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德赛》文本中塞壬的“BE”美学形象
1
作者 夏雨阳 《艺术家》 2024年第8期129-131,共3页
“BE”是Bad Ending的简写,意为“坏的结局”,“BE美学”也就是“悲剧美学”。西方悲剧美学起源于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其向来被认为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审美形式,被黑格尔称为“艺术的桂冠”。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 “BE”是Bad Ending的简写,意为“坏的结局”,“BE美学”也就是“悲剧美学”。西方悲剧美学起源于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其向来被认为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审美形式,被黑格尔称为“艺术的桂冠”。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海妖塞壬的传说广为人知,经常出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乃至哲学理论之中。塞壬的形象作为西方传统的文化母题,不仅是留存于作品中刻板的“海妖诱惑”,更是深层次的悲剧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 荷马史诗 悲剧美学 塞壬 文化母题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的复苏与扭曲——《诗经·东山》与《奥德赛》比较
2
作者 易小平 白佳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4-117,共4页
《东山》通过征人的还乡之路,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人性复苏与回归之歌。《奥德赛》则通过奥德修斯长达十年的海上飘泊与其归国复家的艰难历程,谱写了一曲人性不断受压抑与扭曲的悲歌。两者人性表现虽异,但都表达了对于至善人性的追求。
关键词 人性 《东山》 《奥德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海洋文学开山之作《奥德赛》
3
作者 吴锡民 《钦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6-50,74,共6页
《奥德赛》被认定为西方海洋文学的开山之作,其具备了这样的要素:在情节安排上,海岛成了史诗主人公浪迹的核心场所;在环境描写上,大海不断延展了史诗主人公活动舞台;在立意构筑上,海岛和大海是作品主旨表达重要支撑。不仅如此,它的认识... 《奥德赛》被认定为西方海洋文学的开山之作,其具备了这样的要素:在情节安排上,海岛成了史诗主人公浪迹的核心场所;在环境描写上,大海不断延展了史诗主人公活动舞台;在立意构筑上,海岛和大海是作品主旨表达重要支撑。不仅如此,它的认识价值也从中得到凸现:第一,记载了海洋文明兴起之因子;第二,书写了人与海洋关系新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文学 开山之作 《奥德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雄与人共性成长研究——文学改编电影《奥德赛》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2-64,共3页
西方文化所共尊共拥的源头就是古希腊神话与两部非说教性的荷马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中《奥德赛》更是以其波澜壮阔的史诗叙事,将有着英雄与人的共性的奥德修斯在英雄主义与人文主义等两个层面分别建构得立体饱满有血有... 西方文化所共尊共拥的源头就是古希腊神话与两部非说教性的荷马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其中《奥德赛》更是以其波澜壮阔的史诗叙事,将有着英雄与人的共性的奥德修斯在英雄主义与人文主义等两个层面分别建构得立体饱满有血有肉,同时,更将英雄与人的命运牢牢绑定在一起,向世人昭示着英雄性与人文性的相契与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成长研究 《伊利亚特》 英美文学 古希腊神话 荷马史诗 影视艺术 相契 西方式 《荷马史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德赛》伦理观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松杰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61-64,共4页
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史诗《奥德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作为为树立伦理而存在的文学,是社会伦理教化的产物。《奥德赛》的整体故事、具体情节以及细节中蕴含的是一种荷马时代社会的伦理观,主要... 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史诗《奥德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作为为树立伦理而存在的文学,是社会伦理教化的产物。《奥德赛》的整体故事、具体情节以及细节中蕴含的是一种荷马时代社会的伦理观,主要体现为父权不可动摇的血缘伦理、妇女要守贞节的婚姻伦理和财产不可侵犯的社会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伦理 血缘 婚姻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电影《奥德赛》
6
《中华手工》 2016年第1期124-124,共1页
类型:默剧时长:75分钟演出:英国纸电影剧团(The Paper Cinema)要读完长达24卷的《奥德赛》可不容易,不过由英国纸电影剧团现场"演出"的纸电影《奥德赛》却将观众牢牢地吸在座位上。电影中的每一个画面和音符都是在观众眼皮底... 类型:默剧时长:75分钟演出:英国纸电影剧团(The Paper Cinema)要读完长达24卷的《奥德赛》可不容易,不过由英国纸电影剧团现场"演出"的纸电影《奥德赛》却将观众牢牢地吸在座位上。电影中的每一个画面和音符都是在观众眼皮底下"全手工"产生:错落交叠的纸偶通过投影产生远近虚实的动画效果,海妖的歌唱、澎湃的海浪也由乐手现场弹奏,让观众享受到全新的观影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纸偶 动画效果 全手工 奥德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希腊探秘:荷马的《奥德赛》
