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语言哲学研究的力作——评杨玉成博士近作《奥斯汀:语言现象学与哲学》
1
作者 陈道远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0-80,F003,共2页
关键词 语言哲学 杨玉成 《奥斯汀:语言现象学与哲学 奥斯汀 分析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哲学的现象学视角——胡塞尔与马尔梯的思想史关联 被引量:4
2
作者 倪梁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7,共14页
胡塞尔与马尔梯的最根本分歧是在含义论(Bedeutungslehre)方面,这是由于他们各自处在不同的语言哲学立场上所导致的。胡塞尔通过对洛采(Lotze)和鲍尔查诺(Bolzano)的柏拉图理解而形成的直观的观念论,恰好构成在柏拉图主义的弗雷格与心... 胡塞尔与马尔梯的最根本分歧是在含义论(Bedeutungslehre)方面,这是由于他们各自处在不同的语言哲学立场上所导致的。胡塞尔通过对洛采(Lotze)和鲍尔查诺(Bolzano)的柏拉图理解而形成的直观的观念论,恰好构成在柏拉图主义的弗雷格与心理主义的马尔梯之间的一个区域,因此胡塞尔也会受到来自他们两方面的批评,而他们各自的背后站着洛采和布伦塔诺(Brentano)。胡塞尔认识论中的观念论和语言学中的含义论都具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学特点:它们主张作为纯粹含义的观念的存在,同时主张这个存在是可以被直观到的,是可以显现的。这就是胡塞尔早期"直观的观念论"(Idealismus)的基本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马尔梯 含义论 现象学 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语言哲学中句子意义论的发展——评奥斯汀、塞尔言语行为论的主要观点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萍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36,共4页
当代语言哲学中句子意义论的发展———评奥斯汀、塞尔言语行为论的主要观点王晓萍在语言哲学运动的推动下,本世纪40年代在英国形成了日常语言学派。该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奥斯汀(Austin,1911-1960)于50年代创立... 当代语言哲学中句子意义论的发展———评奥斯汀、塞尔言语行为论的主要观点王晓萍在语言哲学运动的推动下,本世纪40年代在英国形成了日常语言学派。该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奥斯汀(Austin,1911-1960)于50年代创立了言语行为意义理论(以下简称为言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句子意义论 奥斯汀 塞尔 言语行为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门作为意识哲学的语言哲学如何可能?——论胡塞尔现象学中的语言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鑫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65,227,228,共13页
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语言主要体现于表象行为和判断行为之中,属于非直观行为,以感知和想象等直观行为为基础,为情感、意愿等非客体化行为奠基。胡塞尔从现象学角度,对表达与含义、指称、判断等语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核心观点包括:... 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语言主要体现于表象行为和判断行为之中,属于非直观行为,以感知和想象等直观行为为基础,为情感、意愿等非客体化行为奠基。胡塞尔从现象学角度,对表达与含义、指称、判断等语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核心观点包括:(1)有含义的符号是表达,无含义的符号是指号,前者具有意指功能,后者只有指示功能;(2)表达是主观体验的统一,含义是客观观念的统一,含义内在于表达之中,对象则是外在于表达的东西;(3)通名可以直接指称对象,因为范畴和形式也可以在直观中被充实;(4)判断的明见性源于对象的明见性,对象的明见性源于前谓词经验,前谓词经验源于生活世界,因此,生活世界是判断的明见性的最终来源。总之,胡塞尔的现象学讨论了一系列重要的语言哲学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它的语言分析从属于意向分析,它初步建构了一门作为意识哲学的语言哲学,为当代意识哲学与语言哲学之间的会通提供了一个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现象学 语言 语言分析 意识哲学 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身体话语”与“概念话语”的融合进路看“教-学”活动的共生格局——一种基于梅洛-庞蒂语言现象学的教育哲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宇彬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3,共9页
梅洛-庞蒂的语言现象学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基于身体现象学的实存立场,梅洛-庞蒂以“处境化”原则通过对“概念话语”与“身体话语”的结构性还原,试图摆脱二元向度下传统表象主义语言观和教育观。这种实存现象学的教育观将“教... 梅洛-庞蒂的语言现象学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学思想。基于身体现象学的实存立场,梅洛-庞蒂以“处境化”原则通过对“概念话语”与“身体话语”的结构性还原,试图摆脱二元向度下传统表象主义语言观和教育观。这种实存现象学的教育观将“教”“学”活动还原并锚定于情境化的知觉场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学活动中“概念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在养成机制方面的固有张力。与此同时,在学生的知识谱系从“机械记忆”到“逻辑记忆”的建构路径中,“身体话语”所触发的诸种教学理念也将得到哲学层面的理论证成,最终在教与学的共生面相中形成从“教学”到“教育”的本质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洛-庞蒂 语言现象学 教育哲学 身体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伽达默尔语言哲学的双重维度——现象学与辩证法的相遇
