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存而不究:中古《天文志》变化浅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罗亮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4-111,共8页
《天文志》是正史志书中的一个重要而传统的组成部分,但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篇幅上,唐初以前所修史书中,《天文志》所占篇幅达到10%以上,而宋以后则在6%左右。在内容上,《天文志》开始以记录各星辰位置意义为主,而后加入与人...
《天文志》是正史志书中的一个重要而传统的组成部分,但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篇幅上,唐初以前所修史书中,《天文志》所占篇幅达到10%以上,而宋以后则在6%左右。在内容上,《天文志》开始以记录各星辰位置意义为主,而后加入与人事上的联系。这股潮流在南北朝至唐初所修诸史达到了高潮,几乎每一种星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即"占",同时也会有相应的事件与之对应,即"应"。同时,这一时期开始增添对观测技术、宇宙构成讨论的记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史家们逐渐抛弃了关于"占"、"应"的部分。只留下天体客观的运动现象。一方面,这是因为宋以后的朝代,都是以征服前一王朝而建立,与中古时期的禅让政治有所不同。较之以前,各开国君主减少了用天命、德运、星象、符瑞等神秘事物来确立自己的权威的需要。《天文志》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其在诸志中所占份额自然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由于史书编撰方法、思想学风发生改变,政府对星占之术的打压、天文官僚的前途变窄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天文志》中逐渐剔除了"占"、"应"之内容,变得更为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志》
书写模式
征
占
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伪造”天象与《隋书·天文志》的执笔意图——袁充相关史事辨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驰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7-446,共10页
在《隋书·袁充传》的记事中,太史令袁充上奏炀帝的诸条天象为“假托天文”、“变动星占”,即伪造。当时及后世均对袁充多有批评。但根据现代天文学手段计算,袁充上奏中可考的部分均基本符合史实,并非随意捏造。袁充上奏的天象为实...
在《隋书·袁充传》的记事中,太史令袁充上奏炀帝的诸条天象为“假托天文”、“变动星占”,即伪造。当时及后世均对袁充多有批评。但根据现代天文学手段计算,袁充上奏中可考的部分均基本符合史实,并非随意捏造。袁充上奏的天象为实,只是他避重就轻,粉饰占辞,以谄媚炀帝。其性质并非天象上的造伪,而是解释上的附会。同一天象,《天文志》与《袁充传》的占辞完全相反,这是由于《天文志》占辞为撰者李淳风根据占书推算的结果,而非当时太史监的解释。李淳风的执笔意图有两个方面:一是后见之明的不自觉解释,二是证明隋亡的天意及李唐的正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充
李淳风
“伪造”天象
《隋书·
天文
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见《宋天文书》本《步天歌》考
3
作者
汪斌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1-280,共20页
新见上海图书馆与南京图书馆藏抄本《宋天文志》十五卷,书后均附有一未见披露过的佚名撰《步天歌》。经考订,《宋天文志》实为北宋王安礼所撰《宋天文书》,而《步天歌》非原书所有,乃明人附录于后。校订考核《宋天文书》本《步天歌》,...