7
作者 洪馥芝 《疯狂英语(初中天地)》 2009年第12期50-53,共4页
相信大家对希腊神话一定不陌生: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壮美雄阔的战争场景……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将世界理想化、把社会诗歌化、把人生艺术化的艺术表现,不但奠定了日后希腊文明的基础,也是西方文学艺术作品几千年来的灵感之源,是研究... 相信大家对希腊神话一定不陌生: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壮美雄阔的战争场景……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将世界理想化、把社会诗歌化、把人生艺术化的艺术表现,不但奠定了日后希腊文明的基础,也是西方文学艺术作品几千年来的灵感之源,是研究西方文艺的必经之路。希腊神话和传说中最有名的故事有特洛伊战争、奥德修斯的游历、伊阿宋寻找金羊毛、赫拉克勒斯的功绩、忒修斯的冒险和俄狄浦斯的悲剧等。现在,就让我们来听听奥德修斯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德赛》 古希腊 荷马 爱情故事 希腊神话 文学艺术作品 西方文艺 人生艺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德赛》
8
作者 伊里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2001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奥德赛》 荷马 叙事诗 “荷马史诗” 故事梗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曼诺夫斯基《楣饰》创作及演奏研究——从《奥德赛》文学分析入手
9
作者 陈锦昀 《艺术评鉴》 2019年第18期58-59,共2页
本文从《荷马史诗》中《奥德赛》文学分析入手,通过剖析《奥德赛》三个故事环境背景、事情发展及情感变化,提出在演奏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控,从而对希曼诺夫斯基《楣饰》创作深入研究。
关键词 希曼诺夫斯基 《楣饰》 创作 演奏 《奥德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德赛时期
10
作者 David Brooks 赵翔(译) 《海外英语》 2010年第12期24-25,共2页
奥德赛时期,特指那些到了适婚年龄而不结婚、工作也一直不稳定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一段时期。这一名词起源于美国,现大有在全世界发展之势。
关键词 《奥德赛时期》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依然鲜活
11
作者 张建业 《国际人才交流》 2024年第4期48-49,共2页
人类文明的进程妙不可言,约公元前1000年,几个古老民族几乎同时产生记录历史的与声音之外的交流载体——文字。希伯来文明诞生了《旧约》,古希腊孕育了《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古印度衍生出《梨俱吠陀》,而东方的中国则为人类献上了... 人类文明的进程妙不可言,约公元前1000年,几个古老民族几乎同时产生记录历史的与声音之外的交流载体——文字。希伯来文明诞生了《旧约》,古希腊孕育了《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古印度衍生出《梨俱吠陀》,而东方的中国则为人类献上了《诗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特》 《奥德赛》 《诗经》 《旧约》 人类文明 希伯来文明 古印度 古希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西翻译发展简史看翻译在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仲伟合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文化交流 发展简史 社会发展 中国翻译史 翻译理论 《圣经》 翻译高潮 《奥德赛》 马帝国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电影《冷山》的文本渊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聪颖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2-23,共2页
探寻电影《冷山》的中西文本渊源,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上与《奥德赛》平行展开;在主题表达上融入中国唐代诗僧寒山的禅诗哲理,体现中西文学的完美交融。
关键词 《冷山》 《奥德赛》 寒山 文学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秀与晦涩:当代诗歌读写困难的一种微观探讨——以多多《从马放射着闪电的睫毛后面》为例
14
作者 颜炼军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4期57-62,共6页
一如何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每个时代,都会对"好"有一些更新和拓展。但丁《神曲·地狱》第26卷中奥德修斯的自白,丁尼生的《尤利西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分别在他们的时代刷新了荷马《奥德赛》的价值。杜甫一句"无边落木萧萧... 一如何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每个时代,都会对"好"有一些更新和拓展。但丁《神曲·地狱》第26卷中奥德修斯的自白,丁尼生的《尤利西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分别在他们的时代刷新了荷马《奥德赛》的价值。杜甫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让后人对屈原"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有了新的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歌 《尤利西斯》 丁尼生 《九歌》 《奥德赛》 洞庭波 乔伊斯 诗歌流派 诗歌写作 张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写作比喻家族中的“这一个”——试论“荷马式比喻”
15
作者 陶铖 《写作》 2014年第6期10-13,共4页