6
作者 魏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7,共6页
伽达默尔的语言哲学具有现象学和辩证法的双重维度,现象学的维度强调语言的"显现"功能,辩证法的维度强调语言的"对话"本质。这两个维度的相遇,使得伽达默尔最终形成这样一种语言认识,即"事情本身"是在&qu... 伽达默尔的语言哲学具有现象学和辩证法的双重维度,现象学的维度强调语言的"显现"功能,辩证法的维度强调语言的"对话"本质。这两个维度的相遇,使得伽达默尔最终形成这样一种语言认识,即"事情本身"是在"对话"中向我们显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语言哲学 对话 现象学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塞尔现象学研究
7
作者 倪梁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3,共1页
[主持人语]虽然已经时隔一个世纪,胡塞尔现象学的思想资源也还远未穷尽,无论就其深度而言,还是就其广度而言。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是在这个方向上的继续探究和发掘,其内容和主题分别涉及现象学的语言哲学、空间现象学、静态结构现... [主持人语]虽然已经时隔一个世纪,胡塞尔现象学的思想资源也还远未穷尽,无论就其深度而言,还是就其广度而言。这里刊发的一组文章,是在这个方向上的继续探究和发掘,其内容和主题分别涉及现象学的语言哲学、空间现象学、静态结构现象学、历史现象学,借此可以管窥胡塞尔的巨大思想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现象学研究 历史现象学 思想资源 语言哲学 静态结构 主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洪谦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
8
作者 蒋昭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4,共7页
洪谦是我国研究维也纳学派和逻辑实证主义的第一人。洪谦立足于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哲学新理解,分别从隐蔽的先验主义、知识的逻辑构造、直观主义、现象学命题的无意义性角度,对胡塞尔现象学提出严厉批评,强调语言分析是哲学的首要任务,驳... 洪谦是我国研究维也纳学派和逻辑实证主义的第一人。洪谦立足于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哲学新理解,分别从隐蔽的先验主义、知识的逻辑构造、直观主义、现象学命题的无意义性角度,对胡塞尔现象学提出严厉批评,强调语言分析是哲学的首要任务,驳斥了胡塞尔观念主义的意识哲学。分析洪谦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评及其失误,有助于重新审视逻辑经验主义在分析哲学运动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谦 现象学 直觉主义 意识哲学 语言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语言与理解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褚太国 杨永福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2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语言世界 理解的多样性 哲学思考 《红楼梦》 生活世界 语言环境 哈姆莱特 现象学 伽达默尔 “眼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式的“现象学还原”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汀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1期87-93,共7页
现象学还原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中的最重要的哲学方法。本文的题目并不暗示着维特根斯坦和胡塞尔有着同一种哲学(事实上他们的哲学道路非常的不同)。但是,现象学方法如果仅仅被理解为一种纯粹的方法而不连系于某种具体的理论的话,它似乎恰... 现象学还原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中的最重要的哲学方法。本文的题目并不暗示着维特根斯坦和胡塞尔有着同一种哲学(事实上他们的哲学道路非常的不同)。但是,现象学方法如果仅仅被理解为一种纯粹的方法而不连系于某种具体的理论的话,它似乎恰好表明了历史上种种最重要的哲学的一种共同普遍性质,这就是,哲学最根本的工作是对观念系统(这些观念作为对全部现象的理解)的改革,这种改革集中表现为重新寻找哲学出发点,表现为对作为一切的基础的绝对无可置疑的原则的寻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的还原实质上总是现象学还原,或者说,现象学还原并不局限于胡塞尔的现象学,而是哲学还原的普遍形式。在本文中,我将分析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还原的方法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哲学结构,还将论证维特根斯坦所寻找的哲学出发点相对而言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就证明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还原更具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哲学 现象学还原 哲学方法 胡塞尔 生活形式 克里普克 主观性 怀疑论 规则 私人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思想视域下的传统宗教研究新探——以古灵宝经“天书”的现象学分析为例
11