新见上海图书馆与南京图书馆藏抄本《宋天文志》十五卷,书后均附有一未见披露过的佚名撰《步天歌》。经考订,《宋天文志》实为北宋王安礼所撰《宋天文书》,而《步天歌》非原书所有,乃明人附录于后。校订考核《宋天文书》本《步天歌》,知其文本内容与通行《丹元子步天歌》迥异而自成体系,所记星官数符合陈卓定纪之二百八十三官,保留了较多三家星内容,其撰作时代当晚于隋唐之际《丹元子步天歌》,约在宋明之间。新见《宋天文书》本《步天歌》为理解《丹元子步天歌》的流传与影响,考察从三家星系统到三垣二十八宿体系的星官体系转型,都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
天文
书》
《宋
天文
志》
《步天歌》
王安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存而不究:中古《天文志》变化浅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罗亮
机构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4-111,共8页
文摘
《天文志》是正史志书中的一个重要而传统的组成部分,但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篇幅上,唐初以前所修史书中,《天文志》所占篇幅达到10%以上,而宋以后则在6%左右。在内容上,《天文志》开始以记录各星辰位置意义为主,而后加入与人事上的联系。这股潮流在南北朝至唐初所修诸史达到了高潮,几乎每一种星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即"占",同时也会有相应的事件与之对应,即"应"。同时,这一时期开始增添对观测技术、宇宙构成讨论的记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史家们逐渐抛弃了关于"占"、"应"的部分。只留下天体客观的运动现象。一方面,这是因为宋以后的朝代,都是以征服前一王朝而建立,与中古时期的禅让政治有所不同。较之以前,各开国君主减少了用天命、德运、星象、符瑞等神秘事物来确立自己的权威的需要。《天文志》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其在诸志中所占份额自然越来越小。另一方面,由于史书编撰方法、思想学风发生改变,政府对星占之术的打压、天文官僚的前途变窄等一系列因素,使得《天文志》中逐渐剔除了"占"、"应"之内容,变得更为客观。
关键词
《天文志》
书写模式
征
占
应
Keywords
Astronomical Records
writing mode
Zheng (征)
Zhan (占)
Ying 应)
分类号
P1-092 [天文地球—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伪造”天象与《隋书·天文志》的执笔意图——袁充相关史事辨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驰
机构
清华大学历史系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7-446,共10页
文摘
在《隋书·袁充传》的记事中,太史令袁充上奏炀帝的诸条天象为“假托天文”、“变动星占”,即伪造。当时及后世均对袁充多有批评。但根据现代天文学手段计算,袁充上奏中可考的部分均基本符合史实,并非随意捏造。袁充上奏的天象为实,只是他避重就轻,粉饰占辞,以谄媚炀帝。其性质并非天象上的造伪,而是解释上的附会。同一天象,《天文志》与《袁充传》的占辞完全相反,这是由于《天文志》占辞为撰者李淳风根据占书推算的结果,而非当时太史监的解释。李淳风的执笔意图有两个方面:一是后见之明的不自觉解释,二是证明隋亡的天意及李唐的正统。
关键词
袁充
李淳风
“伪造”天象
《隋书·
天文
志》
Keywords
Yuan Chong(袁充)
Li Chunfeng(李淳风)
false astronomy
Tianwen zhi(
天文
志
,Treatise on Celestial Patterns)of the Suishu(隋书,Book of Sui)
分类号
N09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见《宋天文书》本《步天歌》考
3
作者
汪斌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1-280,共20页
文摘
新见上海图书馆与南京图书馆藏抄本《宋天文志》十五卷,书后均附有一未见披露过的佚名撰《步天歌》。经考订,《宋天文志》实为北宋王安礼所撰《宋天文书》,而《步天歌》非原书所有,乃明人附录于后。校订考核《宋天文书》本《步天歌》,知其文本内容与通行《丹元子步天歌》迥异而自成体系,所记星官数符合陈卓定纪之二百八十三官,保留了较多三家星内容,其撰作时代当晚于隋唐之际《丹元子步天歌》,约在宋明之间。新见《宋天文书》本《步天歌》为理解《丹元子步天歌》的流传与影响,考察从三家星系统到三垣二十八宿体系的星官体系转型,都提供了重要材料。
关键词
《宋
天文
书》
《宋
天文
志》
《步天歌》
王安礼
Keywords
Song tianwen shu(宋
天文
书,Books of Astronomy of the Song Dynasty)
Song tianwen zhi(宋
天文
志
,Treatise of Astronomy of the Song Dynasty)
Butian ge(步天歌,Songs of Pacing the Sky)
Wang Anli(王安礼)
分类号
N09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存而不究:中古《天文志》变化浅析
罗亮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伪造”天象与《隋书·天文志》的执笔意图——袁充相关史事辨析
张驰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见《宋天文书》本《步天歌》考
汪斌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