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善去恶论:《太上感应篇》的传统道德智慧 被引量:1
1
作者 肖群忠 《船山学刊》 2018年第1期96-101,共6页
《太上感应篇》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旨在以因果感应之理与事,劝人为善去恶。一方面要"众善奉行",另一方面要"诸恶莫作"。主体部分提出了行善去恶的实质主义的道德行为规范,回答了人们应该如何正确行动... 《太上感应篇》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旨在以因果感应之理与事,劝人为善去恶。一方面要"众善奉行",另一方面要"诸恶莫作"。主体部分提出了行善去恶的实质主义的道德行为规范,回答了人们应该如何正确行动或者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在总论和结论部分提出了"善恶报应"的道德制裁理论,回答了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研究《太上感应篇》的行善去恶论所包含的传统道德智慧,对我们加强当代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这就是我们要用理性自觉、价值信仰和好的制度安排与道德法律化去促进人们行善去恶,这是促进中国社会道德进步的动力与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上感应篇》 行善 去恶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首
2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共1页
他们把国文程度低落的原由归到读物的不良上去。课本里没有多少篇文言文,又不能选那最精粹的代表作,成绩不良是当然的了。于是商量国文教材应该怎样编选。各人的主张就有五花八门之观。有人说只消读《论语》就是;读《论语》可以积理;里... 他们把国文程度低落的原由归到读物的不良上去。课本里没有多少篇文言文,又不能选那最精粹的代表作,成绩不良是当然的了。于是商量国文教材应该怎样编选。各人的主张就有五花八门之观。有人说只消读《论语》就是;读《论语》可以积理;里边长篇短论都有,又可以作行文的楷模。有人说宋元明的语录应该多读;对于青年修养,国文科必须顾及。有人说六朝文不宜忽略;那种修辞工夫是现代人所缺乏的。有人说国文科的教材应该是中国文化的全体;所以如《太上感应篇》也得看看,因为这也是中国文化。有人说方今国难当头,应该多读岳飞戚继光等人的传说,以期振起民族精神。此外意见还多,比较不重要,恕不报告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论 《太上感应篇》 宋元明 六朝文 成绩不良 《论语》 文言文 国文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卑与超越──探春心理剖析
3
作者 梅桐生 《贵州文史丛刊》 1999年第4期55-58,共4页
关键词 探春 自卑与超越 心理剖析 赵姨娘 自卑感 大观园 自卑心理 成就动机 王夫人 《太上感应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人说梦
4
作者 海日汗 《中国艺术》 1999年第3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太上感应篇》 形而下 以小示大 花花点点 似与不似 法国香水 普鲁士兰 琢磨不透 天道自然 现代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