作者 林於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3期146-150,共5页
东晋末刘宋初,在江南地区产生了一批'古灵宝经',其中包含一种以'天书'为核心的独特的语言哲学。然而,这种语言哲学在受'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深刻影响的传统思想视域中始终很难完全得到理解。通过以'回到事... 东晋末刘宋初,在江南地区产生了一批'古灵宝经',其中包含一种以'天书'为核心的独特的语言哲学。然而,这种语言哲学在受'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深刻影响的传统思想视域中始终很难完全得到理解。通过以'回到事情本身'为原则的现象学方法,或许有可能曲尽'天书'之奥。事实上,天书所面向的万物与世界更多的是'现象'意义上的,'道'通过'天书',作为一种命名着的'涌动',以'炁'的形式赋予万物与世界以本真的且相互成全的'显现'。其中蕴含着对传统'道气二元论'的突破,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灵宝“天书” 现象学 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宗教—《精神现象学》中的美学乐章
12
作者 岳介先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27-33,共7页
如果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①那么就其美学来看,也同样如此。可以认为,黑格尔后来在《美学讲演录》中所发挥完成的全部美学体系,都以萌芽的形式,包含在这部巨著中了。尽管黑格尔还未在《精神现象学》中... 如果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①那么就其美学来看,也同样如此。可以认为,黑格尔后来在《美学讲演录》中所发挥完成的全部美学体系,都以萌芽的形式,包含在这部巨著中了。尽管黑格尔还未在《精神现象学》中,把艺术或美学明确地作为意识或精神发展进程的独立环节。但在许多章节,特别是“宗教”一章中,却涉及了大量的美学问题,并把艺术作为宗教发展历程的一个阶段,即所谓“艺术宗教”阶段。在这里,与其说是对宗教历史演变的精辟剖析,不如说是谱出了关于艺术起源和发展类型的华彩乐章。尽管其语言表述晦涩费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精神现象学 发展历程 原始宗教 自我意识 美学 历史演变 发展进程 语言表述 个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造型使中国人思维进入快车道
13
作者 章启群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58,共1页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问题。20世纪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现象学和分析哲学,几乎都聚焦在语言问题上,呈现为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20世纪中叶开始兴盛的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甚至生命科学,直至今日的人工智能技术等...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问题。20世纪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现象学和分析哲学,几乎都聚焦在语言问题上,呈现为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从20世纪中叶开始兴盛的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甚至生命科学,直至今日的人工智能技术等,都纠缠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上。而汉字作为现存人类正在广泛使用的语言中独一无二的表意文字,内嵌于汉语之中,对于汉语使用者思维的影响,应该具有独特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汉语 表意文字 现象学 汉字 分析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 被引量:25
14
作者 邬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21,共11页
由于"存在"范畴含义的不确定性,抽象表述的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需要具体化,才能被切实理解和把握。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化表述的关键在于对存在领域的具体划分。把哲学基本问题具体表述为"物质和... 由于"存在"范畴含义的不确定性,抽象表述的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需要具体化,才能被切实理解和把握。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化表述的关键在于对存在领域的具体划分。把哲学基本问题具体表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的依据在于把存在的范围确定为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这是有史以来传统哲学对存在领域进行分割的一种基本模式。这一基本模式确定了传统哲学的基本论域和一般性质。哲学的根本转向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具体表述内容的变革,其基础则是对存在领域分割模式的创新。迄今为止,人类哲学理论的发展虽然在某些研究领域中实现了研究重点和关注问题的转换,但是在其存在论与认识论的根基上却从未实现过任何根本性改变,这就是对物质和精神、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的基本性承诺与具体化解读。因此,人类哲学的发展从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根本性的理论转换。由于把信息概念作为哲学的最基本概念之一引入哲学,信息哲学阐明了一种全新的存在领域分割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表述方式,因此,信息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并因而导致了人类哲学的全方位的根本性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基本问题 根本转向 本体论 认识论 语言哲学 现象学 信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语言学的新维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再林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2-27,共6页