有一种比喻,在一般作品中极为罕见,但在荷马史诗中却大量存在,屡见不鲜。据统计,《伊利亚特》有二百余例,《奥德赛》中也有四五十例之多。因为由荷马原创并在荷马史诗中运用多多,故有人称之为“荷马式比喻”。还有论者根据这种比... 有一种比喻,在一般作品中极为罕见,但在荷马史诗中却大量存在,屡见不鲜。据统计,《伊利亚特》有二百余例,《奥德赛》中也有四五十例之多。因为由荷马原创并在荷马史诗中运用多多,故有人称之为“荷马式比喻”。还有论者根据这种比喻的特点,称之为“象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马史诗 “这一个” 比喻 文学写作 家族 《伊利亚特》 《奥德赛》 原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性与信息接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文忠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3-48,共6页
意大利符号学家恩贝托·埃科认为,阅读是一种协作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一个组织得很好的文本一方面以能力模式为前提(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能力模式来自文本之外),另一方面,文本通过自身的手段造就这种能力。”①这里的“能力... 意大利符号学家恩贝托·埃科认为,阅读是一种协作行为。在这一过程中:“一个组织得很好的文本一方面以能力模式为前提(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能力模式来自文本之外),另一方面,文本通过自身的手段造就这种能力。”①这里的“能力模式”是一种由读者的阅历、智力和审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尤利西斯》 克雷洛夫 《奥德赛》 互文本 成语 叙事结构 修辞效果 “互文性” 他人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马_(Homer)史诗与《诗经》史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铁镔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52-60,共9页
荷马(Homer)史诗是欧洲最早的人民口头创作,是古希腊人对英雄人物的赞歌。经过口头流传,到了公元五世纪左右才用文字写成定本。这就是今天在世界广泛流传的《伊利亚特》(I Lad)和《奥德赛》(Odessey)。荷马史诗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广阔、... 荷马(Homer)史诗是欧洲最早的人民口头创作,是古希腊人对英雄人物的赞歌。经过口头流传,到了公元五世纪左右才用文字写成定本。这就是今天在世界广泛流传的《伊利亚特》(I Lad)和《奥德赛》(Odessey)。荷马史诗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广阔、深刻的,代表古希腊的一个历史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之为荷马时代(见 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MER 人民口头创作 《伊利亚特》 《奥德赛》 口头流传 荷马时代 英雄人物 周族 周太王 皇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马和作家们 被引量:1
18
作者 〔美〕罗伯特.法格斯 〔美〕林为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8-127,共10页
关键词 《伊利亚特》 故事 《奥德赛》 作家 史诗 曾几 善良 十年 和平 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是智慧的引路人?——柏拉图《吕西斯》引荷马史诗考辨
19
作者 黄群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8,共7页
柏拉图的对话写作经常会引用荷马史诗中的诗句,然而这种引用经过柏拉图的有意加工,往往使得引诗与原诗的意思大相径庭,相去甚远。考究引诗在诗人与哲人笔下所呈现出的意义差异,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与哲学之争的尖锐性与复杂性。本文从... 柏拉图的对话写作经常会引用荷马史诗中的诗句,然而这种引用经过柏拉图的有意加工,往往使得引诗与原诗的意思大相径庭,相去甚远。考究引诗在诗人与哲人笔下所呈现出的意义差异,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与哲学之争的尖锐性与复杂性。本文从分析柏拉图的短篇对话《吕西斯》引《奥德赛》的诗句入手,通过还原、比较引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试图揭示引诗背后的哲学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吕西斯》 荷马 《奥德赛》 引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二十世纪的史诗——译者前言 被引量:3
20
作者 金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4年第1期21-24,共4页
一九二二年二月二日,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四十岁生日那天,法国巴黎出版了他写的一部英语小说,这就是当时在英、美、爱尔兰都无法出版的《尤利西斯》.这部七百多页的巨著,顿时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应,其中既有五体投地的热烈赞... 一九二二年二月二日,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四十岁生日那天,法国巴黎出版了他写的一部英语小说,这就是当时在英、美、爱尔兰都无法出版的《尤利西斯》.这部七百多页的巨著,顿时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应,其中既有五体投地的热烈赞赏,也有毫不留情的全盘否定.一部小说的出版引起如此轰动,这在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更罕见的是这一轰动并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或至少转入一个时期的默默无闻,却在几十年期间获得越来越多的爱好者,成为英语文学史中最突出的一部小说,往往被赞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小说 英语文学 詹姆斯·乔伊斯 二月二日 《尤利西斯》 全译本 《奥德赛》 滑稽可笑 十年 概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