章
第50
条
规则
主体间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竞争法视域下《奥林匹克宪章》第40条变迁的审思
被引量:
1
1
作者
宋雅馨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出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3-620,共8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GD20YTY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JNQN13)。
文摘
《奥林匹克宪章》第40条的争议本质是奥运会组织机构对维持自身运转的财政收入需要与运动员经济权利之间的对立,近年来社交媒体作为广告平台的发展愈发激化了这种冲突。各国国家奥委会以《奥林匹克宪章》和《主办城市合同》等协议为纲,为第40条的适用制定了实施细则,然而在这一国际软法转化为国内硬法之后,即因体育赛事活动的急剧商业化以及运动员权利意识的加强受到了频繁挑战。面对各国竞争法的强势审查,曾经坚守“自治”的体育行业如今再不是独立的“封闭王国”。故此,第40条的修订历史同时也是国际体育法与内国法博弈过程的缩影,反映了国际体育规则对国内立法影响力的减弱,也体现了竞争法对于体育经济行为控制力的扩张。微观上,本研究从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构审查《奥林匹克宪章》第40条一案入手,以个案为切入点剖析德国法院乃至欧盟竞争法体系对体育经济活动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断要素。宏观上,结合英美等国家奥委会最新修订的第40条实施细则,归纳国内的竞争法制度对国际体育规则的影响并研判其发展趋势。最后,立足于《民法典》及我国体育体制转型现状,为调整运动员商业活动管理政策与《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的灵活适用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奥林匹克宪章》第40条
竞争法
奥林匹克
标志保护
隐性营销
Keywords
Rule
40
of Olympic Charter
competition law
protection of Olympic symbols
ambush marketing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奥运会赛场中运动员话语权争议与解决之道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静亚
王润斌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75,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D135)。
文摘
“弗洛伊德事件”充分激活了运动员参与社会平权活动的意识,运动员期望在奥运会赛事期间进行自由表达的话语诉求也愈发强烈,由此引发诸多争议。这对奥林匹克运动所秉持的政治中立价值、运动员所拥有的多重角色属性,以及国际奥委会所坚守的体育自治原则等带来多重影响。在现象学视野下,尝试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对国际奥委会处理现代奥运会赛场中运动员话语权争议事件的过程进行梳理和剖析,认为:造成运动员话语权争议频发的重要原因有国际奥委会在追求绝对主体性过程中的行为异化,运动员主体性意识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增强,以及二者在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下的共振失效。提出现代奥运会赛场中运动员话语权争议的解决之道:消解“唯我”,以“去中心”为基点弱化国际奥委会的主体性思维;面向“他者”,以“增加约束力”为原则强化运动员的核心地位;构建“共体”,以“提升透明度”为保障突破国际奥委会与运动员间的对立困境。
关键词
运动员话语权
国际奥委会
奥林匹克
宪章
第50
条
规则
主体间性理论
Keywords
athletes'discursive power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Olympic Charter
Rule 50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竞争法视域下《奥林匹克宪章》第40条变迁的审思
宋雅馨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现代奥运会赛场中运动员话语权争议与解决之道
李静亚
王润斌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