关键词 胡塞尔 语言学说 意向对象 《逻辑研究》 意义意向 分析哲学 现象学 维特根斯坦 意向活动 意向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德格尔哲学与美学之关系
16
作者 章启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4-70,共7页
论海德格尔哲学与美学之关系章启群海德格尔的哲学和美学思想难分难解、朴朔迷离。本文就海德格尔关于美学论述的哲学底蕴和渊源,作一初步探索。西方哲学家把对存在问题的研究称为本体论。世间一切东西,实在的和概念的、现实的和潜在... 论海德格尔哲学与美学之关系章启群海德格尔的哲学和美学思想难分难解、朴朔迷离。本文就海德格尔关于美学论述的哲学底蕴和渊源,作一初步探索。西方哲学家把对存在问题的研究称为本体论。世间一切东西,实在的和概念的、现实的和潜在的、个别的和一般的,还包括实体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哲学 存在者 存在论 现象学 存在问题 艺术作品 语言 空间性 美学 生存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梅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98-102,共5页
本文拟从语言哲学角度出发探索言语行为理论的思想基础。作者首先追溯了"言即行"观点的哲学研究传统,讨论了日常语言哲学的特点以及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背景,然后指出语言现象学为言语行为理论提供了步骤和方法。本文最后总结... 本文拟从语言哲学角度出发探索言语行为理论的思想基础。作者首先追溯了"言即行"观点的哲学研究传统,讨论了日常语言哲学的特点以及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背景,然后指出语言现象学为言语行为理论提供了步骤和方法。本文最后总结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意义,该理论是对哲学"语言转向"的二次推动和促进,具有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日常语言哲学 语言现象学 世界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心灵与意义分析》介评
18
作者 李晓晶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2-122,共1页
在辽宁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当代大学书林”丛书中,尚杰撰的《语言·心灵与意义分析》(以下简称《分析》)一书,探究了胡塞尔的语言哲学,力求展示作为语言哲学家的胡塞尔形象,是一部有特色的理论著作。胡塞尔是以创立现象学而与罗... 在辽宁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当代大学书林”丛书中,尚杰撰的《语言·心灵与意义分析》(以下简称《分析》)一书,探究了胡塞尔的语言哲学,力求展示作为语言哲学家的胡塞尔形象,是一部有特色的理论著作。胡塞尔是以创立现象学而与罗素、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人齐名的哲学家。不论是在西方,或是在中国,胡塞尔大多是被作为思辨哲学家、人生哲学家来加以介绍。而《分析》一书则选择了鲜为人道的胡塞尔的语言哲学为研究主题,力争从思辨哲学、人生哲学、语言哲学三方面的联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胡塞尔 意义分析 人生哲学 思辨哲学 现象学方法 研究主题 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本雅明翻译研究4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建刚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11,共14页
本雅明译论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为发轫期,庄绎传、谭载喜等将本氏译论初次引入中国译界;第二阶段为1995—2010,是本氏译论在中国的发展期,主要针对《译者的任务》进行译介与解读;第三个阶段为2... 本雅明译论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为发轫期,庄绎传、谭载喜等将本氏译论初次引入中国译界;第二阶段为1995—2010,是本氏译论在中国的发展期,主要针对《译者的任务》进行译介与解读;第三个阶段为2011—2022,主要针对本氏译论进行吸收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的任务》 现象学 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于生存情态差异的广义论证》一文的审查报告
20
作者 王克喜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36,共1页
美国哲学家马蒂尼奇在其所著《语言哲学》的中译本序言中指出:“本世纪最伟大的英美哲学家奥斯汀、戴维森、格莱斯、克里普克、蒯因、罗素、塞尔、斯特劳森和维特根斯坦均以其对理解语言性质的贡献而著称于世。……除了极少的例外,他们... 美国哲学家马蒂尼奇在其所著《语言哲学》的中译本序言中指出:“本世纪最伟大的英美哲学家奥斯汀、戴维森、格莱斯、克里普克、蒯因、罗素、塞尔、斯特劳森和维特根斯坦均以其对理解语言性质的贡献而著称于世。……除了极少的例外,他们都是依据其仅仅关于英语的知识来作出关于一切语言的论断……或许几年以后有人会翻译一部中国语言哲学文选以授惠于讲英语的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格莱斯 审查报告 奥斯汀 戴维森 维特根斯坦 克里普克 斯特劳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